为什么国家一直坚持应试教育?

如题所述

应试教育有,以下几个优点,较为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

1、 琴棋书画、体育运动等文娱体育方面的“素质特长”的培养难助于大多数职业的就业要求(反过来,运动员本身也并不被要求要学好数学物理),“素质特长”难以量化,以“素质特长”招生容易造成黑箱操作,例如2019年美国大学录取贿赂丑闻。

2、欧美发达国家同样存在着不少高难度的考试,美国、德国等国的司法考试难度甚至要大于中国大陆的司法考试,很难想象在中国过不了大多数考试的“高素质人才”在欧美发达国家能顺利考取医师、律师、会计师等职业的执业资格

3、 欧美发达国家优秀学校的学习任务同样十分繁重,甚至不少学校是军事化的。

4、 学生于大学的学术表现和公开考试有很高的正相关。

5、 大学取录学生时可以有更客观及公平的参考。

6、 标准化的考试可以有助学生检视自己的学习进度。

7、 分数评价制度在全社会普遍存在,应试教育有利于学生提前适应将来工作上的KPI考核机制。

8、 应试教育有利于快速大量培养某一方面人才,这在中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是十分迫切的。

9、 创新能力需要扎实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谈创新能力纯属空谈,甚至会误入民科的境地,而应试教育的受教育者普遍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中国学生的基础数学水平普遍被认为好于西方同龄人。

10、 创新能力在基础知识打扎实以后会自然而然呈现出来,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科技有了较大提升,而导致这些进步的科技创新人才原本所受的都是应试教育。此外,很多出国留学的中国人成为了世界学术界的重要人物[来源请求],而他们出国前所受的仍是应试教育,可见应试教育并不会阻碍创新。

11、 美国本土科学家占美国科学家比例比起几十年前下降了,而来自中国、日本等应试教育国家的非本土裔科学家的比例却上升了,说明应试教育并非不如素质教育

12、 由于采取的分数化的量化考试,寒门学子更容易出人头地,中国顶尖大学有不少来自农村的学生,而欧美顶尖大学来自下层社会的比例很低。

13、 素质教育的“素质”,包括琴棋书画、体育运动都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这对于寒门学子而言是不可能的,素质教育使得富人有天生优势。容易加剧贫富分化。

14、 应试教育只需要重点学习几门考试课程,素质教育什么都要学反倒会增加学生负担。

起源

填鸭式教育是由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发明的,他发明这种教育后来被苏联人民彻底唾弃,当时新中国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只能借鉴捡苏联失败的发明(并且当时国人较为保守)。故而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这种教育方式。

填鸭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文章纯靠死记硬背,完全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明白意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