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担挑、连襟、连桥’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担挑”、“连襟”、“连桥”三个词语意思相同,均指姊妹丈夫之间的互称或合称。其中:

1、“连襟”是雅言或书面语言,在古代的时候便早已有了此称呼。

2、“一担挑”原义是指相连的人或物,生活中是“连襟”的方言说法,常见于四川、河北南部。

3、“连桥”是“连襟”的又称。

扩展资料

1、我国人口较多,比较复杂,所以讲不通的方言分区处理分析。按照现代通俗的分法,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

2、就拿亲属称谓中常见的“娘”和对“母亲”的称呼来说就独具特色。“娘”在山东、河南等方言中指“母亲”,但在晋南方言中并不用来称呼母亲,而是指称别的亲属和对象。

3、山西方言中“连襟”的称谓就是一个典型。在山西方言中则俗称为“担子”、“挑川”、“挑担”或“夜不停”,也有叫“连襟”的。

4、叫“连襟”的方言区有:北区的山阴、大同县,朔州的平鲁区,忻州以及河曲、偏关、保德、五台等地;西区的交口县;中区的榆社、太谷、平遥、阳泉;东南区的长治等地。称为“挑担”的地区为:北区的浑源、灵丘等;西区的中阳、柳林、离石、临县等;南区的洪洞、临汾、闻喜、稷山等。大同市广灵则称为“夜不停”或“挑担”。运城芮城称为“担子”。晋南左权称为“挑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担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2

    在我国民间,人们把姐妹们的丈夫俗称为"一担挑",而书面语言则雅称为"连襟". 

    连襟,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ián jīn,本意是指二人之间彼此知心。生活中一般是指姐夫与妹夫的互称或合称。在古代的时候便早已有了此称呼。

    连桥也叫连襟,指女婿之间的互称。

    姐姐的丈夫和妹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亲姐妹的丈夫之间叫亲连桥,叔伯姐妹的丈夫之间叫叔伯连桥,姑舅姐妹的丈夫之间叫姑舅连桥。连桥之间可以说笑取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0

人们把姐妹们的丈夫俗称为"一担挑",而书面语言则雅称为"连襟".。连桥是在某些地方认识同一个小姐的男人。

    据《物源百科辞书》载:“在我国民间,姐妹的丈夫互称为‘连襟。’俗称不俗,它是有一定的来历的,并和古代文人有关。如唐代大诗人杜甫,于晚年寓居川东时,结识了当地一位李姓老者。通过闲谈,杜甫得知,原来他同老者还是拐弯抹角的亲戚呢!于是二人越来越投机,不是有书信往来,就是相约一处喝酒聊天,后来杜甫要离开川东赶往湖湘,写了一首诗题为《送李十五丈别》的诗,回忆与李结识经过,有如下几句:‘孤陋忝未亲,等级取比肩?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连’。”我们能看出,诗圣老杜只是说出了二人的关系业以“铁”到了若一件衣裳,牵襟连袂,扬袂曳襟,”“袂”为何物?袂乃一件衣裳的袖子,再具体一点“袂”则为袖口。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无袂的衣裳不就成了“马夹”或“砍肩”了嘛,而无襟又会啥样呢?无襟还能叫衣裳么!仅配叫套袖吧。杜甫仅是形容二人的关系到了密不可分的程度,而这种关系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来二人已经臻于“连襟”的境界了。宋朝时,“连襟”这个称呼早已流行,其意义和内容和现在完全相同。”我们姑且将其视为“连襟”最权威的出处吧。

    桥,一介水梁,长虹卧波,涛声徒拍。人们踩波峰于足下,携江风叩帆顶,俯视轻舟一网鱼千尾,高观渔火一盏颂繁星,实乃人类拱手奉于大自然的圣物。它缩短了心与心的里程,扼要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更改了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在生命的意义中,桥似一根不可颠覆的精神索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2-13
1、一担挑,yī dān tiāo
一担有两头,故用以指两种人或物有相连的关系。
(1)形容财产不多。李准《不能走那条路》:"我想着'想治疮不能怕挖肉',卖!就想起来卖地。心里想着:'终究是不够一担挑了',再去周口赶一趟,捞他一家伙,万一走点运气,就挣回来了。"
(2)指连襟。姊妹的丈夫之互称或合称,又称“杠”。

2、连襟:姊妹之夫的互称或合称
3、 也叫连襟,把一个男人都叫“岳父”的这些男人 ,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连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