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傅家的生活水平与其收入是不相匹配的。老傅家收入来源少,人口多,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当时的北京并不高,生活水平甚至可能低于普通家庭。同时,老傅家享受着体制的余荫,占着公家的便宜,因而在某些方面又过着当时一般百姓不可企及的生活。一句话,在90年代初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代,老傅家正在日薄西山,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时代已经远去,一个巨大的经济危机正在逐步向老傅家走来。
老傅的定位是一位离休的厅局级干部。厅局级干部意味着按照50年代取消供给制后的干部级别划分,老傅大概属于十三级干部,也就是最低级别的高干。这也是小史姑娘最关心的问题:傅局长算高干吗?而从老傅受之有愧的回答看,显然是算的。而即便是最低级别的高干,其工资水平也是社会平均工资的数倍。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是学徒工的工资很长时间是18元,一般工人的工资很难超过100元(这就意味着城市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必然在100元以下),而十三级高干的工资大多在200元以上,应该是平均工资的4-5倍。具体说来,根据1993年工资改革国家机关干部工资套改方案,老傅作为副局级离休干部,其基础工资加上级别工资、工龄工资、职务工资,应该在1000元左右。
这种工资在当时并不算高,但是,老傅是离休干部,离休干部除了工资外,还有其他福利。老傅家的住房结构是四室一厅,这种楼被现如今的北漂大军称为老破小,即房龄老,环境破,面积小,因此老傅家的房子虽然间数不少,但每一间房的面积并不大。因此四居室的房屋总面积大约也就在100平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