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凤凰花鼓?

听到过凤阳花鼓,可凤凰花鼓是什么呢?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

凤阳花鼓,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突出,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乞讨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1
凤阳花鼓是安徽省凤阳县的曲艺。[1]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打花鼓、花鼓小锣,是安徽地区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 2006年,凤阳花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
凤阳花鼓
遗产类别
曲艺
编号
Ⅴ-36
批准时间
2006年
地区
安徽省
所属性质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
安徽省凤阳县
曲艺简介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汉族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和“东方芭蕾”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传承
凤阳花鼓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徙江南巨户到凤阳府。由于凤阳府地区人口激增,灾荒也不断,导致这些迁徙的江南巨户希望回到江南,但朱元璋严禁他们离开凤阳府,所以他们想出了假扮卖艺、以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离开凤阳府。又因明清两代,由于凤阳府(今皖北地区)一带是“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的长年灾区,每年秋后都有成群结队的妇女外出卖唱乞讨。同时也有身背花鼓流落各地卖唱的职业艺人。明末流传范围继续扩大,表演盛况空前。清末,凤阳花鼓流传更广,有的甚至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一带活动。
乾隆年间,有人将二人演唱的凤阳花鼓改编为凤阳花鼓歌舞,在宫廷中为皇帝演出。乾隆年间编纂的《霓裳续谱》一书中就收录了《花鼓献瑞》、《鼓乐呈祥》等歌舞节目。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凤阳花鼓在唱片中广为流传。上海的“百代”、“得胜”、“大中华”等唱片公司制作了大批凤阳花鼓唱片。在解放后摄制的《大路》、《拉郎配》、《巨澜》、《鼓乡春晓》等影片中,均出现过凤阳花鼓的表演场面。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花鼓演唱在城乡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一直以来,凤阳县的孩子们还在节庆时跳这一地方特色的舞蹈,保持着古城的特色。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参加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并在全国获奖。凤阳花鼓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
凤阳花鼓这种流浪卖艺的汉族民间歌舞表演,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保留下来,并成为我国汉族民间喜庆丰收、欢度节日和反映劳动人民幸福生活的一种民间歌舞表演形式。
凤阳花鼓楼
凤阳花鼓楼是一座以凤阳花鼓为造型的鼓型建筑,高约18米,直径61米,建筑面积超过4258平方米。位于安徽合肥滨湖新区。为中国合肥万达文化旅游城的展示中心。
2013年11月2日,凤阳花鼓楼正式开放,这座被誉为世界最大鼓型建筑正在申报吉尼斯纪录。[2]
艺术特点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敲锣,口唱小调,花鼓小锣作为伴奏乐器穿插期间。演唱的曲目多为当时的“时调”,主要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孟姜女》等。20世纪50年代初,新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加以改革,增加采用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剔除了小锣,专用小鼓伴奏演唱,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三寸左右;鼓条为两根一点五尺左右的细竹根。表演者单手执鼓,另一只手执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由此得名。
凤阳花鼓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目有近百种。清人赵翼《陔余丛考》中《凤阳乞者》条写道:“江南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村落间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间始回。”其中有一首著名的《凤阳歌》,歌中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根据清代的记载,早期花鼓“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另有一首流传深广的是“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一支凤阳歌”。
第2个回答  2020-02-11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
凤阳花鼓,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突出,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乞讨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代表曲目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秧歌调》等。
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2006年5月20日,凤阳花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36。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有时增加乐器伴奏。凤阳花鼓分成大花鼓和小锣花鼓良两种。大花鼓通常都是通过集体演绎,由十几个人集体敲打演奏,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可以呈现出欢悦的气氛,演奏大花鼓的过程中,通常还会演唱山歌。小锣花鼓也被称为花鼓小锣,通常都是双人演绎,一个人负责打鼓,另一个人负责敲锣。在过去,人们通常利用花鼓小锣进行乞讨,后来小锣花鼓不断流传开来,开始在舞台上演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2-11

提到花鼓,首先想到的就是凤阳花鼓。

其实,除了凤阳花鼓之外,还有凤凰花鼓!

凤凰花鼓,是凤凰苗家人独有的花鼓。

凤凰花鼓,特色独具,风格雄浑。

凤凰花鼓,有四面鼓,有双面鼓。即可群舞,也可单独表演。

据说,凤凰花鼓起源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经过多年传承,凤凰花鼓历久弥新,越来越有魅力。充分展示了凤凰苗家的精神风貌!

凤凰花鼓独具特色,风格雄浑。

aqui te amo。

第4个回答  2020-02-11
花鼓,是一种歌舞形式,一般认为源自宋代的迓鼓,又名讶鼓,或是由宋代的花腔腰鼓所演化而来。据载,迓鼓,是一种节庆时化装表演的歌舞形式。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载:“花腔腰鼓出临桂职田乡,其土特宜,乡人作窑烧腔,油画红花绫以为饰。”明代顾见龙所绘《花鼓子》一图,描绘的就是这种打花鼓歌舞。“打花鼓”实际上起源于社事中民间杂戏的一个片段,最早当为民间社事中娱神的一个节目,此后发生分流:统治者以此作为歌颂圣明的“庆典承应戏”,而下层民众则将之当做逃荒乞讨的谋生手段。打花鼓作为凤阳人乞讨的手段,是明代中叶以来凤阳农村破产的结果,“花鼓小锣走四方”,成了凤阳人生活的真实写照。《红梅记》中打花鼓的小戏,以及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中所藏明人所绘的花鼓图一幅,都说明早在明代,贫苦民众以打花鼓为生已成为一种习俗。因为花鼓常常在上元灯节同其他民间歌舞龙灯、鱼灯、狮灯等一起演出,所以民间又称之为“花鼓灯”,《浏阳县志》(同治十二年)载:“上元……龙灯、鱼灯、狮子灯……又有服优场男女衣饰,暮夜沿门歌舞者,同花鼓灯。”打花鼓又叫“花鼓小锣”或“双条鼓”,主要流行于今凤阳县的燃灯、红心、小溪河、大溪河、清塘、梅市等乡,且以燃灯乡为中心。“花鼓小锣钱杆子,燃灯寺的饭碗子”,就是指旧时燃灯寺一带群众靠乞讨为生的悲惨情景。“打花鼓”时所唱的多为“秧歌”。所用的花鼓初为微型腰鼓状,鼓身约三十厘米,鼓面直径约十二厘米;后演变为扁形,鼓状。骨腔为竹或木(泡桐)所制,鼓面是山羊皮,鼓下多系彩帕巾(后改为缀丝穗)。鼓身饰以彩绘,形同陕北腰鼓。及至近代,又有握在手中的小鼓,一手握之,另一手则持两根细竹条制成的豉槌,靠指与腕的力量击出各种鼓点,故又称“双条鼓”。“打花鼓”的击法分“正击鼓”、“侧击鼓”、“上击鼓”等几种。击鼓时,两手随节奏微微起伏,上鼓条击鼓为“冬”,下鼓条击鼓为“巴”,在演出中,曲调或段落间常用双条鼓和小锣敲打一固定节奏“冬巴冬巴冬冬巴”作为过门。这样,不仅可以使演唱者得到休息,加强了表演的节奏感,而且也使民歌小调更富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此外,打花鼓的主要舞姿特点是“莲花步”,它出自农民的日常生活,如:“踩菜畦子”、“拾棉花走”、“割麦挖菜”、“抢孩子”、“王二姐割线”、“二妞担水”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