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如题所述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7.

[2]樊杰.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 193~206.

[3]刘卫东,金凤君,刘彦随,等.2011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307.

[4]孙晓宇,苏奋振,吕婷婷,等.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时空变化分析.资源科学.2011,33(12): 2277~2284.

[5]路晓,吴莉,应兰兰,等.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5):23~26.

[6]刘巧玲,王奇,李鹏.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及其区域分布变化趋势.生态经济.2012,(1): 107~112.

[7]何龙斌.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路径及引申.经济学家.2013,(6): 78~86.

[8]陈梦熊.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的发展与成就.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1~655.

[9]李绍武,周国云.中国城市地面沉降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中国地质.1988,(10): 27~29.

[10]陈梦熊,曾祥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成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9,(6): 1~5.

[11]地矿部地质环境管理司.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回顾和发展前景.中国地质.1989,(10):1~5.

[12]朱耀琪.中国沿海开放城市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见:陈元普主编,中国地质矿产年鉴(1986),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15~19.

[13]孙培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的成就与发展.中国地质.1992,(8): 9~12.

[14]段永侯.我国地面沉降研究现状与21世纪可持续发展.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9(2): 1~5.

[15]程光华,翟刚毅,庄育勋,等.城市地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256.

[16]哈承佑.环境地质学进展与展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5): 24~29.

[17]寿嘉华.调整思路,明确目标,认真做好地质调查工作的部署与实施.国土资源通讯.2002,(10): 31~39.

[18]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成果总结报告(1999—2010年).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1~22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