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如题所述

测试样品包括老君山矿田燕山期花岗岩、片麻岩、中寒武统田蓬组地层及富宁县中寒武统田蓬组标准剖面附近地层。其中老君山矿田浅变质地层样品主要采自老君山岩体西侧和南侧出露地层,从北到南分三条剖面采集。各类岩石微量元素平均含量见表2.4。

表2.4 老君山矿田岩石微量元素测试结果(10-6

注:测试单位为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

老君山花岗岩中W、As含量在所测各类岩石中含量最高,Cu、Pb、Sn、Ag、Zn也具有相对较高的含量;寒武系变质地层中的片麻岩Bi含量高出其他岩石6倍以上,Cu、W、Mo、As等含量也相对较高;中寒武统田蓬组浅变质地层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在不同岩性层中变化较大,老君山矿田和富宁标准剖面地层样品中,碎屑岩绝大多数测试元素含量均大大高于碳酸盐岩。老君山矿田浅变质碎屑岩中Cu、Pb、Mn、Cr、Mo、V、Ti、Zn等元素平均含量在所有测试对象中为最高,并且Cu、Pb、W、Mo、Sn、Ag、Zn、As、Bi等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富宁标准剖面地层碎屑岩,而Sb、Hg的含量在富宁标准剖面地层碎屑岩中为最高。

老君山矿田中寒武统田蓬组地层样品微量元素因子分析显示(表2.5),微量元素总体可分成8个公因子,因子2元素组合为Cu、Pb、Mn、Sn、Ag、Zn、Bi,因子6元素组合为Cu、W、Sn、As,分别代表了地层中矿化元素的两次聚集和对应的元素组合特征。因子3元素组合为-Cu、-W、-Sn、-Zn、-As,因子7 元素组合为-Cu、-Pb、-Sn、-Ag、-Zn、-Bi,则反映了矿化元素的两次活化迁移及对应的元素特征,分别与因子6和因子2所代表的地质事件相吻合。因子4、5和8反映了Sb、Mo和Hg独立于主矿化元素的活动特点。因子1则反映了Cr、Ni、V、Ti、Co等元素的同步聚集特点。

表2.5 老君山矿田中寒武统田蓬组地层微量元素斜交参考因子结构矩阵

老君山花岗岩样品微量元素因子分析则显示了花岗岩中Pb、Zn、Ag、Bi等元素有显著的活化迁移。花岗岩中W与Sn的聚集不是同步的,其中Sn与Cu、As、Sb构成元素组合,W与Mo、Cu构成元素组合。

另外,可以采用微量元素中的一些特定元素特征值作为判别硅质岩成因的有效指标。如本区硅质岩样品中As的含量为26.4×10-6,与正常海水沉积岩均值(5×10-6)相比,含量普遍偏高,显示热水沉积的特征(Marchig et al.,1982);Co的含量为2.6×10-6,相对贫乏;而Ni的含量为3.3×10-6,相对富集,这是热液蚀变成因硅质岩的特点(Crerar et al.,1982);Ag的高含量也是海相喷流沉积型硅质岩的重要特征(Murray et al.,1991),而本区硅质岩Ag含量为3.067×10-6。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海底喷流沉积成因。

为了对硅质岩成因进行综合判别,选取Cr、Co、Ni、As、Sb五种元素作为参考因子对不同地区及不同成因的硅质岩(表2.6)采用Q型聚类分析(图2.14)进行综合比较,缺失值采用均值处理,发现与本区硅质岩可以在较大相似度下归为一类的是热水沉积成因的硅质岩,这表明本区硅质岩可能属于热水喷流沉积成因。

表2.6 不同成因硅质岩微量元素含量(10-6

续表

注:“—”为未测试。

图2.14 硅质岩微量元素Q型系统聚类分析树状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