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插筋如何进行构造处理?

如题所述

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其顶部四周应水平,放宽至少50 mm,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 mm。钢筋混凝土基础下通常设素混凝土垫层,垫层高度不宜小,7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0。垫层两边各伸出基础底50 mm。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 mm;间距不宜大于200 mm,也不宜小于100mm。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小 于40 mm(有垫层);不小于70 mm(无垫层)。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边长大于或等于2.5m时,底板受力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宜:交错布置。

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其顶部四周应水平,放宽至少50 mm,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 mm。钢筋混凝土基础下通常设素混凝土垫层,垫层高度不宜小,7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0。垫层两边各伸出基础底50 mm。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 mm;间距不宜大于200 mm,也不宜小于100mm。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小 于40 mm(有垫层);不小于70 mm(无垫层)。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边长大于或等于2.5m时,底板受力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宜:交错布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0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除应满足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一般要求外,尚应满足如下一些主要的构造要求:矩形独立基础底面的长边与短边的比值l/b,一般取1~1.5。阶梯形基础每阶高度一般为300~500mm。基础阶数可根据基础总高度H设置,当H≤500mm时,宜分为一级;当500mm≤H≤900mm时,宜分为二级;当H≤900mm时,宜分为三级。 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一般不宜小于200mm,也不宜大于500mm;锥形坡度角一般取25°,最大不超过35°。锥形基础的顶部每边宜沿柱边放出50mm。柱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的受力钢筋应双向配置。

当基础宽度大于2.5m时,基础底板受力钢筋可取基础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宜交错布置。对于现浇柱基础,如基础与柱不同时浇注,则柱内的纵向钢筋可通过插筋锚入基础中,插筋的的根数和直径应与柱内纵向钢筋相同。预制钢混柱与杯口基础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柱的插入深度按规范选用,同时还应满足锚固长度要求和吊装时柱的稳定性。基础的杯底厚度和杯壁厚度按规范选用。现浇柱的基础,其插筋的数量、直径以及钢筋种类应与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相同,插筋的下端宜做成直勾放在基础底板钢筋网上。插入基础的钢筋,上下至少应有两道箍筋固定。底板受力钢筋为构造配筋时,一般采用圆10~圆12,间距200mm的钢筋网,底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锥形基础斜面倾斜角度应不大于30°,阶梯形基础的外边线应在45°线以外。

第2个回答  2018-01-10

当抗震(或非抗震)柱插筋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位置,直描 深度不小于k(4)时,柱角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 并做90°弯钩,弯钩直段长度不小于W为柱插筋直径)且不 小于150mm,柱中部插筋可插至k(4)深度后截断。独立基础柱的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柱钢筋锚固长度是根据11G101-3第59页的注来决定的,注:4.当柱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200mm时,或柱为大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400mm时,可仅将柱四角插筋伸至底板钢筋网上(伸至底板钢筋网上的的柱插筋之间间距不应大于1000mm),其他钢筋满足锚固长度LaE(La)即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