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二轮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一般是哪些?

如题所述

一般是给了一些人的品质什么的,如热心,随和等等,让我们讨论的问题是选出一个你认为维持良好关系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最不重要的因素,并分别说明理由。

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存在的难点问题

(一)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对试题题目要求很高,题目的好坏直接影响对应聘者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需要根据职位的要求进行编制,题目情景与实际工作情景一般都有一定的联系,这些题目必须是能够激发应聘者的行为表现并且能够使应聘者表现出个体差异的。

而且题目应该是对应聘者具有公平性的,尤其在指定角色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各个角色不应存在明显的优劣难易之分。

在制定题目的评分标准方面,对每一个测评要素都应有评价的标准。因此,要编制符合这样要求的好题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需要专家充分了解测评职位的工作情景,设计出来的测评情景需要经过反复测试和修改之后才能正式使用,这样难度的工作不是任何组织都有能力实施的。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对考官和测评标准的要求较高。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考官应该是受过专门的培训并具有一定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他们必须能对应聘者的行为进行理性观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但实际操作中有时考官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有的考官受晕轮效应、首因效应等因素影响给应聘者打分有失客观,结果,导致不同的测评人给出的评分结果差距较大。

甚至考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还相互交流看法,失去了评分的独立性,操作过程不够规范。另外,如果没有统一合适的测评标准也会导致测评结果失去价值。

(三)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基于同一个背景材料的各个不同的小组其讨论的氛围和基调可能完全不同。有的小组的气氛比较活跃,比较有挑战性,而有的小组气氛则比较平静,节奏比较缓慢,甚至显得死气沉沉。

一个应聘者的表现会过多地依赖于同一小组中的其他应聘者的表现,一个很健谈的应聘者当遇到了一些比他更活跃的应聘者,反而会让人觉得他比较寡言,一个说服力不是很强的应聘者在一个其他应聘者更不具有说服力的群体中,反而会显得他的说服力很强。

应聘者在一个测评维度上的得分与测评情景也有关系,一个应聘者在某个测评情景中他的能力和优势比较容易发挥出来,而在另外一些情景中他的能力和优势就不容易发挥出来,这就导致了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另一个缺点,即绝对的评价标准与相对评价标准的差异。

(四)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应聘者的行为仍有伪装的可能性。尽管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法能够引发应聘者较为自然的行为表现,但由于应聘者努力猜测评价的意图,他们仍有可能作出故意迎合测评目的的行为表现。

例如,某个应聘者平时在工作中不愿和别人合作,但他知道该面试方式中应该注重团队合作精神,于是他会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

另外,应聘者参加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经验也会帮助他们作出较好的表现,因为他们了解其操作方式和原理,或者对讨论题目的内容比较熟悉,事先会有所准备,可能会出现没有表现出真实行为的情况。

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的综合评价功能

(一)充分做好实施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前的准备工作。在实施无领导小组讨论前,组织者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

1.根据招聘岗位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讨论题目和评分维度。题目和评分维度是讨论的基础,但好的讨论题目和清晰的评分维度却并不容易得到,在编制题目和制定评分维度时,应与招聘岗位特点紧密结合,因为不同的岗位对任职者的能力要求可能存在很大差别。

题目和维度编好后,最好先进行小范围的试测和试评分,发现问题后及时修改,如此反复几次后再投入正式使用。

2.选择适当的实施环境。选择一间宽敞明亮的屋子,能够容纳下一组应聘者和所有的考官,座位按易于讨论、易于考官观察的方式设置。

一般采用圆桌会议室,面试考官席设在考场四边或采用三角形坐席,考官集中于一边,考生分列于另两边,考官应与应聘者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减轻应聘者的心理压力,最好再准备一台摄像机,评分时可以重复观看录像,以使评分更加准确。

3.科学组织安排应聘者。无领导小组讨论以每组6~8人为宜,人数少于5人,则组员之间争论较少,讨论不易充分展开;多于8人,则有可能组员之间分歧过大,难以在规定时间内达成一致意见。

为应聘者分组时,竞聘同一岗位的应聘者应安排在同一小组,以利于相互比较,同时,同一小组内的成员也应尽量是竞聘同一个岗位(或相似岗位)的应聘者,以保证相对公平性。

4.高标准组织安排考官。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的考官应该由竞聘岗位的管理者和人事选拔专家共同组成,以保证评分的公正性,人数一般5-7人为宜。

在评分前,没有经验的考官应接受人事选拔专家的系统培训,深入理解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观察方式、评分方法以及各个评分维度的含义,必要时还应进行模拟评分练习。

(二)规范化实施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一次完整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大概需要45-60分钟的时间。

1.分阶段实施。可分为三个阶段:

(1)开始阶段:主考官宣读讨论的注意事项和讨论题目,应聘者独立思考,准备个人发言。准备时间一般为3~5分钟。

(2)个人发言阶段:应聘者轮流发言,初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主考官控制每人发言时间不超过3分钟。

(3)自由讨论阶段:个人发言后,小组进入自由讨论阶段。应聘者不但要继续阐明自己的观点,而且要对别人的观点做出反应。讨论最后必须达成一致意见。自由讨论的时间一般为30-40分钟,此阶段主考官不作任何干预。

2.有重点地观察应聘者表现。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考官的观察重点当然是应聘者的行为表现,这是考官评价应聘者的主要信息来源。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考官应观察:

(1)发言内容:应聘者说了些什么。

(2)发言的形式和特点:应聘者是怎么说的。

(3)发言的影响:讨论者的发言对整个讨论的进程产生了哪些作用。

3.认真评分、合理决策。在观察的同时和整个讨论全部结束后,考官要根据应聘者的表现按照评分标准为每名应聘者在各个维度上的表现逐一进行评分。

并将所有考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后,将应聘者的得分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考官可再召开一个评分讨论会,充分交换意见。讨论会有两个作用:

(1)通过交换意见,考官可以补充自己观察时的遗漏,对应聘者做出更加全面的评价;

(2)若不同考官对同一应聘者的评价产生了较大分歧,可以进行充分的讨论。例如,对于应聘者的同一行为,不同的考官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评价,这时就需要通过讨论来澄清此行为代表的含义,从而形成一个更加清晰、完整的评价。

总之,无领导小组讨论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个人才能与人格特征的舞台,这类面试对考生而言其实更有利,在既定情景下,考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论述,给考官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在千军万马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迈进成功的大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