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家庭用什么供暖呢?

如题所述

日本:暖暖的被炉
经常看日剧的人可能会知道这样场景:在冬天的时候一家人坐在桌子一边取暖、一边看电视或聊天。日本的被炉,又被称为暖桌,现代的暖桌是一张正方形矮桌,上面铺上一张棉被子,桌下有电动发热器,通常连着桌子结构装嵌。暖桌放在薄垫子之上,坐在垫子上把腿和脚、甚至整个身体伸进暖桌下取暖。天气回暖后可以拿开被子,暖桌变成一张普通的矮桌使用。随着经济开始发达,使用红外线发热的电动暖桌开始普及成为主流。
那么,为什么是被炉呢?由于日本地震多发,房屋不得不建造得较为轻便,但这样的结构不利于暖气工程,也不利于保暖;外加日本资源贫乏,供暖能源消耗太大,并不适合集中供暖。

日本的集中供暖(冷)系统就普及率而言只占6%,在发达国家里算比较低的。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到2018年为止只有83个集中供暖企业,多数运营的是电热联产的热电站,为本区域的很多办公楼提供蒸气和热水。日本的集中供暖都局限在办公楼一类的建筑,住宅占比相对比较低。

在俄罗斯,81%的住户使用集中供暖设施,参与相关系统建设、维护、管理的从业者约200万。供暖系统每年消耗的煤约255亿吨,占该能源消费总量33%;天然气消耗为1900亿立方米,占该能源消耗总量的41%。

每年10月1日左右,当气温连续5天低于8摄氏度,相关机构就开始启动供暖系统。幼儿园和中小学、医疗单位是首批供暖对象,然后是学生宿舍,在半个月时间里,陆陆续续实现全部供暖。

美国:多样化分户式供暖
美国地广人稀,是世界上分户供暖率最高的国家,除了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采用中央空调设施以外,美国家庭没有集中供暖。但对一些用于出租的房子,联邦和地方的法律要求房东按时,按温度供暖,以保证房客的利益。

美国采用多种能源来源用于冬天供暖。目前全美约有1.17亿户家庭,根据人口普查局的统计,使用天然气、电力供暖的占美国家庭的接近九成。其中近50%的家庭使用天然气供暖,因为价格最便宜。使用电力供暖的家庭约占39%,电力供暖虽然价格比天然气高不少,但在各种供暖方式中,还算是比较便宜的。其余6%的家庭使用取暖油供暖,5%的家庭使用丙烷供暖,此外还有约250万户的家庭用木头和取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18
各国家庭供暖方式:
1、俄罗斯用集中供暖。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的区域供暖系统,81%的住户使用集中供暖设施。
2、日本用被炉的方式取暖。旧式的被炉是一个正方形的小矮桌,桌子木架上铺一条能笼罩整张桌子且及地的被子,以防热量流失,然后再放上桌面板,桌子正下方有个约数十厘米的炕,炕的最下方有火炉箱,火炉箱里放着火炭或煤球,火炉箱上铺上木地板。取暖时,人们把脚放在由被子罩着的热乎乎的木地板上,就能瞬间感到温暖。
3、韩国用暖炕。它的工作方式是在厨房或屋外的灶坑里,以烧柴的方式产生热气,再通过房屋下的管道给房间供暖,类似于中国的地暖。
4、美国约有1.17亿户家庭,根据人口普查局的统计结果,50%的家庭使用天然气供暖,39%的家庭使用电力供暖,其余的家庭使用取暖油、丙烷、木头等其他方式进行供暖。
5、奥地利把垃圾转化成电力供暖。
6、瑞典用新绿色能源供暖。通过数据中心所产生的热量为这座城市的住户提供暖气。
7、匈牙利是每年回收磨损纸币用作燃料取暖。约四分之一的流通钞票被回收的同时,匈牙利中央银行发行新钞以取代无用的旧钞票,这时,旧钞票就有了另一个去处:被压制成“钱砖”,供福利团体烧“钱砖”取暖。
8、加拿大用电取暖。随时进入供暖模式。
第2个回答  2021-08-19
各国家庭用什么供暖呢?
我认为和咱国内是一样的,有用暖气的,也有用火炕的,也有用电热炕的。还有用热风的。
第3个回答  2021-08-26
韩国引用芬兰供暖技术,发展迅猛
韩国的供热技术的发展历史跟中国差不多,都是源于70年代。但是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积极引用芬兰的供暖技术,扬长避短,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韩国的供热发展速度迅猛,技术水平已经遥遥领先了。
在韩国几乎都是地下供暖,必要的时候就开暖气,不要的时候就不开。而不同种类的住宅采取不同的供暖方式,主要分为单独供暖和集中供暖。不过,尽管方式不同,费用却差不多。在韩国,一个面积约80平方米的集合住宅,月取暖费约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56元);相同面积的高层住宅月取暖费大概1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71元)。但是单独供暖的锅炉需要定期更新,如算入成本,两种方式费用基本持平。
日本供热技术发展较快
近几年,日本供热技术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尤为明显,已占日本全国的60%,日本的供热产品比较注重节能和环保,如采用热电供给系统、蓄热槽及利用城市废热作为能源等,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东京供暖费很高,是家里的一大开支。很多日本家庭白天都不开暖气,晚上睡觉的时候才把暖气打开,也就8小时左右。按三口之家居住面积80平方米的标准计算,东京每月供暖费为人民币5600多元。
美国供暖方式多样,费用贵
在美国,没有明确的供暖季,只要感到寒冷,随时可以打开暖气。美国供暖有天然气、电力、石油等几种方式,而随着油价上涨,美国人早就开始为交供暖费犯愁。早在2007年,一项美国公众对2008年能源价格走势看法的调查结果显示,约有21%的美国人打算靠借贷支付供暖费,很多人甚至开始考虑使用柴炉取暖。有些美国家庭不得不通过调低室内温度来节省供暖费。
俄罗斯集中供热比较发达
处在地球北端的俄罗斯,有“冰雪之国”之称,取暖自然也是一大要务。其供暖制度、供暖方式等都和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很像,绝大部分居民家庭都享受集体供暖,而且供暖一般靠天然气。目前俄罗斯也是世界上集中供热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无论是从热负荷的数量、热网的长度、热电厂的规模,还是从供热综合技术各方面来衡量,俄罗斯在国际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俄罗斯对供暖的补贴力度很大,家庭供暖所交的费用很少,大约每平方米仅合3元人民币,而且对于实在困难的家庭、士兵家属,政府给予减半或者免收的优惠。不过,俄罗斯各地区能源价格差距大,供暖费也不同。便宜的地区每个月仅需支出人民币160元,贵的地方供暖费支出得占人均收入的1/3。
丹麦大力发展热电联产
自1970年以来,丹麦经济增长了70%%,但能源消耗总量却仍保持在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这要归功于能源利用的高效率和建筑保温技术的改善。几十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发展热电联产,每座大城市都建有热电厂和垃圾焚烧炉用于集中供热。热电联产、天然气和再生能源满足丹麦全国3/4的热负荷需求。
芬兰利用发电厂余热供暖
出于减少环境污染等考虑,目前,芬兰几乎所有的城镇都已经实行集中供暖,而集中供暖是通过热电联产实现的。
在芬兰,每个物业管理的小区均有中小型的集中供暖自动控制调节中心,集中供暖的事务性工作均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供暖费用平摊在物业管理费中,一栋8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大概每月需要缴纳200欧元的物业管理费;而一栋独立的私人住宅在冷的1月份收费要超过400欧元(约合人民币3231元),在热的7月份收费不到100欧元。
中国供热方试呈现多样化
目前,我国的供热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热电联产、区域锅炉、分散锅炉、电热地膜、热泵技术等,已经逐步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集中锅炉房为辅、其他先进高效方式为补充的供热局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供热产业热源总热量中,热电联产占62.9%、区域锅炉房占35.75%、其它占1.35%。我国城市供热绝大多数以保证城市冬季采暖为主,用于生活热水供应仅是很少一部分,用于夏季供冷就更少了。而且城市供热已经从北方城市逐渐向南方市场扩张。各地区都努力从现有条件出发,积极调整能源结构,研究多元化的供热方式,实现供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各个国家都是根据自身的优势去选择相对应的供热方式。像中国,水质虽不如欧洲国家好,但为了适应中国国情,我国自主研发的铜铝复合材质的暖气片防腐性能更好,更耐用。总的来说,各个国家通过自身的科技水平,自然资源等方面去综合考虑供热方式的选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