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一个动漫电影??或者不是电影,很早很早出的了,好像是3D的

故事主角是一个公主,去冒险,或者是拯救自己的国家,大概情节记不清了,只记得,这个故事里的一个反派,被魔法变成了地毯,被来往的客人踩脸,公主和一个王子在冒险中相识,过程中还顺着一个冰道或者是冰梯滑下来。
很早的一个动漫了,是以前在影碟机里碟子里看的。
求求帮忙找找,突然就想看了

我觉得是吸血鬼猎人d .在遥远的未来,由于上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所有的科学文明,曾经统治世界的贵族们,以及人类的统治者吸血鬼们,正面临着一场无法解释的物种衰退,但他们仍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猎杀吸血鬼的职业猎人应运而生。其中人类和吸血鬼贵族的混血儿兼具吸血鬼和人类的优点,自然成为最理想的猎人。不幸的是,这些被称为“丹皮尔”的混血儿无法过上正常的生活,甚至连吸血鬼都不欢迎他们。在这些孤独的人中,有一个英俊的领袖,他就是吸血鬼猎人d,故事发生在公元12090年。爱尔邦家族的夏洛特小姐被吸血鬼贵族马赫尔从家中绑架,于是爱尔邦雇佣了吸血鬼贵族所熟知甚至惧怕的第一个吸血鬼猎人D和另一群猎人麦克斯兄弟姐妹去营救女儿。外表高贵帅气,身着黑暗,骑着黑马的“D”,和Max兄妹一路追踪开走的吸血鬼。途中,D和Max兄妹为争夺奖金发生了口角,得知夏洛特并没有被绑架,而是爱上了吸血鬼麦尔,但他们的爱情并没有被接受,于是计划在没有人类和吸血鬼贵族的理想国“夜之都”过上平静的生活。被三大贵族英雄D的“暗影使者”、“千面侠”、“狼人”阻挡,关键时刻,D的“阳光病”爆发,Max的兄弟姐妹之一蕾拉及时伸出援手。他们约定,无论谁先死,另一方都必须在墓前献花。吸血鬼麦尔的目的是吓唬吸血鬼。它是被称为“温德尔·迪金森伯爵夫人”的切迪城堡,是克塞尼亚·戈雅乔娃·卡米拉的旧领地。Ksenya Goryachova Camilla表示理解他们,愿意帮助他们离开混乱的世界,前往理想的国度,并向他们展示了城堡中的飞船。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但是马希尔和夏洛特没有想到,克塞尼娅·戈雅乔娃·卡米拉邀请他们来这里只是一个阴险的阴谋,克塞尼娅·戈雅乔娃·卡米拉需要夏洛特的血来复活。经过激烈的战斗,D彻底消灭了Ksenya Goryachova Camilla,而受到吸血鬼洗礼的夏洛特则晕倒在吸血鬼Maher的怀里,等待新生。城堡的主人消失后,城堡开始坍塌。马希尔带着夏洛特乘着飞船飞上蓝天,飞向他们梦想的地方。很多年后,在蕾拉的葬礼上,她的小孙女看到了远处的黑猎人,D遵守了和蕾拉的约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3
2009年《阿凡达》在全球上映,一场观影体验的革命热潮由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3D成为了未来电影制作的发展趋势,前途不可限量,《阿凡达》的成功正好说明了一切。
动作片做为华语电影的主力类型,这么多年来,华影在国际市场也都靠着它抢滩登陆,有远见的华语电影人知道3D是必经之路,早早谋求着抢占先机。华语电影人花了50多年的时光,一步一步地在实现着华语3D电影的脱胎换骨。
《千刀万里追》《十三女尼》参加法国戛纳影展会外市场展览
红蓝立体是最早期最传统的3D电影技术,1960年代就已经诞生。这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两部摄影机拍摄,然后再用两部放映机放映,从不同位置投射红蓝两色画面到幕布上形成重迭,再透过红蓝眼镜观看就能产生“视差”,从而让观众眼前出现立体效果。
在我国,196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利用这种技术拍摄的影片。1962年,由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桑弧导演、陈强主演的《魔术师的奇遇》,算是国内第一部3D立体电影。将3D电影技术运用到武打片拍摄,是由台湾电影人首创。
在1970年代末,因功夫片题材抄袭成风,已逐现衰落迹象。为了挽留日益减少的观众,台湾富华影业公司尝试用红蓝技术拍摄立体武打片,先后推出了由导演张美君执导的3D立体功夫片《千刀万里追》及《十三女尼》。
这两部立体电影虽好看,但看着看着观众总会有晕眩呕心的感觉,这便是当时3D技术最大缺陷之一:红蓝立体最早大都用于黑白电影画面。比如《魔术师的奇遇》就是,对画面品质没什么影响,然而用在彩色电影画面,便有了色彩不清晰、不自然的问题,加之两色影像迭合很不稳定,很容易会让观众适应不良。
虽然观众会感觉不舒服,但效果新奇刺激,还是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事后也证明,3D立体技术确实适合拍功夫片,因为其中的动作、兵器的出现频率很高,“剑指观众”、“万箭穿心”的立体效果让银幕外的观众避闪不及,震撼无比。
立体武打片在台湾成功后,也相继在日本及香港上映,轰动一时,当年还参加法国戛纳影展会外市场展览,获得影展大会金箭奖等五项荣誉。可惜的是,在一次视察外景场地时,两部影片的制片人被直升机螺旋桨击毙。
当时一部立体电影所用的胶片,至少是普通影片的两倍。因为投资实在太大,3D立体电影逐渐在影院消失了。
《侠女十三妹》剧照
1980年代,3D电影再度在好莱坞兴起,技术也出现了革新,进入到单机拍摄的偏光立体时代。这种技术利用偏光镜有方向性过滤光的特性,当装有不同偏光方向的偏光片的两架投射器投射出画面,观众透过眼镜上的偏光膜,左眼和右眼只能分别看到其中一边的影像,于是就产生了“视差”而有了立体感。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采用偏振光双眼立体原理的拍摄技术也进入内地,曾风靡一时。制作推出了不少3D立体电影,如《快乐的动物园》、《靓女阿萍》等,其中还有一部武打片,那就是著名的《侠女十三妹》。
1984年,北京608厂研制出可以装在阿里摄影机前的“双镜头立体分光摄影装置”,并用单机拍摄了《侠女十三妹》影片中的部分镜头。不久后,日本电影人对合拍这部影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特别提供当时最先进的双镜头分光35毫米单机立体摄影装置,并主动邀请著名导演、摄影师担任顾问,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单机偏光立体电影《侠女十三妹》。
在当年,众多头一次接触立体电影的观众们,无不被十三妹一剑刺出银幕的画面所震撼。
《侠女十三妹》前后拍摄两年,耗资几百万人民币,在当时来说算是大投资,但已是利用偏光立体技术大大降低制作成本之后的数字。
除此优点以外,偏光立体技术仍存在重影及画面不清晰的问题,立体效果虽然比红蓝技术稍好一些,但我们看了之后便知,对于立体武打片来讲,3D立体效果仍是以演员朝镜头做武打动作或是投掷兵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突显。
1989年,台湾经济受挫,电影业也是一路下滑,当时的金格影业公司再次利用偏光立体技术,拍出《立体奇兵》试图救市,但无奈影片在立体效果上煞费苦心,也不能挽救台产影片的票房暗淡。自此之后,3D立体武打片乃至3D立体在华语电影圈都少人问津。
2000年后,立体电影慢慢走近数字时代,由传统色差的假性立体感来欺骗观众大脑的方式,被用画面速度感制造立体感的新科技所取代。数字立体电影画面更稳定,克服了观看传统胶片立体电影时的头晕、疲劳等弊端,能给观众以特殊的观影体验和视觉享受。
《龙刀奇缘》海报
数字立体技术运用到武打片之上,香港电影人早在2005年就进行过尝试,不过是一部以功夫为主题的3D动画电影,名字叫《龙刀奇缘》,这部片首创以拍摄真人来捕捉武打动作,噱头虽好,但票房成绩却平平。
2009年,中国内地首部3D歌舞片《乐火男孩》上映,影片的票房表现虽然很一般,但为华语片的3D化作出了不错的贡献。2010年,由袁和平打造的3D版《苏乞儿》,可谓是数字3D技术在真人武打片之上的第一次。尽管这部电影中只有20分钟的3D武打片段,但算是开了一个先河,让不少内地观众有幸在大银幕上首次看到3D的武打场面。
影片的3D部分虽然只有20分钟,但剧组却花了多半年的时间才完成。论技术、动作设计难度与动画3D可以纯粹靠电脑特技不同,甚至远远超过以往2D或是普通3D电影的拍摄难度。
传统3D技术下的立体武打片,所谓“效果”不是以武打动作为重点,多是由朝着屏幕飞来的兵器、石头之类的形式来展现,虽然感觉震撼,但始终存在效果单一的缺点。运用数字立体技术拍摄的影片,则要求每个动作都有立体感,这对于动作频繁的武打片来讲,无疑是很复杂的工程。
《苏乞儿》采用分层3D技术,无论从演员的古装造型的衣服和长发,还是从内景、外景、日出、黄昏、夜晚的景别变换,每一场戏都用不同的技巧将层数分离,每一层画面都进行逐层的特效处理,1分钟的特技就要处理5000多格,很多画面细节还需要制作人员调校,工作量相当庞大。正因如此,《苏乞儿》仅20分钟的3D画面,才投入了300多名人力,制作多半年的时间。
技术标准的提高,同时也给武打片中的动作设计制定了严格的要求。在传统的2D武打片中,即便是演员只懂得花拳绣腿,也可以通过借位、替身等方式来弥补,让动作打出来更好看;利用胶片拍摄的3D武打片,重点不在打斗动作上,这种方法还基本可行。
但是,在利用数字3D技术拍摄的武打片中,借机位的办法是绝对不能用的。因为数字3D版的画面,每秒钟画面的格数已超出传统2D影片数倍,精细度不言而喻,即便动作再快,演员的一个小动作也会被放大成数倍,假如用借位或替身那结果只有穿帮,所以必须要求演员有真功夫,这正是《苏乞儿》为什么选赵文卓做主角的原因,连周杰伦、安志杰这些“非打星”,也要经过相当严格的训练才能达到要求。
《苏乞儿》是全新技术时代之下的首部3D立体武打片,3D效果只占全片的五分之一,主要集中在苏乞儿和武神在万佛崖的“巅峰对决”,以及苏乞儿和大反派袁烈的“千蛇洞对决”,虽说只有20分钟,但武打动作有着全面的立体效果,拳拳打到你面前的视觉冲击力,呈现给观众的震撼远超传统立体武打片,可谓是武术电影的又一创举。
此后,市场上国产3D电影出现了“扎堆”之势,很多影片都想借3D东风稳赚一把。但如此众多的纷争蚕食,高投入快产出的形式让诸多电影企业血本无归。一些影片貌似抢到了3D热潮,分食到了3D技术带来的巨额效益,但制作诚意却难以言说。<龙影大象观:回味成龙电影,窥见小人物的大世界>
第2个回答  2022-03-13
2009年《阿凡达》在全球上映,一场观影体验的革命热潮由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3D成为了未来电影制作的发展趋势,前途不可限量,《阿凡达》的成功正好说明了一切。
动作片做为华语电影的主力类型,这么多年来,华影在国际市场也都靠着它抢滩登陆,有远见的华语电影人知道3D是必经之路,早早谋求着抢占先机。华语电影人花了50多年的时光,一步一步地在实现着华语3D电影的脱胎换骨。
第3个回答  2022-03-13

阿拉丁神灯

第4个回答  2022-03-13
2009年《阿凡达》在全球上映,一场观影体验的革命热潮由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3D成为了未来电影制作的发展趋势,前途不可限量,《阿凡达》的成功正好说明了一切。
动作片做为华语电影的主力类型,这么多年来,华影在国际市场也都靠着它抢滩登陆,有远见的华语电影人知道3D是必经之路,早早谋求着抢占先机。华语电影人花了50多年的时光,一步一步地在实现着华语3D电影的脱胎换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