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土耳其历史上有什么恩怨,为什么发生那么多次战争呢?

如题所述

如果问起,这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最恨俄罗斯,抛开苏联解体后独立的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那就非土耳其莫属了。从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三百多年间,两国之间的大型战争,多达12次。

即使是今天,两国在叙利亚战场的暗中较量,也是持续不断。

那么,俄土两国间究竟有什么历史恩怨,为什么会造成今天这种水火不容的局面呢?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其实在历史上,土耳其也曾经无比辉煌。早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几乎可以随意暴虐周边任一国家。它的扩张野心和后来的沙俄一样膨胀。面对领土,无论是肥沃还是贫瘠,它都视为已有,周边一个个小国,相继被它消灭吞并。

鼎盛时期,奥斯曼土耳其的疆域面积多达550万平方公里。北到多瑙河,东到两河流域,南部中东大部地区,西南部北非尽在控制之中。整个地中海,红海和黑海相当于它的内陆湖。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攻陷东罗马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成就了土耳其历史上最高光的时刻。而此时的俄罗斯,还只是黑海北方大地上一个刚刚崛起,但并不起眼的小公国。

1469年,拜占庭灭亡时,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亚·帕列奥罗格公主,奉教皇保罗二世之命,下嫁给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意图通过这种方式,统一分裂的东正教和天主教。

不过教皇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迎娶拜占庭末代公主索菲亚的伊凡三世,反而开始以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自居。将拜占庭的双头鹰敬为国徽,并号称第三罗马帝国。

俄罗斯人所信奉的东正教,其首领为驻君士坦丁堡的大牧首,却处在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之下,被伊斯兰教层层包围。

这样一来,莫斯科公国作为前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光复君士坦丁堡,驱逐异教徒,一血灭国之恨,也就顺理成章了。


(彼得大帝)

从莫斯科公国到沙皇俄国,这个刚刚摆脱蒙古金帐汗国统治的国家,利用拜占庭继承人身份,开始急剧扩张。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沙俄彼得一世还制订了庞大的世界争霸计划。

而他们的对手,正是攻陷了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土耳其。

1676年,为了争夺乌克兰,俄土第一次战争爆发。战争持续了五年,土耳其战败,双双签署《巴赫奇萨莱和约》,第聂伯河以东的东乌和基辅划归俄罗斯,

不到两年,两国再次大打出手。在经历前期失利后,彼得大帝二次远征攻下亚速要塞,俄罗斯得到了向黑海扩张的根据地。

在亚速海通往黑海的必经航道上,是土耳其控制的刻赤海峡,俄罗斯的黑海之路仍然遥远。

彼得大帝转而向北扩张,战胜瑞典后,成功夺得了波罗的海入海口。

1709年波尔塔瓦战役后,瑞典国王逃入奥斯曼帝国境内,彼得大帝要求奥斯曼苏德区哈迈德三世对其驱逐,遭到拒绝。第三次俄土战争爆发,俄国战败后,亚速海岸线得而复失。


(叶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

真正让土耳其痛不欲生的,是沙俄历史上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第五次俄土战争爆发后,俄军名将鲁缅采夫和苏沃洛夫大败土军,攻入克里木汗国和巴尔干,爱琴海的俄海军也大获全胜。

土耳其不得不休战求和,俄国获得了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地区和刻赤海峡,成功打通了梦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

但是叶卡捷琳娜并不满足。1783年,克里木半岛、塔曼岛和库班地区也被俄国强行占有。至此,俄国得到包括黑海重要港口在内的大片海岸线,成为黑海沿岸国家。国势日衰的土耳其,只能间接承认了俄罗斯的吞并。

俄国在黑海区域的扩张,和英国的庞大殖民利益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英国希望利用土耳其,控制两个海峡,遏制俄国与其争霸。

第十次俄土战争时,俄军一直挺进到离君士坦丁堡只有12公里的地方,差点实现彼得大帝的夙愿。这次战争,不仅土耳其在整个巴尔干地区的领土被肢解独立,卡尔斯、阿尔达汉等也落入了俄国手中。

和俄国打了数百年的土耳其,慢慢沦落到墙倒众人推的境地。1911年发生意土战争,1912年发生巴尔干联盟战争。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广博领地,仅剩下伊斯坦布尔所在的一小块东色雷斯。

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和土耳其的凯末尔运动一拍即合。两个世仇国家出现了少有的亲密。但二战后两国关系再次走入冰点。在冷战时期,土耳其一直是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抗苏俄的最前沿阵地。

直到今天,俄罗斯还念念不忘君士坦丁堡和南方出海口的梦想,让土耳其如芒在背。这对十世之仇的冤家,围绕各自的政治利益,在叙利亚局势中,暗地里仍然摩擦不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9
俄罗斯和土耳其是宗教上面的分歧和历史文化的仇怨,才导致了两国多次的交战,两国不断的交战,加深了两国之间的仇恨,所以征战的次数就越来越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