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对事儿以后被冤枉了,家长怎么和孩子解释呢?

如题所述

不管孩子是大错误还是小错误,父母都有自己的判断,所以每当孩子犯了错误,通常我们都会看到父母用极端的方法强迫孩子承认错误。他们认为,如果强迫孩子“我错了,我再也不敢说了”,孩子会认识到错误,但事实往往不如意,刚一转身,同样的问题就会再次发生。

没有意识到错误,孩子犯错误不道歉,家长逼迫是正常的吗?父母的对与错分析与孩子的认识相冲突。父母通常以成年人的角度认识到这个错误的问题,并想起更严重的后果。例如,上面的朋友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冲突问题其实不大。通过某种不同的方式,孩子可能会认识到推人的错误行为,但如果朋友强迫孩子认错,孩子就不会认为自己错了。因为对方抢东西。

即使孩子最终在父母的强迫下承认错误,但由于父母的压力,父母对道德行为的自我认识,不能真正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孩子也口头上不服,敷衍了事,不能正确认识错误在哪里,父母认为自己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小孩子受自己个人发育的影响,不能完全像成年人一样做好自我管理。他们通常情绪直接排出,有问题就直接指出,受到别人的刺激就可以奋力反击,不能不考虑结果。

孩子知道犯了错误,就改正了,但此后很长时间后,由于自己的发育,仍然会被遗忘,所以仍然会犯同样的错误。不是孩子没有记忆力,而是孩子本身的自制力下降。不能很好地保证自己一直在线。约翰肯尼迪。人不是圣贤,谁没有错,何况是小孩子。孩子犯错误是不可避免地,不承认错误也是正常的,父母不要大惊小怪。为了自我保护,孩子们往往不承认错误,即使“证据确凿”也反抗。

过度强迫父母承认错误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加强对孩子逃避和谎言的印象,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心理,影响亲密的亲子关系。如果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不怕孩子犯错误,怕父母不能说明情况,让孩子道歉。孩子面子道歉也只是行为,不能真正知道道歉的意义。真正的道歉不是单纯的行为。其中包含了很多道理,包括对人的态度,对自己这种不良行为的忏悔,甚至对错误行为的纠正和完善。父母让那个孩子道歉的时候,为什么需要道歉,到底能给自己和对方带来什么,这样孩子道歉的时候就会充满道歉和诚实,能更好地铭刻在心,以免下次再犯。

孩子犯错误可能是因为一时的求胜欲强,也可能是因为感情的激进,也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事情的分寸,对他人或事情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如果不是原则问题,父母不必大动干戈,父母的宽容可以给孩子克服困难的自信。事情发生了,父母教育后不要再提及或重复这件事。这对孩子不公平。犯了错误并不意味着他是个坏孩子。他并不总是无缘无故地犯错误。父母这种反复的行为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也很容易让孩子委屈和不理解,甚至故意犯错误。

孩子犯了错,没有家长愿意孩子继续犯错误,但同样的家长也知道,即使说教,孩子也会犯同样的错误,犯错误的时候,孩子也会犯错误。那家长可能会觉得有点别扭。结果说了很多次,为什么教了很多次?发生这种情况的最大原因是,孩子发生情况时父母过于焦虑,给孩子定罪,不真正了解发生这件事的经过,有时过分相信自己的直觉,导致孩子受委屈。父母确认,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就要就事论事,不能偏袒。

例如,如果孩子不太会吃饭,就不要用暴力或跟在孩子后面的方式喂孩子,不吃的话就会饿,或者孩子饿了就会找食物。当然,这种方法往往比暴力和跟随孩子的方法更容易使用,但这个例子并不意味着孩子即使不遵守规则,也会违反规则,改变规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7
各位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无论对方是否相信自己,父母永远都是相信你的,而且只要我们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第2个回答  2021-05-17
一般遇到这种事情时,我会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先肯定孩子的行为,然后表达自己不应该这样做。不应该冤枉孩子。
再告诉孩子,以后遇到事情了,要和爸爸妈妈讲清楚,及时做好沟通。
第3个回答  2021-05-17
我认为家长要主动承认错误,是自己错怪孩子了,让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的,然后再给予他一定的表扬,鼓励他做正确的事。
第4个回答  2021-05-17
可以直接和你的孩子道歉,因为这样可以让你给你的孩子树立更好的自信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