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钢筋原位标注图解

梁钢筋原位标注图解

梁上面和下面的数字表示上\下层配筋,240*400表示尺寸, Φ8@100/200(2)表示间距200,加密区为100,(2)表示。

梁上下钢筋都为通贯筋时,一般都在集中标注,其中上筋与下筋之间用分号隔开,前都为上通筋,后都为下通筋。上筋如有+()时,括号内为架力筋,一般为箍筋肢数多而增加使用。分隔号使用在集中标注中,原位标注不使用。

扩展资料:

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梁柱交接处的框架节点应为钢结构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接即梁的两端与框架柱(KZ)固定相连。

框架梁的作用除了直接承受楼屋盖的荷载并将其传递给框架柱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根,就是它和框架柱刚接形成梁柱抗侧力体系,共同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水平方向的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框架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2

梁上面和下面的数字表示上\下层配筋,240*400表示尺寸, Φ8@100/200(2)表示间距200,加密区为100,(2)表示。

这个要按照原位标注优先于集中标注的原则参见03G101-1图集第22页说明(下图):

梁上下钢筋都为通贯筋时,一般都在集中标注,其中上筋与下筋之间用分号隔开,前都为上通筋,后都为下通筋。上筋如有+()时,括号内为架力筋,一般为箍筋肢数多而增加使用。分隔号使用在集中标注中,原位标注不使用。


梁上下钢筋都为通贯筋时,一般都在集中标注,其中上筋与下筋之间用分号隔开,前都为上通筋,后都为下通筋。上筋如有+()时,括号内为架力筋,一般为箍筋肢数多而增加使用。分隔号使用在集中标注中,原位标注不使用。

扩展资料:

原位标注标注规定:

一、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二、梁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三、附加箍筋或吊筋,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面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注。

原位标注,是工程制图采用整体平面表示方法时的专用术语,区别于“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指在梁跨的局部,截面、标高、配筋信息有不同于集中标注的单独标注,在梁的上部标明支座筋和架立筋,在梁的下部标明下部筋、箍筋、拉筋、腰筋、梁跨截面变化、位置变化、标高变化,还包含其它特殊改变的数值及文字说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位标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4-15
①集中标注的是上部通长筋。对于L9,支座处必须是2Φ18(因为平法规则是原位标注优先),2Φ14的通长筋可以在跨中1/3段内任何处与支座负筋2Φ18按规范要求接头,同样形成了‘通长筋’;
② 对于KL10,集中标注的上部通长筋2Φ20是在两肢箍的角上,与原位标注没有冲突,多的1Φ20是负筋,可在跨度1/3段处截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7-15

第4个回答  2020-05-2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