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杰克为什么会先死?

如题所述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接受《名利场》采访,亲自给影迷们一个最终说法:编剧让你死你不得不死。卡梅隆说:“答案很简单,因为剧本的第147页写着:杰克死了。如果他活着,那电影的结尾就没意义了。这部电影就是关于死亡和分离:他必须死。”

卡梅隆继续解释:“很明显这是一个艺术创作的选择,木板大小只够承载她,不够承载杰克。我觉得20年后我们还在讨论这个事是挺蠢的,但是这确实表现了:电影中杰克这个角色实在让人喜爱,观众痛心于他的去世。不管是溺水,还是被一个大烟囱砸中什么的,他注定要死的。这叫做艺术,事情因为艺术的原因而发生,而非物理上的原因。”

文章图片2

《泰坦尼克号》片场照

不过,关于那处情节的准确性,卡梅隆也表示自己“进行了精细调整,保证场景看起来真实、准确”:“我跟那块载人的木板在水里待了两天,确保它的浮力能在完整干舷高度下支撑一个人,即是她(露丝)能在不被冰水淹到的情况下待3个小时,直到救援船出现。杰克不知道她在1小时后会被船救起,他反正是死了。因为我当时相信、现在也相信,只有一个人能幸存。”

所以,卡梅隆解释的很清楚了:正是杰克的死成就了《泰坦尼克号》,一部20年后仍然为人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0
《泰坦尼克号》杰克先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留给了自己,由于泰坦尼克号游轮上的救生衣、救生艇数量有限,杰克表现出了绅士风度和爱的奉献精神。把救生衣让给了心爱的女生露西,自己毅然决然游向大海。
泰坦尼克号表现的就是这种大无畏的爱情故事。在大难来临之时,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为了让心爱的人活下去。在两难选择之中,选择了成全他人,牺牲自己。
正因为有了杰克这样的壮举,才成就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跨国、跨地域、跨年龄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少男少女。
故事情节如果翻转一下。杰克如果不先死,那么露西宁死也会和杰克在一起,结果可想而知,两人都活不成,爱情故事也就成了大悲剧。有生有死的伟大爱情,才是泰坦尼克号所要表现的效果。
第2个回答  2022-04-20
《泰坦尼克号》杰克为什么会先死?
导演和编剧都需要杰克以死对票房或者影片的艺术设计感做出贡献。
卡梅隆继续解释:“很明显这是一个艺术创作的选择,木板大小只够承载她,不够承载杰克。我觉得20年后我们还在讨论这个事是挺蠢的,但是这确实表现了:电影中杰克这个角色实在让人喜爱,观众痛心于他的去世。不管是溺水,还是被一个大烟囱砸中什么的,他注定要死的。
说一下为何冻死人的问题。
当时水温应该是水冰共存的冰点,而海水因为含盐量高,冰点会低于零度。即淡水结冰是在0度,含10‰盐度的水冰点为-0.5℃,而含35‰盐度的水冰点是-1.9℃。地球上各大洋海水平均盐度为34.48‰,因此,海水的冰点在-1.9℃左右。在流动的冰水中,杰克的身体热度被快速交流带走,造成身体快速失温,一旦体温低于27度,不及时施救,就会出现失温症或者并发症,昏迷或者痉挛。
第3个回答  2022-04-20
最主要的是传热系数的差异。人体暴 露在相同温度的水和空气中时传热系数是相差几个数量级的,你把手伸到冰水和零下几度的冷库中,肯定是在冰水中更冷。空气和水的温度差异,实际上在这样大的传热系数差下,那点温差完全可以忽略了。
1.Jack和Rose都属于“固体”与“流体”之间的传热,主要是三种换热方式中的“对流传热”。
2.肉-水和肉-空气的组合,在相同的条件下(温差、流速等),前者的传热效率高得多(这个我想冬天洗过冷水澡的都有直观感受)。
3.Rose体表被衣服包着,空气流速小,Jack在海里,衣服挡不住海水流动。流体的流速对传热速度影响很大。
4.空气的比热小,Rose衣服隔在里面的空气很容易就被加热,相当于一个保护层,而水的比热大,Jack相当于一直暴 露在0℃左右的水中。
第4个回答  2022-04-21
泰坦尼克号》杰克为什么会先死?水里的温度不应该比空气中高吗?水里再冷,也不过零度。空气中温度肯定比零度低,罗斯身上也是湿的,不应该先冻死吗?:1912年4月10日,号称“永不沉没”的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从南安普敦港起航驶向纽约,却在4月14凌晨左右,与冰山相撞最终沉没。

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爱情故事片《泰坦尼克号》,就是以泰坦尼克号游轮的沉没事件,作为影片的故事背景。

影片中,由著名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杰克,在游轮沉没后,帮助恋人露丝(凯特·温斯莱特 饰)爬上了一块木板,而自己却冻死在了冰冷的海水里。

就影片中的情节来看,杰克先被冻死的原因,主要以下几点:

1、在事故发生之前,杰克由于剧烈运动和偷窃事件,已经消耗了大量的能量。

2、游轮沉没后,衣着单薄的杰克,置身在海水中,又加速了身体能量的消耗。

海水的温度虽然比空气中温度高,但是人体在海水中,却处于不断消耗能量的过程。而木板上穿着救生衣的露丝,在脱离海水之后,能量消耗却相对较少。

我们可以做一个类似的实验,在正常室温下,左手戴着被冰水浸透的手套,右手放入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左手的手套由于吸收了人体散发的热量,温度会慢慢上升;而容器中的冰水混合物,只有在冰全部融化后,温度才会缓缓上升。

也就是说,露丝在爬上木板之后,身上的衣物会随着人体热量的散发,在零度以下的空气中,起到一定保暖的作用。

海水中的杰克,则需要不停的和零度的海水进行能量交换,直到体内产生的能量,无法维持重要器官的体温恒定,在失去意识后走向死亡。

英国学者布朗,曾把人体的低温状态,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体温在32~35 ℃,通过打冷颤产生热量。

第二阶段,体温在28~32 ℃,意识昏沉,不再打冷颤。

第三阶段,体温在20~28℃,人体失去意识,濒临死亡。

影片中获救前的露丝,明显处于低温状态第二阶段,而且即将进入第三阶段。而此时的杰克,已经牺牲了自己。

在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阶段,露丝为了杰克在一起,毅然放弃了乘坐救生艇离开的机会。

游轮沉没之后,杰克又把求生的机会,让给了自己的恋人露丝。也许这就是《泰坦尼克号》,让人久久无法忘怀的根本原因吧!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是徐笑橙,有你大不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