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样矫正中小学生之间不正常的交往呢?

如题所述

教师积极引导。班主任要为交往不利的学生创造受表扬的机会, 扭转他们在班内孤独寡欢的现状;对于班里非正式小群体,教师应充当 桥梁,引导他们之间进行积极的沟通;通过实例对学生进行爱父母教育,扭转愈演愈烈的“生日聚会,排斥父母”的倾向;指导那些不善 于交往的学生进行正常交往,并教给他们交往的技巧和方法。 教师榜样示范。教师要谢绝家长、学生送礼。借家长会、班会 向家长和学生宣传本人对“交往”的认识: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尊重、 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关系,学生品德好、身体好、劳动好、学习好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特别是在节曰期间,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技能 给老师做一张贺卡,写上心里话,又经济、又实惠,或写封信、打个电 话来表达对老师的祝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3

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人就能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同时获得生活学习的知心朋友,获得困难时的支持帮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人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而且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泛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第2个回答  2018-01-03

老师一定要肯定学生的地位。对于老师来讲,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教育教学任务获得一定知识,能力的一系列认识活动。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老师要改变一个观点,学生不应该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客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学习时的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它包括知、情、意、行等多种心理成份。主要表现为浓厚的认知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坚强的学习意志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充耳不闻,这讲就等于零;教师布置阅读,学生置之不理;这阅读方法也就失灵。一次,学生是否积极因素的参与学习是很重要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