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为何古人嫁人后要随夫姓?

如题所述



因为古代男权社会,妇女的地位比较低,出嫁之后就要从夫姓。女方嫁到男方家之后要把丈夫的姓,放在自己的姓之前,比如说李王氏,意思就是说男方姓李,女方姓王,姓王的嫁给了姓李的为妻。但新中国成立以后,婚姻法规定了夫妻都可以使用自己的姓名,这是为了保护已婚妇女的姓名权,消除对于妇女的偏见。



在古代姓和氏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姓在古代最早是母系社会的产物,但氏的出现是因为农耕社会的兴起,男性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在古代同姓之人可以结婚,但同氏之人不可以,因为同氏之人的血缘比较接近,不利于繁衍。



有句老话说,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其实在古代人的观念中,父亲的地位是是一定高于丈夫的,在血缘和宗族观念比较浓重的中国社会,姓氏是不能够轻易更改的,虽然嫁夫随夫,但很多人也不会轻易地更改自己的姓氏,而且中国人的观念慢慢在发生着改变,认为婚姻之后随夫姓是对女性的不尊重,而且这种传统也打击了女性的地位,再后来逐渐就被废除了。


连许多外国女性结婚后都要随夫姓,这种传统源自于他们的信仰,同时也存在法律的规范。而且很多女性在投票时必须用夫姓,不用就不能投票。到后来,越来越多的女性坚持结婚使用自己的姓,但话是这样讲,虽然这种趋势在上升,但总体上女性婚后随夫姓还是社会的主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古人女子地位比较低,所以嫁人后要随夫姓。
第2个回答  2019-09-23
因为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生产力低下,很多事情都是男人在做,如生产,保家卫国,统治,贸易,传播文化等等,女人是最没有地位的 而且你看家谱上面女人都是只有姓氏而没有具体的名字。

造成这样的原因很多,有社会的,历史的,经济的,政治的,生产力的,思想的等等
第3个回答  2019-09-23
因为古代女人的地位比较低下,讲究三从四德,所以女子要出嫁从夫,所以要随夫姓。
第4个回答  2019-09-23
因为古时候都是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困难女人嫁过去就是泼出去的水所以要随丈夫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