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留下的“顾命八大臣”为什么斗不过慈禧一个女人?

咸丰留下来的顾命八个大臣为何斗不过一个女子慈禧?

其实归根结底,顾命八大臣为什么没有斗过慈禧,咸丰皇帝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咸丰皇帝在驾崩之前,顾命八大臣的代表,大学士肃顺就已经给咸丰皇帝提意见,建议咸丰皇帝效仿汉武帝,立子杀母,从根本上杜绝皇太后垂帘听政的隐患。

但是咸丰毕竟不是汉武帝,他考虑再三还是慈悲心泛滥,当了一次圣母婊,不忍对慈禧痛下杀手。

并且临终之前咸丰也为身后之事做了一番布局,向两公太后各赐一枚玉赏和同道堂的印章,命令以大学士为首的八大臣为顾命大臣,八大生拟旨必须加盖两宫太后的印章方可生效,咸丰想通过这样一种制度来制约各方势力,使权力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但是咸丰帝刚刚驾崩,两公太后就联合恭亲王发动了政变,成功的夺了八大臣的权,慈禧由此正式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拉开了统治中国半个世纪的序幕。
咸丰皇帝刚刚驾崩,顾命八大臣押送咸丰的棺材,从热河一路赶往北京,但是慈禧和慈安二人,连同咸丰皇帝的亲弟弟恭亲王。

恭亲王由于当年和咸丰争宠的原因,一直不被咸丰所看重,所以咸丰皇帝一驾崩,他就立马和两公皇太后想夺取政权,所以在咸丰皇帝驾崩之后,慈禧以同治帝还太小为由,从抄小路先行到达北京,联系了恭亲王的爪牙兵部侍郎调动部队,做好政变的准备,顾命八大臣刚刚到达北京,就立即被慈禧和恭亲王的部队所拿下,二人立刻以同治皇帝为名义,下旨将八大臣全部拿下,大学士肃顺等人措手不及来不及做好应急准备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这个问题问的不严谨,对于政治这项世界上最复杂的智力游戏,决定最后胜利的从来不是身高体重,也不是年龄大小,一个五十岁的老大爷未必就可以斗得过一个十八岁的小年轻。所以说慈禧虽然26岁,但这并不妨碍她拥有很强悍的政治才能。而作为咸丰皇帝的八大顾命大臣,久经官场的老政治家,之所以没能在与慈禧的那场夺权争斗中胜利,除了慈禧个人的政治才能之外,也有很多客观的原因存在。

首先,根本上是咸丰遗留的问题所致。咸丰当年一直生病,在临终前早就安排好了八大顾命大臣负责大清朝的一切朝政问题,但是偏偏咸丰又是一个小心眼的人,古人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说的就是既然把权力下放了,就应该信任放开手脚让下面人去干,但是咸丰想着这八个大臣在他百年之后会篡夺朝政,于是在八大顾命大臣辅政之外,又单独加了一条,那就是所有命令必须经过两个皇太后的确认才可以正式生效。这样看似是八大顾命大臣下命令,实际上将最后的决策权是给了两宫太后,也等于说是一开始就将权力过渡给了慈禧。

满清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是经历康雍乾三朝的汉化,到了咸丰时期,整个大清朝的制度其实已经是跟汉族无异了,在国家治理的伦理原则上,遵从君臣有别。两宫太后的慈安太后为正宫皇太后,从法理上来说,慈安在咸丰死后,拥有全国最尊崇的地位,在权力继承上慈安也是有很大优势的。但是问题就出在慈安并不是一个热衷政治或者善于搞政治的人,政治能力缺乏,最终只能是天下第二大贵人慈禧接手。所以,从一开始,慈禧就拥有和八大顾命大臣不对等的权力。

再者,慈禧日后发动辛酉政变正是打了八大顾命大臣一个措手不及。八大顾命大臣在咸丰死后,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皇帝刚死,太后缺乏从政的经验,小皇帝又年龄小,所以最终还是他们说了算。哪知道慈禧不按常理出牌,不仅精于政治,还洞察人心。慈禧料到这些人此时疏于防范,于是来了个先下手为强,于是莫名其妙的就被慈禧抄了家。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时,已经大势已去身陷囹圄了。再想回天已无可能,慈禧最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这场权力争夺战中全胜而出。

第2个回答  2019-07-05
慈禧课不是一般女人,她的手段高着呢而且心狠手辣的。再加上有恭亲王的帮助,就更难对付了。
第3个回答  2019-07-05
我觉得不要说什么能力高低的问题,最关键的原因是地位不对等,一方是君,一方是臣,再厉害的臣,也是臣子。
第4个回答  2019-07-06
因为慈禧在咸丰帝那个时候就已经不停的开始植入属于她自己的心腹了,而且顾命大臣很多时候也没办法违抗一个上位者的意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