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跟孩子沟通?

如题所述

家长跟孩子沟通应该用心倾听孩子的诉求,避免嘲笑孩子的表达,主动与孩子沟通,鼓励孩子主动沟通的勇气,保持平等对话的沟通心态,避免过度反应。

1,用心倾听孩子的诉求。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对于孩子诉说的内容,一定要用心的倾听,并且最好能够给出适当且满意的回应,这样才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2,避免嘲笑孩子的表达。对于孩子表达的内容,一定要端正态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避免嘲笑孩子的表达,这样会让孩子丧失沟通的自信。

3,主动与孩子沟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主动与孩子沟通也是一种技巧,这样会从主观上让孩子认为你愿意和他做朋友,这样也就增加了沟通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4,鼓励孩子主动沟通的勇气。在孩子主动找自己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对孩子的行为给予鼓励和认可,这样在日后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也愿意和家长沟通,也就能够增加彼此的了解。

5,保持平等对话的沟通心态。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不要过分太高姿态,而是应该以一种平等的对话,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愿意与你沟通,也就是沟通的有效性。

6,避免过度反应。对孩子言行的反应过于激烈往往导致争吵,使交谈无法继续。为了使交谈保持友好的气氛,父母绝对不要带着焦虑和情绪与孩子交谈;同时,为了体现尊重,避免引起反感,父母在提问题时,最好以商量的、平和的语气进行。

7,父母要努力成为孩子愿意倾吐秘密的对象,成为对孩子的事情感兴趣的人。只有这样,孩子才乐意向他们敞开心灵。比如,你的孩子告诉你,晚上他和伙伴们一起去抓蜜蜂了,如果你表现的很吃惊且激动,或对事情的结果根本不感兴趣,孩子以后就不会再对你说什么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6

家长学会这三句话,老师会越来越喜欢孩子的

第2个回答  2020-03-25
一、给他机会。二、能进能退。三、潜移默化。四、缩短距离。五、疏导情绪。六、知足常乐
帮助孩子肯定自我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尤其是父母的肯定,更是激发他们向上向善的强大动力。如何帮助孩子自我肯定?可参考下列方法:
一、接纳、赞美是第一步。二、不否定、不代做决定。三、不过度保护。四、让他有成功和失败的机会。五、切忌用比较的方法来打击孩子的信心

技巧一:每周安排一次或以上的“黄金时间”,在那段时间里,家长与孩子共同选出某一项活动一齐去做。其中包括四个步骤,一是共同挑选活动,二是双方订下“黄金时间”的“约会”时间;三是家长用嘉许、描述、接触等新的行为模式,避免质询、命令、批评的模式;四是活动结束后,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各人的观察和感受。
技巧二:设立“好行为箱”。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克服恐惧到培养自信、自爱、自尊的过程,这需要很多肯定,而传统教育中,孩子每天得到的否定永远比肯定多。因此家长注意孩子的良好行为,给他肯定,是他健康成长的重要工作。你可找一个小箱子,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外面贴上“好行为箱”的贴纸,每次看到孩子有良好行为,就写在纸上放入箱内,每天晚上睡觉前和孩子一起查看。
技巧三:亲子关系急救箱———“太空时间”,用于挽救濒临破裂的家庭关系。这是家长和孩子共度的特别时间,双方要把所有不愉快的情绪抛开,就像坐火箭去了太空,把所有不愉快的事留在地球上。孩子可以毫无拘束地说出心里话,而家长亦可毫无保留地献出关怀、支持和爱,目的是不要为原先存在的情绪或态度形成隔膜,使亲子关系中断和让孩子感到无助。
(选我为最佳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31

#每天学点心理学# #教育#
【如何更有效地与孩子沟通?】
许多心理学研究得出的结果表明,与孩子沟通要遵循4:1法则,即说四句好话才能批评一句,或是让孩子感觉到(而不是你自己感觉到)你对他好四次,才能做一次原则性管教。
总结起来可以称为“四正一负”——四个正面的加上一个中性或负面的,这样才能维持良好紧密且正向的亲子关系,父母手中的这条“风筝线”才不会太松,也不会太紧。

第4个回答  2021-03-1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