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吃完饭不问多少钱,放下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阻拦?

如题所述

古人在客栈、饭庄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从来不问价钱,店小二也从来不数银子,这只能是影视剧中的情节了。在小说、评书等文字性的文学作品中,通常会说明给了多少两银子,毕竟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比如成书于明朝,写宋朝故事的《水浒传》,其中描写了吴用见到了阮氏三兄弟,取了一两银子让阮小七去买酒食。一两银子就买了一大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然后还把阮小二以前欠的酒钱全还上了。

一两银子,已经足够四个人好酒好肉,吃到酒足饭饱,还结余很多了。实际上一个人一次吃5斤牛肉,半只鸡,还有数碗酒水,应该是吃不了这么多的。而且这个物价水平,跟我们现代写小说类似,应该都是比照当时的实际物价水平,略带夸张的进行表达。也就是说,一两银子的实际购买力应该更高。


明朝的一两银子大概是多大一块呢?明朝的标准两约是现在的36克,银子的密度是10.5克/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毫升,差不多也就是4毫升水的体积那么大。形象一点比喻,也就是比一个实心的可乐瓶盖的体积稍微小一点。


这么一比较,四个人吃饱一顿还算很不错的酒食,扔下一块可乐瓶盖大小的银锞子,通常情况下都是多给了不少呀,店小二当然乐于接受了。如果是直接丢下一个银元宝,最小号的银元宝一般也在5两、10两左右了,那就更豪了。

通常情况下银两交易,还是要找零的。当时的人们,有专用的称,来称量散碎银两,并且有专用工具进行银两的切分。钱的事情,根本不用我们替古人操心。至于扔下大块银子不用找零的富豪,肯定也是有的。这跟我们现在的某些富豪,大把大把的撒钞票应该是一样的。有银子就是任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1
因为古人的钱其实价值很大,吃完饭后放下的银子其实比吃的饭价格还要多,因此可以不用问价格,店小二不会亏当然就不阻拦了。
第2个回答  2020-10-11
因为给的足够付饭钱,剩下的就算小费了,小二看到银子的大小,自然也明白,所以不会阻拦。
第3个回答  2020-10-10
一般会在外面吃饭的不是走商的就是大户人家。前者绝大多数都对菜的价格有一定了解,后者不差钱,甚至会多给钱当作打赏。因此店小二不阻拦,因为根本不担心他们少拿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