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第几个节气

如题所述

第二十二个。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31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表示寒冷的冬天来临。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冬至,意思就是冬天最冷的时候到了,至的意思是到了,停止就到这里的意思。所以冬至的意思就是冬天真正的到了,最冷的时候来了。

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从冬至日到下一个冬至日,相当于一个回归年,它的长度是365.2422日,小数的累积,以及闰年的设置,使的冬至日的日期有小的变动。

扩展资料

冬至又有日南至之称,是反映太阳光直射运动的节气。坊间流传“冬至一阳生”的说法(记述在《恪遵宪度抄本》等作品中)。其实严格来讲,“阳”有阴阳概念的阳与太阳的阳。冬至后,太阳高度回升,而非“阴阳”概念中的阳气回升。

冬至节气反映的是太阳光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偏移规律,冬至节气的到来标示着北半球各地这天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并非是阴阳概念中的阴气最盛的一天。“阴阳五行”属于“干支”范畴,“阴阳”的消长,是以“干支”为推算依据。冬至又是太阳回返的始点,自冬至起太阳高度回升,北半球各地的白昼逐日增长。冬至反映的“阳”,是太阳的阳,而非“阴阳”概念的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6
冬至 英文名称: Winter Solstice 定义: 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二节气,在12月21日或22日;表示寒冬到来,该日昼最短、夜最长。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3-12
01 冬至节气是冬天的第四个节气,北京人“冬至馄饨夏至面”之习俗。相传在汉朝时期,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祸害百姓人们生活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的两个首领浑氏和屯氏,十分凶残,百姓对他俩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于是就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谐音,称之为“馄饨”,食之解恨,祈求皇帝早日平息战乱,百姓能过上太平日子。只因最初是在冬至这天制成馄饨,故相沿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也最受重视。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起源于中国人的阴、 阳观念。阴、阳象征生命的平衡与协调,中国人相信冬至来临之时,正是“阴”的黑暗力量与阴寒本性最强烈的时候,与此同时,亦是极为重要的关键时刻,只因“阳”的光明与温暖将会逐渐取缔“阴”的极寒本性。因此,冬至是一个协调及和谐的欢乐时刻。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冬至的日期,每年都在阳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阴历的日期则不一定,但大抵不超过阴历的十一月。在《尚书》“尧典” 中称冬至为“日短”,因为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过了冬至后,日光照射北移,白天愈来愈长,黑夜愈来愈短。古人说:“冬至一阳生”,指的就是阴气到冬至时盛极而衰。相反的,阳气则从此开始萌芽。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冬至节气是冬天的第四个节气。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 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第4个回答  2010-12-22
第22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