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怎样的关系?

如题所述

儿童文学是文学大系统中的分支,小学语文教学是教育大系统中的分支,两者似乎分属不同的学科。但是,两者却又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因为他们有相同的服务对象——学生和儿童,相似的功能——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课程改革以后,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课文大量进入教材,如果教师还是用以前的教学方式去处理这样的教材,难免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事实上,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联系还远不仅止于教材。本文拟从三个方面简单梳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儿童文学作品:作为教学内容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这一点,在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儿童文学化”一度成为小学国语教材的主流。1932年民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国语课程标准》在“目标”的第三点即提出“欣赏相当的儿童文学,以扩充想象,启发思想,涵养感情,并增长阅读儿童文学的兴趣”。同时,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又推动了儿童文学创作,语文教育家、儿童文学家叶圣陶1932年编写《开明小学国语课本》时,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他说:“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得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
除了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外,还有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没能进入教材,但它们同样值得学生阅读,如图画书、儿童诗、少年小说。但是,由于教师普遍比较缺乏儿童文学素养,不知道推荐哪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给学生阅读,或者只知道推荐成人文学的经典名著给学生阅读,这些都可能挫伤学生的阅读兴趣。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绝不只有《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有很多经典作品,同样经过时间和小读者的双重筛选,例如《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亲爱的汉修先生》、《夏洛的网》、《小王子》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