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灯丝电压不变时,增大拒斥电压,导致到达极板的电子数目减少,从而电流变小;F-H实验曲线向右移动。
2、当拒斥电压不变时,减小灯丝电压,从阴极发射的电子数目减少,因而电流变小;F-H实验曲线基本不移动。
/iknow-pic.cdn.bcebos.com/aa18972bd40735fa87b809c991510fb30f240871"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a18972bd40735fa87b809c991510fb30f24087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a18972bd40735fa87b809c991510fb30f240871"/>
弗兰克—赫兹实验证明原子内部结构存在分立的定态能级。这个事实直接证明了汞原子具有玻尔所设想的那种“完全确定的、互相分立的能量状态”,是对玻尔的原子量子化模型的第一个决定性的证据。
扩展资料:
1914年,詹姆斯·弗兰克(JamesFranck,1882~1964)和古斯塔夫·路德维希·赫兹(GustavLudwigHertz,1887~1975)在研究中发现电子与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能量的转移是量子化的。
他们的精确测定表明,电子与汞原子碰撞时,电子损失的能量严格地保持4.9eV,即汞原子只接收4.9eV的能量。由于他们的工作对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曾共同获得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本实验中可观测到电子与汞蒸汽原子碰撞时的能量转移的量子化现象,测量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从而加深对原子能级概念的理解。
弗兰克-赫兹实验为能级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对玻尔的原子理论是一个有力支持。弗兰克擅长低压气体放电的实验研究。
1913年他和G.赫兹在柏林大学合作,研究电离电势和量子理论的关系,用的方法是勒纳德(P.Lenard)创造的反向电压法,由此他们得到了一系列气体,例如氦、氖、氢和氧的电离电势。后来他们又特地研究了电子和惰性气体的碰撞特性。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弗兰克—赫兹实验/3200433?fromtitle=%E5%BC%97%E5%85%B0%E5%85%8B%E8%B5%AB%E5%85%B9%E5%AE%9E%E9%AA%8C&fromid=11236392&fr=aladdin"target="_blank">百度百科-弗兰克—赫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