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明白有些选择是要付出代价的

如题所述

假期马上结束了,孩子的作业还没动手做,妈妈多次提醒,孩子一点也不着急,看完电视剧又泡在网上,就是没有做作业的意思。“皇帝不急太监急。” 烦心事二。太阳老高了,孩子还懒在被窝里。妈妈喊孩子起床,孩子睡眼朦胧吼道:“烦不烦人,你就不能让人多睡会儿!” 烦心事三。孩子洗完手不关水管,用完厕所不冲水;人出来了,房间的灯开着;屋里没人,空调还在运转;用过的东西随处放、顺手扔,父母跟着也收拾不过来。 烦心事四。走进孩子的房间,脏袜子、脏鞋、脏衣服堆满墙角;各种食品袋遍地都是。变质方便面放在鞋柜上;发霉小食品躺在窗台上。长毛的饮料放在桌子上;干瘪的苹果丢在台灯旁。杯里的茶叶泡成了深棕色;用过的碗筷摆放了好几套。抽屉半开着,衣柜敞露着。臭气熏天,一片狼藉。 以上场景都是孩子缺乏责任心的表现。进一步讲,都是父母从小没有培养孩子责任心的结果。孩子不会无师自通,父母没有把责任放到孩子肩上,没有对孩子进行责任心教育,孩子没有责任心的实践和历练,就不可能有责任心。不是吗?从小到大,家长包揽孩子饮食起居,监督孩子做作业,敦促孩子上学,替孩子做决定,替孩子选择,为孩子焦虑,替孩子发愁,为孩子担忧,凡事替孩子做主,替孩子承担责任。 很多家长以为这样做是爱孩子,是为孩子好。殊不知,这样做是在坑害孩子。承担责任是完美人格的重要部分,是一个人激发内在力量的黄金宝藏,特别值得拥有、发展和保护。不少家长随意把孩子弥足珍贵的东西丢弃了,亲手把孩子赖以立身的美好品质毁坏了,对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家长越位,替孩子承担责任,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 父母事无巨细替孩子承担责任,等于鼓励孩子滋长惰性,纵容孩子增长依赖思想。这样做,等于告诉孩子,“有爸妈在,什么事你都不用操心。”久而久之,孩子的责任心消失殆尽,他再也不愿对任何人、任何事负责任了。如此一来,孩子会成为推卸责任的高手,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造成什么后果,孩子都会心安理得把责任推给父母,推给别人。他会理直气壮找理由、找借口为自己开脱。 父母事无巨细替孩子承担责任,孩子会形成寄生虫思维逻辑。孩子认为,爸妈应该伺候我,我的一切别人应该给我安排好,我的困难应该由他们解决。这类孩子不会替别人着想,心中只有自己。他认为周围的人都应该围着自己转,都应该适应自己。别人一旦对他照顾不周,他会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会认为别人冒犯了他,侵犯了他的利益。 一个缺乏责任心的孩子,做什么事都消极被动,等待、拖延是他的行事作风。没有父母、老师、领导的监督和督促,他无法完成任何事情。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进入社会后,不仅事情做不好,还会对别人的催促产生反感,觉得自己受到限制,受到压制,认为别人专门找自己茬,有意和自己过不去。这样的人,学习、工作没有效率,还对别人耿耿于怀,所以很难取得领导信任和同事尊重,事业上不会有多大成就,裁员却往往少不了他。 自由和责任是对等的。不负责任的人,为了逃避负责任带来的约束,却心甘情愿把自己的自由拱手交给了别人,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别人。逃避责任就是逃避自由,不负责任的人,也没有自由而言。不是吗?一个处处依附别人、靠别人来管理的人,哪来的自由?一个失去了自由的人,还有什么幸福和快乐可言? 责任意识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一个孩子的责任心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让孩子学会自主选择。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就意味着让孩子承担责任和后果义务。父母替孩子选择,孩子往往是被动接受,也多了几分对立情绪,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既然这是父母的决定,是父母强加给自己的事情,出了问题就应该由父母负责。如果让孩子自己选择,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是孩子心甘情愿干的事情,孩子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努力,也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比如孩子要买一件品牌服饰,妈妈认为超过了自家的消费水平,可以给孩子一个选择:“我知道你喜欢这件衣服,但它价格也不便宜。妈妈认为隔壁店里那件衣服很不错,价格却实惠得多。如果你选择这件,必须等一段时间,一来要等爸爸发了工资,二来要减少你的零花钱,大家节省点才能买。如果你选择隔壁店里那件,现在就可以买。” 如果孩子为此事闹情绪,父母可以心平气和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生气,妈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但闹情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妈妈绝不会花钱来鼓励你这种行为。你现在有两种选择,要么有话好好说,咱们商量着办;要么继续闹下去,什么衣服也买不成。” 一部分家长从小没有培养孩子责任心,孩子年龄偏大了,这时让孩子选择,让孩子承担责任,做起来会比较困难,孩子会感到不自在。面对孩子的不配合、甚至反抗,只要家长有坚强的意志,充分的耐心,坚持原则,毫不动摇,经过一段磨合,孩子知道父母不会轻易放弃原则,孩子也会逐渐做出正确选择。 第二,让孩子勇于承担后果。 从小培养孩子责任心,是每位家长的责任。从孩子懂事起,就应该让他明白,所有人都应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比如解决孩子早上赖床问题。爸妈可以给孩子弄个闹钟,让他自己起床。没有闹钟,爸妈只叫他一次。孩子起晚了,让他承受所有的不便。没有洗漱,头发凌乱,衣冠不整,自惭形秽;没吃早饭,饿肚子,上课心发慌;进教室晚了,老师罚站等,这些行为后果都应该让孩子承担。经过这样的经历后,孩子会这样想:多睡一会儿,给自己带来这么多不便;晚起一会儿,竟然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经过这么一次深刻体验,大多数孩子都会提前醒来,再也不会懒床了。 如果家长心疼孩子,怕孩子饿肚子,把早餐送到学校,怕孩子在学校受委屈,找老师解释,替孩子开脱,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孩子没有承担行为后果,他自然就不会接受教训,赖床的毛病恐怕今生今世很难改掉了。人都有惰性和依赖性,如果有人事事替自己负责任,谁也不愿负责任;如果有人凡事替自己承担后果,也没有那个人愿意承担后果,何况一个孩子呢? 第三,不随意从困境中帮孩子解脱。 父母要给孩子有益的帮助,但不要替孩子生活。最重要的是不随时随地从困境中解救孩子、开脱孩子。智慧的做法是放手让孩子体验生活,体验行为后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孩子身处困境、感到痛苦的时候,正是磨练自己的极好机会。家长心疼孩子,替孩子做了,孩子很快得到解救、得到开脱,孩子当时会感激家长,但损失最大的还是孩子。因为孩子失去了提高自制力、培养责任心、历练意志、自我成长的宝贵机会,这样的机会失去得多了,孩子很多不良品质也养成了。 家长朋友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生活是位伟大的老师,任何人都要经过生活的历练,你的孩子也不例外。历练是造就成功者的最高学府,在这所学府毕业的人无一不是生活的强者。要约束好自己,克服“心疼”孩子、替孩子解脱的冲动,这样才是真正爱孩子,对孩子负责任。实践证明,一个缺乏约束力的孩子背后必然站着缺乏约束力的家长。 第四,不要被孩子情绪支配。 让孩子承担责任,意味着让孩子承受痛苦。孩子以前轻飘飘惯了,现在让他承担责任,承担后果,必然要经历一个痛苦阶段。家长朋友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帮助孩子渡过这个阵痛期。 在学会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孩子难免表现出一些负面情绪。比如,沮丧,烦恼,痛苦,愤怒等等。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健康的,都是孩子必须经历的。父母要平静地接受孩子的现状,接受孩子的所有情绪,认可孩子的感受,给孩子充分的理解。聪明的父母不但会引导孩子勇于承担责任,也允许孩子宣泄负面情绪。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有益的帮助,孩子才能尽快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继续面对生活和学习的挑战。 最忌讳的、最要命的是,有些家长既想让孩子承担责任,还不能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受不了孩子负面情绪的宣泄,恨不得马上让孩子破涕为笑。这类家长容易受孩子情绪支配,孩子难过,他比孩子更难过;孩子烦躁,他比孩子更烦躁;孩子愤怒,他比孩子更愤怒。父母首先乱了方寸,因而失去了局面控制权,其结果往往是一团糟,甚至不可收拾。 培养孩子责任心的第一课堂,非家庭莫属;培养孩子责任心的第一老师,也非父母莫属。如果你想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能自律的人,就务必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目标要清,态度要明,方法要科学。一旦孩子的责任心形成了,孩子的诸多教育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孩子的成长将会步入一条良性发展的轨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01
首先,家长不可替孩子做选择,不可包揽孩子的一切。家长替孩子做好了选择,孩子就失去了锻炼自己选择能力的机会。

其次,家长应尽量给孩子选择项。家长最好不要给孩子单一项,单一项意味着没有选择。家长的任务在于制定选项、诚实地向孩子描述各选项的利弊,最终让孩子去选择。孩子刚开始可能会因为幼稚做出错误的选择,家长不用担心,因为孩子会在不断选择中走向成熟,关键是培养出孩子的正确选择能力。

第三,选择项的设置由易到较难、再到难,由无不良后果到轻微不良后果、再到重大不良后果,给孩子适应过程。比如首先可以让孩子选择吃哪种食物,选择什么颜色的衣服等,然后让孩子选择出行计划,最后让孩子选择要不要参加家族活动等。

第四,家长不要害怕孩子做出错误选择,因为大部分孩子潜意识里有天生的正确倾向性。即便孩子选择错了也不要紧,也是给孩子积累人生经验。孩子错一两次后品尝到了错误选择的代价,自然更能领会正确选择的好处,孩子会学会审慎。所以,孩子在小事情上做出错误的选择未必是坏事。孩子积累了人生经验、学会了审慎,才能避免其日后在大事上作出错误选择。

第五,家长要适时给出建议并帮助孩子总结经验。孩子毕竟是孩子,幼稚是他们的本质。家长不妨适时给出建议,但家长的建议一定要合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