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货币政策的名词解释

同题目~~~快

日央行行长福井俊彦22日重申,日央行将维持适应性货币政策一段时间,并将根据经济和物价发展逐步调整利率。
综合外电2007年3月22日报道,日央行行长福井俊彦(Toshihiko Fukui)22日重申,日央行将维持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货币政策,并且将基于日本经济和物价发展状况逐步调整利率。“对于即将实行的货币政策管理,我们将维持适应性货币政策一段时间”,福井俊彦在国会证词中表示,“我们将根据经济和物价状况变化逐步调整利率”。(杜明霞 编译http://www.stockstar.com/info/darticle.aspx?id=GA,20070322,00477091&columnid=955)
.
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
.
狭义的货币政策则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即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
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地位,体现了政策多目标的平衡和妥协

货币政策取向分为紧缩性、中性和适应性三种。货币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是中性的,货币政策作为市场经济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其取向多数时期也是中性的,既不刺激经济扩张,也不造成经济紧缩。

中国作为发展中转轨国家,现实中的宏观政策比发达国家的中性政策表现得要宽松,中国的货币政策在较多时间是适应性的而不是中性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实行偏松的利率政策,实际利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有时甚至为两位数的负利率。从国际上来看,美国商业银行优惠贷款的实际利率一般在5%至6%, 德国在4%至6%,英国在5%左右,而我国20多年来平均实际贷款利率为1.6%。我国以低价格资金投入支持了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但是低利率也造成我国资金配置效率低下,成为金融机构形成较多不良资产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货币政策多数时期是适应性的而不是主导性的。1998年至2001年中国的通货紧缩问题,有金融监管强化下商业银行信贷趋严的原因,但是更主要的还是自身经济周期和东亚金融危机后外部环境恶化的影响。2004年至2005年,商业银行新增信贷总额与中央银行预测目标大体一致,经济内在需求和中央银行调控的因素大概各占了一半。2006年的情况又与2003年有相似之处,商业银行在前8个月就完成了全年信贷增加2.5万亿的计划,对此中央银行一方面努力调控,另一方面也适应经济加速增长对信贷需求增加的趋势,在通胀形势平稳的情况下,没有生拉硬卡信贷投放,预计全年信贷增加3.1万亿。

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地位,体现了货币政策多目标背景下的平衡和妥协。首先,在中国经济政策中,增加就业、促进增长始终是第一位的,在保证通胀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对此提供适应的支持。其次,无论政府部门、国际机构、专家学者,对转轨、新兴、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运行的认知能力都很有限,很多情况下对各项经济指标与其说是预测不如说是追认,货币政策综合预调、微调和适应性调控,体现了开明、务实的间接调控取向。还有,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地位与其他金融改革相协调,比如,在可忍受的幅度内放松金融市场流动性,可以支持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和改制,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支持汇率机制改革等,这些改革在中国加入WTO后也显得比较紧迫。

货币政策适应性地位,也可能造成货币政策措施相对滞后,货币政策常常是被动纠偏操作而不是主动引导操作。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货币政策在舆论上、表态上一般是中性的而不是适应性的。2003年以来,中央银行在舆论上一直对通货膨胀保持高度的甚至过度的警惕,关于CPI上涨幅度的预测值一直高于实际值,这种姿态一方面可以对货币政策的适应性状况有所调节,一方面也是中央银行树立抑制通胀威信的需要,至少在口头上要有足够的保守与稳健。 (http://www.whfc114.com/NewContent.asp?articleid=319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29
就是指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就是货币当局根据经济发展的形势随时来调整货币政策.
第2个回答  2007-04-29
就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需要通过公开市场、发行定向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提高利率等货币政策时需要一些中介指标来考察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7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
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全方位的调控,调控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货币政策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达到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的调节,使经济达到均衡。当总需求膨胀导致供求失衡时,可通过控制货币量达到对总需求的抑制;当总需求不足时,可通过增力呛币供应量,提高社会总需求,使经济继续发展。同时,货币供给的增加有利于贷款利率的降低,可减少投资成本,刺激投资增长和生产扩大,从而增加社会总供给;反之,货币供给的减少将促使贷款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社会总供给的增加。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无论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货币政策通过对利率的调节能够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低利率鼓励消费,高利率则有利于吸收储蓄。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储蓄是投资的来源,但储蓄不能自动转化为投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依赖于一定的市场条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的变化影响投资成本和投资的边际效率,提高储蓄转化的比重,并通过金融市场有效运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是决定货币供给的主体:传统和现代货币理论有的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有的认为是内生变量。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承认,货币供应量并不仅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意愿和决策,也取决于作为货币需求者的大量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决策,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创造出来。因为,第一,现代的现金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个别国家由财政部发行)。第二,商业银行本身具有存款货币的创造能力;第三,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能力受中央银行决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限制;第四,中央银行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基础货币。
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调控效应,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确定适宜的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相应的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标的,最后作用于与货币政策目标相应的实际经济变量等一系列复杂过程而实现的。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在其作用空间对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促进程度。其一,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及其变动与宏观经济总量调控和结构优化之间的相关程度,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实质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所起的作用是大是小;其二,中央银行在多大程度上控制住货币供应量。
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即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紧密相关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规范、顺畅,货币政策应该是有效的。但从实践来看,货币政策仍具有局限性。
一般认为,导致货币政策局限性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
1.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主要包括认识时滞、决策实时滞和效应时滞。时滞是客观存在的,其中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可以通过各种措施缩短,但不可能完全消失;效应时滞则涉及更复杂的因素,一般是难以控制的。时滞的存在可能使政策意图与实际效果脱节,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2.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
货币流通速度变动是货币主义以外的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限制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他们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性表现在,货币流通速度中的一个相当小的变动,如果未曾被政策制定者所预料并加以考虑,或估算这个变动的幅度时出现小的差错,就有可能使货币政策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使本来正确的政策走向反面。从而给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带来限制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等)。
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常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乘数变小,市场货币流通量便会相应减少。所以在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反之,则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于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效果十分明显,人们通常认为这一政策工具效果过于猛烈,它的调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因此,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都持谨慎态度。
(2)再贴现政策
它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用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融资所作的政策规定。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再贴现率的确定和再贴现的资格条件。再贴现率工具主要着眼于短期政策效应。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调整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对社会的信用量,从而调整货币供给总量。在传导机制上,商业银行需要以较高的代价才能获得中央银行的贷款,便会提高对客户的贴现率或提高放款利率,其结果就会使得信用量收缩,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相反。中央银行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则着眼于长期的政策效用,以发挥抑制或扶持作用,并改变资金流向。
(3)公开市场业务
它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反之就出售所持有的有价证券。
随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作用的重要性加强,货币政策工具也趋向多元化,因而出现了一些供选择使用的新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两类: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
(1)直接信用控制
它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具体手段包括:规定利率限额与信用配额、信用条件限制,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2)间接信用指导
它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为的做法。
货币政策的运作
货币政策的运作主要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客观经济形势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调控货币供应量和信用规模,使之达到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并以此影响整体经济的运行。通常,将货币政策的运作分为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1)紧的货币政策
其主要政策手段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中央银行就会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以减少需求。
(2)松的货币政策
其主要政策手段是: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如果市场产品销售不畅,经济运转困难,资金短缺,设备闲置,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中央银行则会采取扩大货币供应的办法以增加总需求。
总的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总需求不足,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时,总需求过大,采取紧的货币政策。但这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政府还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对松紧程度作科学合理的把握,还必须根据政策工具本身的利弊及实施条件和效果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利率
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到股价。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负担,直接增加公司盈利,证券收益增多,价格也随之上升;利率高,公司筹资成本也高,利息负担重,造成公司利润下降,证券收益减少,价格因此降低。另一方面,利率降低,人们宁可选择股票投资方式而减少对固定利息收益金融品种的投资,同时,证券投资者能够以低利率拆借到资金,会增大股票需求,造成股价上升;反之,若利率上升,一部分资金将会从证券市场转向银行存款,致使股价下降。除这两方面原因之外,利率还是人们藉以折现股票未来收益、评判股票价值的依据。当利率上升时,投资者评估股票价值所用的折现率也会上升,股票价值因此会下降,从而股票价格相应下降;反之则股价上升。
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一般比较明显,市场反应也比较迅速。因此要把握住股票价格的走势,首先要对利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全面掌握。有必要指出的是,利率政策本身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个组成内容,但利率的变动同时也受到其他货币政策因素的影响。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中央银行贴现率降低、中央银行所要求的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下降,就表明中央银行在放松银根,利率将呈下降趋势;反之,则表示利率总的趋势在上升。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将下跌。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还在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运作是直接以国债为操作对象,从而直接关系到国债市场的供求变动,影响到国债行市的波动。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如果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就等于冻结了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应数额庞大的存款总量,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货币供应量更大幅度地减少,证券行情趋于下跌。同样,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对再贴现资格加以严格审查,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增加,市场贴现利率上升,社会信用的收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应减少,使证券行情走势趋软;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降低再贴现率,通常都会导致证券行情上扬。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过贷款计划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不同行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一般说来,该项政策会对证券市场行情整体走势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因为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当直接信用控制或间接信用指导降低贷款限额、压缩信贷规模时,从紧的货币政策使证券市场行情呈下跌走势;但如果在从紧的货币政策前提下,实行总量控制,通过直接信用控制或间接信用指导区别对待,紧中有松,那么一些优先发展的产业和国家支柱产业以及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及优先重点发展的地区的证券价格则可能不受影响,甚至逆势而上。总的来说,此时贷款流向反映当时的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并引起证券市场价格的比价关系作出结构性的调整。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等)。
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常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乘数变小,市场货币流通量便会相应减少。所以在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反之,则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于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效果十分明显,人们通常认为这一政策工具效果过于猛烈,它的调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因此,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都持谨慎态度。
(2)再贴现政策
它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用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融资所作的政策规定。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再贴现率的确定和再贴现的资格条件。再贴现率工具主要着眼于短期政策效应。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调整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对社会的信用量,从而调整货币供给总量。在传导机制上,商业银行需要以较高的代价才能获得中央银行的贷款,便会提高对客户的贴现率或提高放款利率,其结果就会使得信用量收缩,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相反。中央银行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则着眼于长期的政策效用,以发挥抑制或扶持作用,并改变资金流向。
(3)公开市场业务
它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反之就出售所持有的有价证券。
随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作用的重要性加强,货币政策工具也趋向多元化,因而出现了一些供选择使用的新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两类: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
(1)直接信用控制
它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具体手段包括:规定利率限额与信用配额、信用条件限制,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2)间接信用指导
它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为的做法。
货币政策的运作
货币政策的运作主要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客观经济形势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调控货币供应量和信用规模,使之达到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并以此影响整体经济的运行。通常,将货币政策的运作分为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1)紧的货币政策
其主要政策手段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中央银行就会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以减少需求。
(2)松的货币政策
其主要政策手段是: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如果市场产品销售不畅,经济运转困难,资金短缺,设备闲置,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中央银行则会采取扩大货币供应的办法以增加总需求。
总的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总需求不足,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时,总需求过大,采取紧的货币政策。但这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政府还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对松紧程度作科学合理的把握,还必须根据政策工具本身的利弊及实施条件和效果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利率
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到股价。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负担,直接增加公司盈利,证券收益增多,价格也随之上升;利率高,公司筹资成本也高,利息负担重,造成公司利润下降,证券收益减少,价格因此降低。另一方面,利率降低,人们宁可选择股票投资方式而减少对固定利息收益金融品种的投资,同时,证券投资者能够以低利率拆借到资金,会增大股票需求,造成股价上升;反之,若利率上升,一部分资金将会从证券市场转向银行存款,致使股价下降。除这两方面原因之外,利率还是人们藉以折现股票未来收益、评判股票价值的依据。当利率上升时,投资者评估股票价值所用的折现率也会上升,股票价值因此会下降,从而股票价格相应下降;反之则股价上升。
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一般比较明显,市场反应也比较迅速。因此要把握住股票价格的走势,首先要对利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全面掌握。有必要指出的是,利率政策本身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个组成内容,但利率的变动同时也受到其他货币政策因素的影响。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中央银行贴现率降低、中央银行所要求的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下降,就表明中央银行在放松银根,利率将呈下降趋势;反之,则表示利率总的趋势在上升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将下跌。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还在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运作是直接以国债为操作对象,从而直接关系到国债市场的供求变动,影响到国债行市的波动。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如果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就等于冻结了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应数额庞大的存款总量,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货币供应量更大幅度地减少,证券行情趋于下跌。同样,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对再贴现资格加以严格审查,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增加,市场贴现利率上升,社会信用的收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应减少,使证券行情走势趋软;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降低再贴现率,通常都会导致证券行情上扬。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过贷款计划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不同行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一般说来,该项政策会对证券市场行情整体走势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因为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当直接信用控制或间接信用指导降低贷款限额、压缩信贷规模时,从紧的货币政策使证券市场行情呈下跌走势;但如果在从紧的货币政策前提下,实行总量控制,通过直接信用控制或间接信用指导区别对待,紧中有松,那么一些优先发展的产业和国家支柱产业以及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及优先重点发展的地区的证券价格则可能不受影响,甚至逆势而上。总的来说,此时贷款流向反映当时的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并引起证券市场价格的比价关系作出结构性的调整。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等)。
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常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乘数变小,市场货币流通量便会相应减少。所以在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反之,则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于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效果十分明显,人们通常认为这一政策工具效果过于猛烈,它的调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因此,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都持谨慎态度。
2)再贴现政策
它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用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融资所作的政策规定。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再贴现率的确定和再贴现的资格条件。再贴现率工具主要着眼于短期政策效应。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调整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对社会的信用量,从而调整货币供给总量。在传导机制上,商业银行需要以较高的代价才能获得中央银行的贷款,便会提高对客户的贴现率或提高放款利率,其结果就会使得信用量收缩,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相反。中央银行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则着眼于长期的政策效用,以发挥抑制或扶持作用,并改变资金流向。
(3)公开市场业务
它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反之就出售所持有的有价证券。
随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作用的重要性加强,货币政策工具也趋向多元化,因而出现了一些供选择使用的新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两类: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
1)直接信用控制
它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具体手段包括:规定利率限额与信用配额、信用条件限制,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2)间接信用指导
它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为的做法。
货币政策的运作
货币政策的运作主要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客观经济形势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调控货币供应量和信用规模,使之达到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并以此影响整体经济的运行。通常,将货币政策的运作分为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1)紧的货币政策
其主要政策手段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中央银行就会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以减少需求。
(2)松的货币政策
其主要政策手段是: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如果市场产品销售不畅,经济运转困难,资金短缺,设备闲置,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中央银行则会采取扩大货币供应的办法以增加总需求。
总的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总需求不足,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时,总需求过大,采取紧的货币政策。但这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政府还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对松紧程度作科学合理的把握,还必须根据政策工具本身的利弊及实施条件和效果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利率
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到股价。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负担,直接增加公司盈利,证券收益增多,价格也随之上升;利率高,公司筹资成本也高,利息负担重,造成公司利润下降,证券收益减少,价格因此降低。另一方面,利率降低,人们宁可选择股票投资方式而减少对固定利息收益金融品种的投资,同时,证券投资者能够以低利率拆借到资金,会增大股票需求,造成股价上升;反之,若利率上升,一部分资金将会从证券市场转向银行存款,致使股价下降。除这两方面原因之外,利率还是人们藉以折现股票未来收益、评判股票价值的依据。当利率上升时,投资者评估股票价值所用的折现率也会上升,股票价值因此会下降,从而股票价格相应下降;反之则股价上升。
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一般比较明显,市场反应也比较迅速。因此要把握住股票价格的走势,首先要对利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全面掌握。有必要指出的是,利率政策本身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个组成内容,但利率的变动同时也受到其他货币政策因素的影响。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中央银行贴现率降低、中央银行所要求的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下降,就表明中央银行在放松银根,利率将呈下降趋势;反之,则表示利率总的趋势在上升。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将下跌。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还在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运作是直接以国债为操作对象,从而直接关系到国债市场的供求变动,影响到国债行市的波动。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如果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就等于冻结了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应数额庞大的存款总量,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货币供应量更大幅度地减少,证券行情趋于下跌。同样,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对再贴现资格加以严格审查,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增加,市场贴现利率上升,社会信用的收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应减少,使证券行情走势趋软;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降低再贴现率,通常都会导致证券行情上扬。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7-04-29
可以网上搜索一下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