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克服孩子粗心的毛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27
【 #教育# 导语】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克服孩子粗心的毛病?在每次考试和作业中我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们把题目做错了,只要老师把题目着重的再读一遍,或者让他重新做一遍时,他们往往都能做对。因此,有不少的家长向我抱怨“我家的孩子太粗心、太马虎了”。但是,到底是不是因为孩子粗心、马虎呢?其实不然,这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审题能力薄弱才导致的。

  从孩子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

  读题方法指导。由于年级段的不同,孩子阅读题目的能力水平也不同:低年级的孩子识字少,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我一般会让他们指着题目,出声轻读,不漏字、不添字,读完后说出题目的意思。同时,要求孩子们轻读之后再默看一遍题目,再次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对于中高年级的孩子,我往往要求他们大声读、轻声读、默读,每题至少读两次,读懂题目所给的条件,读清题目所问的问题,并且要逐字逐句的理解清楚,用笔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字词。

  找准关键字词。许多学生审题不着要领,就是因为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的关键性字词,造成了感知的错误。如选择题:13个8相加是多少?选出错误的答案。A.13×8B.13+8C.8×13,这道题有一半的学生都选择A或C。关键是他们没有审清楚题目中关键词“错误”的意思。再就是对数学术语或字词不理解。如“翻了一翻、增加到”“增加了”“减少到”“减少了、提高了、提高到”分不清。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对这一类的关键词进行圈一圈,引起格外注意。

  推敲字、词、句。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理解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准确把握题目的意思。1、对数学术语正确的理解。如“倍数”问题中“倍”的含义,行程问题“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等情景,如果对这些术语没有正确的理解,就会防碍了数量关系的确立。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上台来表演“他很棒!已经游了4个来回。”的行走情景,以帮助学生来理解题意,扫清解题障碍。2、对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如“六年级修补图书200本,比三年级多修补40本。三年级修补多少本?”对此题就要抓住“比三年级多修补40本”这个关键句,联系前后句意把这个简短的句子一步一步地补充完整,使数量关系明朗化。

  边做边检查。检查包括抄题时数字上下是否抄错,漏抄;从草稿上誊到考卷或作业本上时是否一致;解答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等。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定要求学生做到四到,即“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养成做完立即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审题,传授他们审题的技巧及方法,方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