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历史以及历史上的名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3

名人:古代历史名人:

诸葛亮

李白

苏轼

杜甫

司马相如

李冰

落下闳

文翁

杨慎

绒靖更郭坚木参

秦九韶

谯周

梁令瓒

李调元

李雄

黄峨

黄筌

花蕊夫人

魏了翁

唐慎微

扬雄

蚕丛

薛涛

张问陶

常璩

陈寿

陈子昂

......

近现代名人:

***

朱德

陈毅

郭沫若

巴金

黄继光

格达活佛

喻培伦

张大千

范绍增

范长江

陈子庄

张秀熟

艾芜

阿来

......

历史: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

位于长江上游,面积56万多平方公里,川西为高原,其余为四川盆地。

气候各地有明显差异。

川西高原的气候垂直分布现象明显,“十里不同天”,1月平均气温-9.3°C,7月11-17°C,年均降水量500-700毫米,四川盆地为亚热带湿润气候,1月平均气温3-8°C,7月25-29°C,年均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

主要有汉、彝、藏、苗、回等民族。

农业发达,素称“天府之国”,水稻产量居全国首位,麦、棉、丝、油菜籽、茶、柑桔、桐油、白蜡(产量居全国首位)、猪棕等都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钢铁、机械、电器、井盐、化工等到工业较发达。

四川当地特色

--巴蜀文化--

在四川各地的市井街旁,乡村道边,都会看到一间间独具四川风格的茶馆。

人们坐在竹椅木桌前,手端茶馆特有的盖碗茶具,品着清幽的香茗。

游客所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这一切,正是巴蜀文化的具体表现。

巴蜀文化与中国其他地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地域特征。

1986年四川广汉发掘出三星堆遗址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巴蜀文化就已逐步形成且具有相当程度的繁荣。

远在2000多年前,“蚕丛之国”的四川即开辟了西南丝绸之路,以成都为起点,经云南,过缅甸,入印度,远达中亚及欧洲。

通过这条路输出了盛产于四川的丝绸、布匹、瓷器和茶叶;输入了宝石、玉石、珍珠、海贝和玻璃。

开拓了四川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

当时的蜀锦就以图案丰富,织纹精巧,色彩艳丽而被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巴蜀文化的发展,使四川文人荟萃,英才辈出,中国已故川籍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他的名篇《蜀道奇》中写道:“文翁治蜀文教敷,爰产杨雄与相如。

诗人从此蜀中多,唐有李白宋有苏”。

除诗中所提到的教育家文翁、词赋家杨雄、司马相如、诗人李白、文学家苏轼以外,中国古代大诗人杜甫、陆游、黄庭坚等都在四川长期生活过。

杜甫诗作的三分之一创作于四川。

文学创作的繁荣,带动了四川古代印刷业的发展。

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代四川成都的印刷业就与京城长安齐名,成为全国最繁荣、最重要的印刷中心。

到宋代,四川的雕版印书业就进入了黄金时期,有“宋时蜀刻甲天下”的记载。

最佳旅游时间

川西高原的气候垂直分布现象明显,“十里不同天”,1月平均气温-9.3°C,7月11-17°C,年均降水量500-700毫米,四川盆地为亚热带湿润气候,1月平均气温3-8°C,7月25-29°C,年均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

四川省娱乐

川菜是中国四大菜系(川、粤、京、苏)之一,以其麻辣味闻名于海外,以“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鲜明个性著称于世。

四川历来享有“烹饪天国”之誉。

川菜常有的家常味型有鱼香味型、怪味型、麻辣味型等20多种,花色品种4000种以上。

著名菜肴有八味冷碟、九色攒盒、樟茶鸭子、葱烧乳鸽、鱼香凤爪、锅巴肉片、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小煎鸡、家常海参、酸辣蹄筋、抄手肉片、回锅肉、蚂蚁上树、玉笋鸭舌、水煮牛肉、东坡肘子、粉蒸牛肉、酸菜鱼等。

四川名小吃有2000多种,著名的有龙抄手、赖汤圆、夫妻肺片、钟水饺、担担面、珍珠元子、韩包子、龙眼包子、陈麻婆豆腐、蛋烘糕、樟茶鸭、王胖鸭、重庆王鸭子、治德号小笼蒸牛肉、自贡火边子牛肉、成都张老五凉粉、川北凉粉、宋嫂面、二姐兔丁、牛肉焦饼、老四川灯影牛肉干等。

四川还盛行火锅美食。

四川火锅吃法上讲究涮、煮、蘸3种,别有风味,深受当地人民和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一般来说火锅的价格都相当经济实惠,普通酒楼多为自助式,28元/人—35元/人不等。

而小酒馆更为便宜,三个人,花上20元左右即可饱口福。

--特色菜--

棒棒鸡 碧绿虾仁 虫草鸭 春蚕吐丝 粉蒸排骨 宫保鸡丁 锅巴肉片 红油耳片 回锅肉 火爆腰花 建昌板鸭 剑门豆腐 辣子肉丁 卤鸭 麻婆豆腐 牦牛肉 青稞酒 水煮牛肉 酥油茶 素席 糖醋鸡圆 糖醋排骨 陀陀肉 虾须牛肉 香辣炒蟹 烟熏排骨 珍珠酥皮鸡

--特色小吃--

八宝黑米粥 玻璃烧麦 夫妻肺片 火锅牛肉粉 火腿鸡丝卷 鸡丝凉面 鸡汁锅贴 莲茸层层酥 玫瑰凉糍粑 奶制品 女皇蒸凉面 青菠面 清汤抄手 肉包谷耙 三合泥 沙黄蛋角酥 双味珍珠元子 酥皮鸡饺 酸辣豆花 烫面油糕 甜水面 五彩波丝花蓝 烟薰鸭子

糌粑

四川省购物

四川旅游商品资源极其丰富,品类繁多,涉及到食品、纺织、工艺、美术、医疗保健、电子、机械等行业,共有20多个大类,5000多个花色品种,蜀南竹海的竹根、竹雕,攀西的彝族工艺品等闻名海内外。

主要巴蜀特产如下:

酒:五粮液、泸州老窑、剑南春、全兴大曲、郎酒、沱牌大曲。

茶:蒙顶石花、峨眉毛峰、青城雀舌、早白尖功夫、三花牌茉莉花茶。

食品:涪陵榨菜、宜宾芽菜、天府花生、夹江豆腐乳、郫县豆瓣、叙府糟蛋、广汉缠丝、江安血橙、梁平柚。

工艺美术:蜀锦、蜀绣、瓷器、竹编、江安竹簧。

--特产--

苍溪雪梨 瓷胎竹编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杜仲 核桃饼 九寨矿泉 康定土特产 麻柳刺绣 茂汶苹果 郫县豆瓣 漆器 羌族刺绣 青城丝毯 青川竹荪 全兴大曲 蜀锦 蜀绣 彝族漆器 银丝工艺品

四川省交通

四川昔日交通闭塞,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

如今的四川历经时代变迁,已形成了集现代航空、航运、铁路、公路运输为一体的立体运输体系,成为了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

航空

总部设在成都的西南航空公司已拥有航线102条,其中国内航线96条,国际和地区包机航线6条,以西南为中心辐射全国,连接曼谷、香港。

成都-北京航线(全长1700公里),是国内主要干线之一。

此外,成都-上海(全长782公里),成都-广州(全长1493公里)等均是重要的民航线路。

宜宾、西昌、达州、泸州等机场也有多条国内航线,它们是四川同外省进行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铁路

现已建成宝成、成渝、成昆、内昆、达成5条铁路干线和三万、小梨、资威、成汶、德天、广岳、攀枝花、广旺、宜珙9条支线。

宝成线北起陕西宝鸡,过略阳、阳平关进入四川,再经广元到达成都,全长669公里,四川境内374公里,它是四川与全国沟通的第一条铁路,又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成渝线连接成都-重庆,一直通往贵州和华南地区,全程505公里;成昆线南接南昆线,是成都经昆明至广西北海的主要铁路线;内昆线是由内江至昆明的铁路干线;达成线是连接川北的铁路干线。

公路

全省公路以成都为中心,干、支线公路呈辐射状分布,同时,又辅以东西、南北线路的相互交织。

主要的公路干线有:川藏线,以成都为起点,一条经康定、巴塘、八宿林芝至 *** ,一条经康定、甘孜、昌都、那曲至 *** ;川青线,一条通往青海久治,一条通往青海玉树;川陕线,一条通往陕西汉中,一条通往陕西安康;川陇线,一条通往甘肃临夏,一条通往甘肃文县;川渝线,以成渝高速和原川鄂路为主;川云线,东路经隆昌、泸州、贵州入云南,中路经内江、自贡、宜宾入云南,西路经西昌、攀枝花入云南;川滇线,由川藏线上的甘孜、理塘经乡城入云南中甸。

成都汽车中心客运站是四川最大的公路客运枢纽站。

成都—都江堰、成都—绵阳、成都—乐山—峨眉山、成都—雅安以及内江—自贡—宜宾,都有高速公路把省内各主要景点连成一体。

水运

四川是全国水运发达的省份之一,长江横贯全省,是水路运输的干线,并与岷江、金沙江等支线沟通,在境内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路运输网络,全省有19个市、120多个县和1400多个乡可通航运,主要工业区和重要城镇都有水运联系。

四川省历史

四川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万年以前。

大约1万年以前,四川进入新石器时代,迄今发现遗址200处以上,其中最重要的是广汉三星堆遗址。

大约4000年前,在广汉三星故地出现了早期城市,一个古文明中心于那时在四川诞生,便是早期的蜀王国。

四川地区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也有3000多年。

据中国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各种文献记载,约在公元前30世纪,华夏始祖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为妻,蜀山氏女生子高阳,便是名扬中华、迹遍海内的帝颛顼。

古文献还记载夏禹在川西高原岷山地区和川东重庆治水。

也有文献说大禹生于西川石纽,地在今北川县。

在殷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区(包括今重庆市),由古代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

所以,四川地区古称"巴蜀"。

秦惠文王后元9年(公元前316年),巴、蜀两国被秦国灭亡后,秦在巴蜀故地设立巴郡和蜀郡。

此后四川地区就成为中国各朝代所管辖地区。

至北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将川陕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距今恰好1000年。

元朝至元23年(1286)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是为"四川"建省之始。

同时对州县大加减并,基本形成了现在县的分布格局。

明代,四川是全国13行省之一,辖区除现在的四川、重庆外,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

清初,分全国为18行省,并对川、滇、黔3省省界进行较大调整,基本确定了现在四川的南部省界。

民国时期,川内军阀混战。

1935年, *** 中央军入川,把四川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及西康行政督察区(原川边特别区),另设成都市(1928)和重庆市(19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四川的行政区划分为西南军政委员会所辖的重庆市和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行政区及西康省的部分地区。

1952年7月,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行政区合并,建立四川省。

1954年6月,重庆市改为四川省省辖市。

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销,其大部分地区划归四川省。

同年起到1974年,四川与贵州、湖北、陕西、云南等省边界辖区略有调整。

1997年3月,重庆及万县、涪陵、黔江地市划归中央直辖。

1998年,四川辖区内有12个市,6个地区,3个民族自治州,180个县(市、区)。

目前,四川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