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大学生教育应注重科学精神培养还是人文精神培养?

我方支持人文精神

当科技缺乏人文支撑的时候,科技也无意义了。
人文精神指的是人类最可宝贵的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对于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人被称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
人文精神的缺失源自于人文教育的失落,中国现代教育的“非人文化”有其特殊的历史路径。从清朝末年起,舶来的西学被视为自强图存的“救国”之用,具有强烈的国家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背景。1949年之后,新中国教育的重建以苏联模式为楷模,奠定了“重理轻文”的格局和精英主义的发展路线。更由于对人文学科“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否定,使得许多学科被取消或弱化。80年代,新的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从属、依附于经济建设的发展,教育在社会中的主体性、人在教育中的主体性还是无从建立。由于这种社会需要,工学主义的教育方式批量制造了同一规格的大批技术劳力,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也许是有贡献的,因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技能。但从社会学和文化学意义上讲,这种教育制度实在是有悖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因为它无视人的自然天性,不尊重个性的自由发展,要求所有人只能以统一的思想为思想,以整体的意志为意志,从思想上进行格式化,这就使得所有的受教育者都成了一个模具下产生出来的机器。
八十年代以来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使我国中小学课程的难度、深度已成全球之最,严重脱离了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同时形成了一种所谓“唯理性教学模式”: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较忽视学科之间的沟通,以及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个性的充分发展;将基础教育变为高度竞争性的应试教育,在筛选出少数“尖子”之时,使大多数人成为教育的失败者。教师的权威与尊严在这种教育机制中得到异常凸显,话语霸权对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形成全面的围剿,以至师生关系被异化为压迫与被压迫的二元对立。在这个过程中,人文教育被忽视,学生沦为背书机器和考试机器,作为一个社会人应有的地位、价值、情感、尊严消失了,人文精神更是消泯殆尽。
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造就身心健康,完整和谐的人,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新的课程标准把人文教育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但尚未引起全社会的足够关注,更由于长期缺乏对人文教育进行深入探讨和合理规划,使得人文教育被简单化地定位成社会政治的直接表现,人文教育的空间被扭曲和压抑,以至于现在我们的许多认识和提倡还停留在较低的理论层次。教师中心、知识权威依然成为主流思潮,师道尊严由来已久、深潜人心,总之,无论从教育理念、师生关系还是教学方式上来看,人文教育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与实施。
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进行学生人文精神的重构是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质的人才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要从课内、课外,知识、环境,言教和身教等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我认为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解决学校教育者在教育工作中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当前大力提倡实施的素质教育,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代表了全社会的价值取向,迫切要求建立富有人文精神的教育体系,要求教育者转变教育观念,保证对学生人性尊严的尊重,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和精神上的自由发展。同时,它要求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充分重视学生个性和身心的和谐发展,建立起鼓励性的、平等性的、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和教育环境,把人文价值作为最高追求,因而也就在新的层面上对教育的文化追求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教育者寄予了更多的期望。这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物质环境的改变容易进行也容易测量;精神环境的建设则更多地取决于学校教育者意识与观念的引领与指向。这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解析,一是学校的管理工作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为教师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文化空间。二是学生的管理者(主要是行政管理人员和班主任)应当真正转变观念,实施民主管理,强化服务于学生的意识,使一切的管理制度与措施都为了一个最基本的目的:以学生为真正的主体、尊重学生人格与尊严、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其次,解决教学过程中内容和方法上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基础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接班人的重任,对社会的进步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使学生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和科学严谨的求知学习的方法,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这就要求学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拓宽教学内容,注意课程设置的多元化,除了国家和地方的规定课程之外,还应该结合自己本校的特点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以及特色课程,以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人文精神教育,运用机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会学习,提升品格。教师应打破知识权威的神话,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参与者,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以与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辅之以必要的体验式、探究式学习方法,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背景下,充分挖掘与利用学习资源,使学生在活动中、研究中学会学习,生成新知,形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与对话关系,真正达成“教学相长”。
另外,解决师生关系中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中小学校教育主要形之于师生间的教学活动,教师无形之中成为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引领者、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指导者,甚至示范者。因此“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一直成为规范教师的严格尺度,这个要求的确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过度地强调则限定了教师自由发展的空间,事实上也造成了对教师人格的扭曲,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被要求着要以楷模、标准的姿态出现,成为学生的精神导师,自我的、个性的东西被压抑或掩饰,极易造成人格的分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无形中强化了教师的表率意识,认为学生应当认真按教师的要求去做、以教师为自己的范本,在目前大班化教育的状态下极易忽视学生的个性要求,萎缩学生的自我意识。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明示了学校教育重构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要求尊重和保护每个学生的权利与尊严,发展与价值,WTO更使我们快速迈进文化多元、民主自由的精神领域,信息时代的到来也改变了知识的构成及学习的方式,因此改变观念,走出“师道尊严”和知识权威的阴影,对教师和学生的定位重新加以审视,使师生真正站在同一地平线上进行平等对话,建立起平等尊重、友好互动的师生关系,这一点也是学校教育中人文精神重构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对个性充分发展的向往、对人与人真正平等的理想、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永远不会消失的。美国学者林赛·沃特斯在《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历史进程》一文中说:“‘人文主义’这个词在本世纪中国的先进思潮中是一个关键词,也是近千年来西方思潮的主旋律。”中国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国际社会,精神建设与经济建设都在迅速发展,那种以知识技能培养为目的的教育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人格培养为目的的人文教育要高于知识教育,从根本上制约教育,这才是“教育的对象是人”的主要意义,通过教育的实施、人文精神的培植,可以使生命内涵得以丰富、生命质量得以提升。人文教育的实施、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依赖学校教育,这一点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从根本上说,人文教育能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和意义体系,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人文导向,因此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塑造一种文明、开放、民主、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保障。如果少了人文教育作根本,不仅是教育的不健全,也是民族的不健全。

参考资料:网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