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科技素养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需要强烈的好奇心和毅力
对于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学家所具备的素质,首先必须是要有好奇心,对于自然的好奇,对于普遍事物的好奇。据我所知的优秀物理学家,他们对于所有事物都非常好奇。他们想探知事物的规律,他们具有看到事物最为本质一面的本领。作为物理学家,他们能够将事物归纳为最基本的简单而重要的法则,并通过这些基本法则去了解许多其它事物。他们所了解的事物不单单是一个清单,或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是将对它们的认识归纳成为一种普遍的认识。这些素质都是应该具有的。另外,优秀的科学家必须要有恒心。他们在研究实验过程中不断努力,努力再努力,锲而不舍。此外,优秀的科学家一般都有很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判断。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素质。
对于年轻的科学家所需做的准备就是努力去具备我前面所讲的那些优秀科学家的素质。他们必须受到很好的训练,习惯长时间的工作,必须具备化繁为简的本领,有时你会阅读一篇内容非常复杂、有许多公式的科学报告,优秀科学家能够将其内容观点进行提纲挈领,并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将其转化成对于他们而言非常自然的东西。如果用他们的语言进行复述,讲法肯定完全不一样,但是所领会的实质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对事物的理解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忆,而是将其简单化,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那时你就真正理解了。一旦你理解了,你就会很容易记住。说实话,我的记性很差,我很难记住名字,但是对于接受一个观点,我会将其简单化,记住它将毫无问题,我可以永远记住。人的大脑结构是不同的,有些人记名字非常容易,但对于理解观点则非常吃力,我正好相反。学习科学、思考科学或研读科学论文与学习别人如何做事情是不同的。你必须做到你已经真正吸收掌握它了,当你再次回想或运用时,你要觉得它似乎就是由你自己发明出来的一样。你必须看到那些别人已经看过但没有发现的东西。你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有两种途径,要么你有先进的设备使你具备别人不具备的条件,比如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这样你无需非常聪慧,只要使用这些先进设备,你就可以研究出新成果;要么,你能尝试将问题“内在消化”,使其成为一种直觉,这样当你进行研究时,直觉会引导你走向成功。当然,毅力是一种非具备不可的素质。
常有危机感:担心思维枯竭
一、科技与人文素质的关系
科学技术活动的目的在于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面对的主要是物质世界,探讨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科技活动的主体却是人,在探求未知世界和应用客观规律来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服务的活动中都涉及人与人的关系,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包含有人文因素。人文素质内涵又主要体现在开展科技活动的动力、方法和对科学结果的态度与对科技成果的利用上。因此,高科技为生产力的跃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人类提高生活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蕴藏着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社会秩序、使人堕落的危机。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逻辑关系表明:高科技与人的高素质必须协调发展,才能为人类带来幸福而不是灾难。
下面的两个例子说明了科技活动中蕴含着深刻人文道德与人文精神。居里夫人发现了镭,这是科技进步的体现,但若被犯罪分子利用则将给人类带来无穷的灾难;克隆人的设想是科技进步的体现,却遭到世界绝大多数科学家的反对,因为它违背了伦理道德,不符合人文精神。
二、人文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既是学习和教育的结果,同时它对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文理素质交融
当前,部分理工科院校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创新素质培养,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倾向,文科院校则与此相反,大学生自身在认识上也存偏差,导致大学生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发展存在明显不均衡现象,以致造成大学生懂得科学是非,不懂伦理道德,只会做事不会做人的困惑局面。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生中积极组织开展以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为题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活动和人文科技立项研究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观察力、思辨力和审美力,可以有效弥补各专门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缺陷,确保新一代大学生既有科技素养,又富有人文气息,形成文理交融的良好局面。
2、有助于发展大学生的非智力素质
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包括人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正确分析、认识客观世界及其事物,从而培养高雅的人生志趣和良好的人生动机的知识基础;它也是丰富大学生内在思想情感,充实精神世界,提升情感智慧的重要前提;它有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磨练的意志,形成良好的性格;它有利于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非智力素质发展,最终将为学生健康快速地成长成才提供有力的思想观念基础和精神动力保障。
3、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牢固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升华他们对世界、对民族、对社会、对人生的理性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也有一些学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国家、对人民缺少深厚感情,价值观明显趋于功利,甚至有少数同学走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歧途,出现了精神失落、道德滑坡等情况。大学生是未来高科技的掌握者和运用者,只有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开展知识产权知识教育,才能培养一支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甘于奉献的科技工作队伍,才能打造一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勇挑重担的有志青年。
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1、要运用人文精神激发学生求知动力
大学生是一个最富有创造活力和创造激情的群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组织引导是关键。为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学校各级学生科技主管部门要通过报告会、讲座、座谈、讨论、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介绍有关哲学、历史、社会、伦理道德和管理学等各学科知识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在大学生科技活动中,指导教师要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对科学无比热爱的态度,积极运用大学生心理学、组织管理学等学科知识,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并借助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在 “体验式”学习过程中体会获得知识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求知欲望和求知动力。
2、要运用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观
大学生科技活动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科学道德的实践过程,科学道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待科技成果的利用上的严肃态度。这一科学品质并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需要精心培育的。大学生是未来科技工作的主体,是科学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大学生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培养高尚的科学道德情操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修养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科学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高校学生科技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要做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还要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正面说服引导学生,同时对学生中存在的有弄虚作假现象,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确立良好的科学道德观。
3、要运用教师人格的力量培养学生科学观念
素有人类灵魂工程师之称的教师,因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知识、能力结构和丰富的职业人文素质而受到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指导教师的科技意识、科技精神、科技道德直接影响着学生正确的科技观念的形成。高校在开展学生科技活动中,应当高度重视指导教育队伍建设,注重提高指导教师自身素质,努力培养指导教师的健康人格和科技创新素质与能力,提倡教师要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过程化指导中培养大学生的“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勇于挑战”的现代科学观念。
历史学“鉴往”的作用,在清朝中叶以前,(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以前),说得通俗一些,我觉得有点类似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我们现在人的理解是具有全面性、权威性,有什么不明白的,查其即可。史学在中国古代时期的作用非常类似于它,翻开《二十四史》,皇帝的诏书、大臣的奏章;大到军国大事的决策,小到人际交往的细节,充斥着对史例的引用,人们判断有无价值、应当与否的标准,多引历史上曾经如何,并以此作为当下的行动指南。应该说,这种鉴往的作用直到今天也仍然没有完全消失,我们今天也仍然在说要以史为鉴。
但史学对于中华民族还有特殊的意义,这个意义始终都存在,那就是涵养历史感。
人类历史的发展,从实验的角度来说,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谁的历史越长,谁就越有智慧,咱们国家在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都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而美国到现在为止只有20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科技等等确实不如美国,但是在有关人生活的意义,人类生存的智慧等一些人文性质的问题上,一个已经思考了并试错了几千年的民族会比不上一个只有几百年思考经验的民族,我对此表示怀疑。中国有句老话,叫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讲得就是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是处于变化中的,想想看,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谁可能真正永久占据霸主的位置,英国还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在香港回归的那一刻,英国人的心境更可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什么是历史感,这就是历史感:就是有一个历史的胸怀。《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中写道“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只有体味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沙淘尽英雄”的情境,才可能“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也就是说只有胸中装着几千年的历史,只有看惯了兴衰的反复更迭,才可能不只是把眼界盯着当下,盯着现在,盯着几年,几十年,而是前后延展数百年,什么是历史感,这就是历史感,这种历史感使我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不会慌里慌张地、急急忙忙地采取简单的妄自菲薄的态度。
但是我们曾经辉煌过,就一定能证明我们以后会辉煌吗?当然不是,那样又陷入了另外一个怪圈,就是妄自尊大(我们汉唐时候多么强盛,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的衰落只是一百多年的事,再过几百年,我们又是最厉害的了)。是这样吗?我们是不是只需等待就可以了?这又涉及到另一个个问题:即如何看待历史事实与历史意义的关系。
历史事实是不能更改的,但是历史意义却可以更改。比如,日本曾经占领了东三省,这一历史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中国人经过浴血奋战,收复了东三省,我们回过头去再来评说这一历史事实,我们就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不可以欺侮的。反之,如果我们没有打败日本人,东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了,那我们又会怎么评说这一历史事实呢,我们只能说,日本占领东三省,是中华民族不幸的开始。所以,历史事实虽然不能改变,但我们却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去改变历史的意义。正如我们现在落后,但我们正在努力,使它将来变得富强。我们也就改变了我们曾经落后这一历史事实的意义。
这也是历史感,其实也就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过去是可以改变的,所谓改变过去,并非改变历史事实,而是改变了历史的意义,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就决定了现在的努力方向,也就决定了未来的命运。对一个人,对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如此。<p> 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不是宗教的,而是哲学的”,我很想把这句话改为“中国人既不是宗教的,也不是哲学的,而是历史的。”西方人在人生价值的取舍上,是以上帝为评判者,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难、忍耐,最后在上帝那里得到了公正评判。而中国人则是在历史中得到了超脱。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只要投降元朝,不仅可以保全生命,而且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他选择了死,因为他相信历史会给他一个光辉的评价。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但当他把有限的个人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历史的生命中去时,他有限的生命也就具有了永恒的意义。
这也是历史感:即将有限的个体生命,融入民族的历史生命中,从而获得无限与永恒。<p> 现在我来说一说,为什么我要用“涵养”这个词, “涵养”一般情况情况下是作为名词来用,但我把它用作了动词,我想要表达的是,历史学的作用不是轰轰烈烈,不是立竿见影,而是于长期中、于潜移默化中、于润物细无声中,点点滴滴地将深切的历史感、也就是深切的文化关怀渗透进人们的血液中、情感里、心里。
现在人们对历史学的认识有误区,这与我们国家目前的大环境有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铺天盖地的商潮的到来,“能不能赚钱”已经越来越成为衡量事物有用无用的价值尺度。作为整个文化事业基础学科的历史学,相对来说,是一项长远投资,而且它的回报也不是直接以赚了多少钱来表现,而是以提高了人们的人文素质,从而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社会环境,使人们生活得更有意义,使人活得更象人,这样一种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象我刚才所说,如果人们具有了深厚的历史感,有了一种历史的胸怀,历史的视野,他自然就不会对自己的民族妄自菲薄,他就会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再比如如果理解了有关历史事实与历史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不是更能使人有一种时代的责任感,去自觉承担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更不用说中国历史上数不胜数的优秀人物,他们的辉煌榜样,对人的人格塑造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这些东西,如何能用赚了多少钱来衡量呢?!毫无疑问,它的作用是深远的,对一个民族来说,又是根本性的。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已经越来越紧密,国家和国家的竞争,拼到最后,一定是在拼文化。
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无论是在研究领域,还是在教育阵地,都应该将这种历史感渗透进去。使学生们能够理解有些东西虽然不能带来当下的利益,但是却绝不能轻视它,应该具备这样的文化胸怀,如果学生开始有了这样的文化理解能力,我们就可以说,受教育者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一定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感的人。而这样的人越多,我们的国家越有希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