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15天各科冲刺方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06

高考前15天各科冲刺方法如下:

1、语文学科

最后阶段,每位同学应该拥有自己定制化的复习内容,把握好复习节奏,不能盲目刷题,或随大流。回归根本,保强补弱。“根本”就是“立德树人”、“学科素养”、“语文教材”。

首先理解立德树人和学科素养,研究高考真题,了解语文试卷的出题方向,考查能力。接下来整理作文母题,加强主观题审题训练,提升思维表达。再重温一下教材中的文言文和现代文,对每篇文章的内容与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复习课下注释中的文化常识。

关注每篇文章课后习题的问题角度与答题方法。再将这一年来做过的题翻一翻,会做的题目,确保要拿到满分;存在思维弱点与知识缺陷的模块,进一步对点提升;同时关注试题的变式,培养审题的思维灵活性,在回归根本的过程中保强补弱。

2、数学学科

从高三后期做过的试卷中,挑选有“代表性”试卷,把其中做错的题重新做一遍,并回忆当初自己是怎么想的,老师是怎么分析的,一定把“错因”纠出来,然后再做一遍,力争“颗粒归仓”。

根据自己解决不同模块问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一些中档题,更能巩固、提升复习成果。很多同学不重视审题,典型表现为匆匆一看急下笔,解题出错笑话多。只有耐心、仔细审题,才能理解关键词、挖掘隐含条件、整合题意,从而迅速、准确找准解题思路。

3、英语学科

把必修模块课后词汇再过一遍。可以对着课后词汇表,采用“头脑风暴法”把课后词汇音、形、意、词形变换逐项过关。也可以把回归课本与复习笔记有机结合起来,边复习课本边对照笔记,加深印象,夯实基础,一举两得。因时间有限,建议大家充分利用课间、睡前等零碎时间来做。

每两天一套试卷,尽可能放到下午3点至5点,与高考时间保持一致;做题过程中,一气呵成做完,期间不查阅资料笔记、不查看答案;下足“做后功”,完成一套试题后,及时红笔订正,做到“对的真清楚、错的弄明白”;做到“全套练习、一项都不能少”,听力做到一天多练,作文一天一练。

4、物理学科

要做到规范答题,用规范的语言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要学会“拆”题,物理计算题的设问是有梯度的,一般来说,第一问都比较简单,只要仔细阅读题目,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得分,其分值一般与一道选择题相当。

而且有些题目即使不能看懂全题,只要把能看懂的部分用物理公式表达出来,同样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总之,后期只要同学们坚持训练,规范答题,即使在难题上也能缩小与别人的差距。

精练高考试题,做高考真题可以提高我们的实战经验。做高考真题,能让大家提前体验高考的氛围,无论是考试时间的把握、解题方法的灵活运用还是答题过程的规范性等都可以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为真正的高考奠定基础。

5、化学学科

查漏补缺、针对性训练。临近高考我们要对高考化学考什么,怎么考应该心里有数,找到自己的弱点,做针对性强化训练。做到规范答题,每分必争。聪明的人尽量减少失误,力争多得分数。复习后期一定要训练规范答题,要注重得分细节,审题要严谨。

不该丢分的地方一定要一分不丢。抓重点弃难点。重点知识重点突破,熟练掌握。对于那些难度较大,平时一直就很难做出来的难题、难的知识点可以策略性放弃,不宜在难题上花太多时间,如选择题最后一题和晶胞结构计算等。

6、生物学科

回归教材。通过对教材的再次熟悉,把常考语句记清楚。看书、练题要有针对性,看哪部分的书就做哪部分的题,这样可以帮助你的记忆。后期复习,合理利用错题本是归纳总结知识点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错题的总结,既可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理解,查漏补缺,又可总结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这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尤为重要。避免难题偏多,打击信心。避免做题过快,导致错误率提高。避免题海战术,导致针对性不强。

7、政治学科

积极心理暗示,自己一定可以,适当放松心情。吃饭休息不用刻意改变,按照平时的作息时间。熟悉考点,考前提前到达,防止意外,影响心情。考前提前将考试需要带的证件,文具等全部放在准备好的透明袋子内,写上姓名和联系号码。

选择题方法:看完题目,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题支,提高正确率。排除不了的,再对比,回看题目,对比题支谁更符合题意。非选择题的方法:准确审题,抓住关键词,答题规范。

8、历史学科

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每天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做题,即使是历史成绩不错、基础较好的同学也要如此,可以减量,但不可不练,这样才能保持做题的状态和感觉。不要纠结于难题怪题,把精力放在储备高考题的知识、解题方法和技巧上,有的放矢。

9、地理学科

巩固基础知识、构建地理知识体系,继续查漏补缺;进一步提升综合解题能力;要及时进行练后或考后的总结和反思,争取在考试前充分暴露自己的存在问题,并尽量确保在考试中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要做好平衡调节和平稳过渡。

后期要进行模考后的全面反思,科学合理规划任务。在总结反思的同时,开始系统整理高三以来各类地理试题,梳理错题,认真制定好后期的日计划、着手确定后期重点知识的查缺补漏。

基础知识中的未考考点和常错点,审题与答题,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及一些细节性问题都是后期要关注的重点。重点内容的复习和练习。重点针对以往的错题,回炉重做。错题回顾,旧题新做。备考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减少失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