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尊重为题的论点

以尊重为题的论点

关于尊重的论点如下:

1、尊重需要理解和宽容。
 

2、尊重也应该坚持原则。
 

3、尊重知识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4、尊重别人就要尊重别人的劳动。
 

5、尊重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6、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
 

7、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8、尊重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9、我们应该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10、对人尊重,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善果。

扩展资料:

关于尊重为题的典型论著: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回厦门大学参加 60 周年校庆,向欢迎的人们说的第一句话是:“我非常高兴回
母校,我常常怀念老师。”被人誉为“懂得人的价值” 的著名经济学家、厦门大学老校长王亚南
经给予陈景润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

陈景润重返母校,首先拜访这位老校长。校庆的第三天,陈景
又出现在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的启蒙老师李文清教授家中,陈景润非常尊重和感激他。

他还把最
发表的数学论文敬送李教授审阅,并在论文扉页上工工整整写了以下的字:“非常感谢老师的长期指
和培养——您的学生陈景润。”陈景润还拜访了方德植教授,方教授望着成就斐然而有礼貌的学
,心里暖暖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6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神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悄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假如别人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我们不能用傲慢和不敬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假如自己在有些地方不如他人,我们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理应有的尊重。一个真正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必然会以平等的心态、平常的心情、平静的心境,去面对所有事业的上的强者与弱者、所有生活中的幸运者与不幸者。
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它常常与真诚、谦逊、宽容、赞赏、善于良、友爱相得益彰,与虚伪、狂妄、苛刻、嘲讽、凶恶、势利水火不容。给成功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别人成功的敬佩、赞美与追求;给失败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别人失败后的同情、安慰与鼓励。只要有尊重在,就有人间的真情在,就有未来的希望在,就有成功后的继续奋进,就有失败后的东山再起。
尊重不是盲目的崇拜,更不是肉麻的吹捧;不是没有原则的谦价奉迎,更不是没有自尊的低三下四。懂得了尊重别人的重要,并不等于学会了如何尊重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也是一门学问。学会了尊重别人,就学会了尊重自己,也就学会和掌握了人生的一大要义。

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重人者人恒重之。”尊重是双向的,你能给人尊重,别人也报以欣赏,你若予人轻视,别人定还以鄙薄。所以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是为人处世必不可少的美德。

不仅如此,尊重是贵在真诚,一定要发自内心。虚情假意的尊重,只能浮在表面,若深入看去,只会惹人厌恶罢了。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都感叹中国人的热情和客气。然而时间长了,便发出“原来中国人不是那么好”的感慨。原来是因为中国人表里不一,言行不和。只把尊重做在表面上,却不与内心统一起来。
还有一点,尊重尊重,尊敬和重视。然而很多人却只注意到“尊敬”,却忽略了“重视”,错误地以为 “尊敬=尊重”,其实不然。相传刘备三顾茅庐之前,孙权就已差张昭请聘诸葛亮为臣,却被其谢绝。他说:“权能贤亮,而不能尽亮矣。”意思是孙权只能尊敬他,把他奉为上宾,而不能尽贤任能地使用他,重视他。因此称不上“尊重”。其后因感激刘备风雪连天,三顾草庐,成为了他的军师。刘备与其同床共寝,终日谈论天下大事,情同手足。凡有牵扯战势之事,都要找其谈论,听取意见,然后方作出决策。诸葛亮受到了真正的“尊重”,才有了后来的六出七擒平天下之举。
综上所述,尊重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需要理解的美德,是一种放在心上的美德,是一种以真诚铺垫的美德。只有时刻做到尊重他人,才能为他人所尊重。

美国学识最渊博的哲学家约翰·杜威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被尊重、被关怀、被肯定的渴望,当你满足了他的要求后,他就会对你尊重的那一个方面焕发出巨大的热情,并成为你的好朋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尊重知识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尊重别人就要尊重别人的劳动。3、尊重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4、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5、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6、尊重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7、尊重需要理解和宽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5-05
相信别人,尊重别人,相信别人为你着想,尊重别人理想的选择。 (分论点2)
是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它们如同玫瑰,刺痛了你我的手,但是,心灵的创伤要靠我们自己修补,手上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df85e60100catd.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