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具体官僚职称

如题所述

  明清官职品级

  内阁:为三殿三阁,保和、文华、武英三殿,文渊、体仁、东阁三阁。“掌议天下之政”,为皇帝草拟颁布制、诏、敕,承旨后将下臣向皇帝进呈的题奏表签,转各部院传钞遵行。

  内阁设大学士,正一品衔,品级与各部尚书相等,称“相国”或“中堂”;协办大学士,从一品。此外,另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品级与侍郎相等。

  中央行政机构: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的尚书和侍郎,都是复职。尚书一满一汉,侍郎有左右之分,以下按司、处、房、厅、所、馆,分设堂主事、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司务、笔帖式、额外郎中、额外员外郎、额外主事、七品小京官等职。

  吏部:掌全国文官品秩、铨叙、课考、黜陟和封授。下设文选清吏司(领选缺、补缺)、考功清吏司(掌议处分)、稽勋清吏司(管丁忧)、验封清吏司(得封典)

  户部:掌全国“地政”、“版籍”,赋税课征,俸饷发放,仓库收支等事。

  礼部:主管朝廷礼仪,包括各种祭祀、吉庆、凶丧典礼、以及科举、学校、外国贡使交聘。主持朝会、经筵、授大典、垂帘听政、亲政、上尊号、上徽号、巡幸、出征、凯旋、劳师、册立、册封、大婚、皇子皇孙婚配、冠服、舆卫等等。

  兵部:司武官除授、封荫、考绩、军资、军籍、马政、邮驿、设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清吏司和管理京师驿传的会同馆。

  刑部:”掌天下刑罚之政令”,又与大理寺、都察院一起负责全国各衙门狱案判决的审核。按省分十七个清吏司,又有督捕清吏司,秋审处,律例馆。

  工部:负责土木兴建、器物制作、渠堰等水利工程的勘估、报批、奏销等事。下设营缮清吏司、虞衡清吏司、都水清吏司、屯田清吏。

  理藩院:专管边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设旗籍、王回、典属、柔远、徕远、理刑六司。

  大理寺:掌天下刑名。设卿和少卿。

  都察院:纠弹政式与百官贪奸。设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左佥都御史、掌印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掌印给事中、给事中。

  通政司:沟通上下信息。设通政使和副使。

  奏事处:传达机构,分内奏事处与外奏事处。

  太常寺:为朝廷祭祀、祭奠执掌礼仪,备办祭器、祭物。设卿和少卿。

  光禄寺:专办各种筵宴、奠筵、斋筵。设卿和少卿。

  鸿胪寺:“掌朝会燕飨之礼”,引导官员站班。设卿和少卿。

  此外还有: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钦天监、太医院等等。

  管理皇家事物的有:宗人府、内务府等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武职外官:百长、土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