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与和平、发展有什么关系?

一直都不清楚这个问题……
希望答案可以有条理,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的回答。但是我想问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数量”与和平、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单单指人口压力等等。想跟计划生育联系起来。
谢谢大家了,再接再厉啊!

侧重地研究制定本地区
的经济和人口发展政策,有必要对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及资源的关系
进行总体评价。
1.评价指标
(1)合理人口容量或人口承载力
一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或人口承载量)是指与该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
应,在资源环境条件下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的情况下,可以持续供养的相应于一定
生活水平的最高人口数。人口合理容量是个综合概念,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生产
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容量的决定性因素,而资源环境条件则是决定人口容量的重要
基础。人口容量有必要从经济人口容量(E)和资源环境人口容量(R)两个侧
面加以考察。
经济人口容量(E),指某地区相应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或潜力的人口容量
,具体来说就是一地区经济发展总量,除以一定标准的人均经济指标。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R),即相应于一定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或潜力的人口容
量,具体是指一地区的资源总量除以一定标准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以后所得的人口
数量。
经济人口承载力(E′)等于某地区经济人口容量除以土地面积;
资源人口承载力(R′)等于某地区资源人口容量除以土地面积。
(2)人口压力指数
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比较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比较压力指数,它们分
别等于人口数量除以经济人口容量(P/E)和人口数量除以资源人口容量(P
/R),不难看出,一地区的人口经济或人口资源比较压力指数实际等于全国人
均经济或资源指标除以该地区相应人均指标后所得的比值。指数值小于1,说明
承载力相对富裕;指数值大于1,则为人口相对超载。
众所周知,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过快的人口增长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
盾十分突出,同时给资源和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有关专家估计,从
总体上讲,我国适度的人口容量应是7—10亿,目前我国人口已达到12亿,
据预测,到2030年左右,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届时,我国人口与资源间
的矛盾将更加尖锐。但我国的国情国力决定了我国现有的巨量人口主要得靠本国
资源来承载。因此,下面在评价我国各地区的人口分布是否与其经济、资源状况
相协调时,是在假设全国人口总量与我国总的经济——资源承载量基本平衡的前
提下进行的。
2.结果分析
(1)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直接
影响并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资源可分为可耗竭或不可再生(
如矿产)和不可耗竭或可再生(如森林和草原)资源两大类。目前,我国在一些
重要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方面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造成人均资源占有量低,而且人均资源数量和
生态质量仍在继续下降或恶化。大量的研究和数据表明,我国是世界上人均资源
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从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耕地、水资源,到工业化所必需的能
源、矿物资源基本上都居于世界的后例,很少有例外。二是我国地域辽阔,资源
分布严重不均,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过分依赖,一部分
地区自然资源的日益短缺将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
素。本文由于资料所限,故只从农业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资源)的角度来计算
各地区的人口资源比较压力指数和资源人口承载力 。
首先从土地资源看,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中,东部地区占13.
46%,且河网密布,平原广阔,气候湿润,雨量充沛。中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国
土总面积的29.59%。该地区河流纵横,平原众多,雨量适中,气候适宜。
而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56.95%。该地区丛山峻岭,高原平展
,且西部数省气候干燥,沙漠化严重。我国耕地短缺比较严重,1994年全国
土地面积中,耕地只占9.88%左右。1990年我国耕地面积9567万公
顷,人均耕地1.25亩,远远低于世界平均4.57亩的水平。有三分之一的
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上海、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和相当一部分市、县的
人均耕地在0.6亩以下。近年来耕地数量锐减,“六五”期间平均每年减少7
00万亩,“七五”期间,年均净减少400万亩。进入“八五”以后,占用耕
地又呈增长势头。1991—1993年,每年分别减少350万亩、620万
亩和460万亩,1994年全国减少耕地1071.7万亩,虽然由于开发、
复垦,使新增耕地达475万亩,但仍净减597万亩。据估计,到2020年
将减少到人均耕地1亩左右。造成耕地减少的原因,除因自然灾害和农业结构调
整损毁及占用一部分耕地外,主要是由于基建占地。分地区看,1987年至1
993年这7年中,有21个省份耕地是减少的,其中减少量在100万亩以上
的有:辽宁、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和陕西9省。表1中
列出了根据1994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耕地面积数据计算的人口耕
地比较压力指数。
表1
人口耕地 人口粮食
地区别 压力指数 压力指数
北京 2.19 1.63
天津 1.72 1.91
河北 0.77 1.00
山西 0.66 1.00
内蒙古 0.34 1.26
辽宁 0.94 0.66
吉林 0.52 1.07
黑龙江 0.33 0.52
河南 1.83 1.07
湖北 1.34 0.90
湖南 1.55 0.94
广东 2.13 1.42
广西 1.36 1.33
海南 1.32 1.26
四川 1.44 1.10
贵州 1.49 1.46
上海 3.59 2.31
江苏 1.23 0.88
浙江 2.08 1.07
安徽 1.10 1.00
福建 2.08 1.19
江西 1.36 0.96
山东 1.03 0.79
云南 1.08 1.42
西藏 0.84 1.26
陕西 0.80 1.47
甘肃 0.54 1.13
青海 0.64 1.33
宁夏 0.49 0.77
新疆 0.41 0.63

注:上表计算过程中使用的粮食数据是根据谷物、油料、糖、水产品、猪肉
、牛羊肉折合而成的。
折合比率为:油料1.0,糖1.3,水产品1.0,猪肉0.5,牛羊肉
1.50
计算结果显示:从耕地资源的角度看,人口严重超载的有上海、北京、广东
、浙江、福建等东部省区(人口耕地压力指数大于2),其中上海市人口超载最
为严重。人口承载力相对富裕的地区有: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
吉林、青海等省区,都是中、西部地区。总的来说,东部地区人口相对超载(平
均人口耕地比较压力指数为1.53),中部地区人口与耕地的承载力基本持衡
(平均人口耕地比较压力指数为1.00);而西部地区人口耕地的承载力相对
富裕(平均人口耕地比较压力指数为0.83)。
其次从粮食资源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从整体上看呈增长的趋势
。1994年比1978年增长46%,平均年递增6.5%,但发展是有起伏
的,16年中有5年是减产年份。而且从1984年到1989年粮食产量一直
维持在4亿吨左右,1990年达到4.46亿以后,一直在这个水平徘徊。由
于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增长速度大大低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
度,人均粮食产量一直停滞在较低水平。据199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生产年
鉴》统计,世界按人口平均的谷物产量为358.4公斤,而我国为344.7
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其他粮食生产发达国家如加拿大(1808.4公
斤)、美国(1385.7公斤)、法国(1056.1公斤)、原苏联(80
7.5公斤)的水平相比,差距更大。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的减少,
人口对粮食的压力将越来越大。根据计算出的各地区人口粮食比较压力指数(见
表1),可以进一步看出地区间存在着的明显差异:人口相对超载的地区有:上
海、天津、北京、陕西、贵州、云南、广东、青海、广西、西藏、海南、内蒙古
、福建、甘肃、四川;人口承载力比较富裕或基本持衡的地区有:黑龙江、辽宁
、新疆、宁夏、山东、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河北、山西、安徽、吉林、浙
江、河南。
以上计算结果说明,从粮食资源的角度看,人口严重超载的地区均在东部,
人口承载力比较富裕或相对持衡的地区主要是中部地区。这一点通过计算东、中
、西部的人口粮食压力指数也可以看出:只有中部地区的人口粮食压力指数小于
1,人口承载力相对富裕;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人口粮食压力指数均大于1(
分别为1.06和1.19),即人口相对超载。
(2)经济发展是人类自身生存和进步所必需,也是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的
物质保证。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通常用人均总产出水平,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来衡量。我国省际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一直很大,1978年以来,人均GD
P的总体相对差异系数均在60%以上,1978年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变
化可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0年,人均GDP相对差距不断缩小,这
一点从计算出的人均GDP相对离差系数可以看出,1978年为100%,1
985年下降为71.9%,1990年又继续下降到64.2%。但各地区人
均GDP的绝对差距不断扩大,1978年人均GDP绝对差异系数为451元
,1985年为658元,1990年为1133元。1990年以来,各地区
人均GDP差距又发生了引人注意的新变化:第一,各地区人均GDP相对差距
出现扩大趋势,由计算出的人均GDP相对离差系数可以看出,1990年为6
4.2%,1991年为66.8%,1992年上升为71.4%,1993
年略有下降为70.9%。第二,各地区人均GDP的绝对差距也呈进一步扩大
趋势。1990年人均GDP总体绝对差异系数为1135元,1991年为1
324元,1992年扩大为1683元。表2中列出了根据各地区的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计算出的人口经济比较压力指数。
表2 各地区人口经济、资源承载力及其压力指数
地区 人口密度 经济人口 资源人口 人口经济 人口资源
承载力 承载力 压力指数 压力指数
d E′ R′ d′E′ d/R′
北京 670 1675 350 0.40 1.91
天津 827 1686 854 0.49 1.82
河北 340 304 382 1.12 0.89
山西 195 143 235 1.36 0.83
内蒙古 19 15 24 1.27 0.80
辽宁 278 471 348 0.59 0.80
吉林 138 138 173 1.00 0.80
黑龙江 81 94 188 0.86 0.43
上海 2152 8271 729 0.26 2.95
江苏 684 1036 651 0.66 1.05
浙江 421 690 266 0.61 1.58
安徽 428 282 408 1.52 1.05
福建 263 365 160 0.72 1.64
江西 240 164 207 1.46 1.16
山东 554 660 609 0.84 0.91
河南 541 342 373 1.58 1.45
湖北 307 268 274 1.15 1.12
湖南 300 213 242 1.41 1.24
广东 376 627 211 0.60 1.78
广西 189 139 140 1.36 1.35
海南 209 258 162 0.81 1.29
四川 197 130 155 1.52 1.27
贵州 196 77 132 2.53 1.48
云南 100 66 80 1.52 1.25
西藏 1.9 0.0 1.8 2.00 1.05
陕西 169 107 148 1.58 1.14
甘肃 52 26 62 2.00 0.84
青海 6 5 6 1.31 0.99
宁夏 97 69 154 1.41 0.63
新疆 9 10 17 0.93 0.52

注:表中人口资源压力指数是根据表1中人口粮食资源比较压力指数及人口
耕地资源比较压力指数综合而成的。
人口经济压力指数的计算结果显示:1994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
济承载力高于人口需求的地区主要有:上海、北京、天津、辽宁、广东、江苏、
浙江、福建、海南、山东、黑龙江和新疆。经济承载力低于人口需求的地区主要
有:贵州、甘肃、西藏、陕西、河南、安徽等省。
(3)根据以上两部分的结果可知,人口密度与人口经济承载力和人口资源
承载力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各达0.948和0.790,说明我国人口
省际分布虽很不均衡,但人口密度大体上随着经济、资源承载力的提高而提高。
人口密度与经济承载力的相关程度更高,说明人口分布与经济因素更密切。另外
,从各地区人口分布与当地经济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的关系看,有着十分明显的
区域差异,大部分经济承载力相对富裕的地区其资源承载力却相对不足,资源承
载力相对富裕的地区其经济承载力却未必富裕。我们可以根据上表中计算出的人
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将全面30个省区划分为四大类:
①经济承载力和资源承载力都相对富裕或基本持衡的地区:辽宁、吉林、黑
龙江、山东和新疆。
②经济承载力相对富裕或基本持衡,资源承载力相对不足的地区:北京、天
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
③经济承载力相对不足,而资源承载力相对富裕或基本持衡的地区:河北、
山西、内蒙古、青海、宁夏、安徽、西藏和青海。
④经济承载力和资源承载力都相对不足的地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陕西。
为了便于综合考察不同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我
们还可以在人口经济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的基础上,计算出各地区的综合人口压
力指数。计算方法是对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加权平均。权数是
根据各地区人口密度与经济承载力和资源承载力的相关程度来确定。经过反复测
算,权数确定为0.6和0.4比较合适,计算出的人口承载力与人口密度高度
相关,相关系数为0.966,它既大于人口密度与经济人口承载力的相关系数
(0.948),也大于人口密度与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相关系数(0.790)
,这说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资源状况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
当然两者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经济发展水平。表3是计算出的人口综合压力指数。
表3 各地区人口综合压力指数及其人口承载力
地区 人口压力指数 人口承载力
北京 1.00 1145
天津 1.02 1354
河北 1.03 335
山西 1.15 180
内蒙古 1.08 19
辽宁 0.67 421
吉林 0.92 152
黑龙江 0.69 132
河南 1.53 354
湖北 1.14 270
湖南 1.34 225
广东 1.07 461
广西 1.36 139
海南 1.00 220
四川 1.42 140
贵州 2.11 99
上海 1.34 5258
江苏 0.82 882
浙江 1.00 520
安徽 1.33 332
福建 1.09 283
江西 1.34 181
山东 0.87 640
云南 1.41 72
西藏 1.62 0.7
陕西 1.40 123
甘肃 1.54 40
青海 1.18 5
宁夏 1.10 103
新疆 0.77 13

由于人口承载力是个动态的相对概念,表3中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资源
状况所计算的人口承载力是现实承载力,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资源的进一
步开发利用,各地区的人口承载力会有所变化。
由表3中计算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可以看出,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资源
的角度考察,1994年我国只有辽宁、黑龙江、吉林、江苏、山东和新疆6个
省份人口承载力相对富裕,这几个地区属于经济承载力和资源承载力都相对富裕
的地区。而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超载,其中人口超载比较严重的地
区有:贵州、西藏、甘肃、河南、四川、云南、陕西、广西、湖南、江西、安徽
、上海等省区。在人口相对超载的所有地区中,除上海、福建和广东是由于资源
承载力严重不足导致的人口超载外,其余地区均是由经济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人
口超载。
3.我国不同类型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协调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上面我们对不同地区的经济——资源人口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了具体
考察。总的来说,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有很大的互补性。我国东部地区借助于
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迅速跃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资金和技术相对丰裕,经济
承载力较高,但资源相对不足;而资源相对丰富的中西部地区,缺少资金和技术
,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经济承载力不足(详见表4)。目前这种生产力布局和
人口布局状况固然有其必然性,但却不是合理的。资源承载力较高的中西部地区
如果不和经济承载力较高的东部地区相结合,就得不到有效开发,而离开中西部
地区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这个后盾,东部地区的高速发展也难以为继。这种状况
如果长期存在下去,将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各地应因
地制宜,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发展、缓解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
表4
人口经济压力指数 人口资源压力指数
东部 0.70 1.30
中部 1.31 0.93
西部 1.58 1.01

(1)那些处于我国中部和西部的地区,经济人口承载力严重不足,其根本
原因之一是这些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人均投资相差过分悬殊。如我国人口经济压
力指数最低的上海与最高的贵州省(见表2)人均投资额之比,1985年为9
.0倍,1990年为11.6倍,1994年扩大到21.2倍;两地人均投
资额绝对差距1985年为884元,1990年上升到1700元,1994
年高达7652元。因此对于这些地区来说,应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发展交通运
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促进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促进包括资本、信息、技术、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
区流动和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有序转移;另外,要充分发挥能源原材料的资源优势
,重点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提高加工深度,使资源
优势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充分发挥这些地区中三线军工企业和科研力量优势,
发展机电工业;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业,特别是对一些人多地少、水土流失严重
和农业生产条件比较恶劣的贫困地区,更应注意改造中低产田,搞好水土保持,
变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搞好水利建设,逐渐改善农业基本条件。但中西部
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是在增产潜力大的地区加快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还要特别
支持和帮助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加快经济发展。
(2)主要由于资源人口承载力不足而引起人口超载的我国东部一些地区,
往往凭借其区位条件的优势,依靠来自其它地区的资源而使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
,使其经济对人口的承载力远远超过当地资源的承载量,但应注意到,当地人增
地减及较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无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对人口承载
量的提高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需要十分注意由经济因素支撑的大量人口对本地
资源环境的压力及后果。因此对于这类地区来说,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采用先进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抓好电力、钢铁、石油
化工等基础产业建设,加强以港口为重点的交通建设;继续扩大开放,发展外向
型经济,进一步发挥轻型加工工业的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
主向资源消耗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产业为主的方向发展,逐步将一
般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乡镇企业等非农经济迅速
发展,耕地资源锐减,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应稳定粮食作物播种
面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稳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保证粮食、棉花等
主要农产品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加强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发展海洋捕捞业和海
淡水养殖业,提高农业产品商品化和专业化的程度。依托发达的工业和商业,提
高农业机械化和集约化的程度,建立比较发达的农业。
当然,就全国而言,每一个局部地区都不是一个封闭系统。在地区间存在商
品交换和资源流通的情况下,不可能达到每个地区的现实人口都与本地区的人口
承载量绝对平衡。各地区的人口承载力并不全部由本地区的人口承载力来支持,
同时各地区的人口承载力也并不全部用于支持本地区的人口。因此,以经济承载
力相对不足为主的地区和以资源承载力相对不足为主的地区应本着“合理分工、
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资金与技术和中
西部地区的丰富的资源与劳动力,一方面保持东部较快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加
快对中西部的开发,形成人口与发展的最优空间组合方式,有效纠正经济发展严
重失衡的状态。

参考资料:复制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05
我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国土面积和美国差不多,我国的平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为12%,而美国的平原面积占国土的总面积比例为38%,而美国仅有2亿多人口,根据我国的地理资源,生态环境,3--6亿人口较相适应,,而我国人口绝对过剩一半还多,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作为生产者是有条件的,而作为消费者是无条件的,社会上有很多人一辈子什么也不干,完全是消费者。人的一生要大量消耗物资,排泄大量垃圾,我国的资源是有限的,大多数地下、地表资源不能再生,我国许多资源已经枯竭,我国是世界上第二能源消耗大国,现在,我国每年要消耗14--19亿吨校准煤,17亿吨原煤,3亿吨石油,10亿吨水泥,3亿吨纲材。每年要排泄几十亿吨垃圾。50--60年代我国各处是清山绿水。我的家乡山东,沟满河平,到处都是水,现在,打十几米深不见水。那时,路边、沟边生长的各种植物,现在,我寻找了二三十年,再也找不到了,彻底绝灭了。我们家乡的大量的飞禽走兽早就绝灭了。我经常在想,如果袁隆平再晚几年发现野稻,人类就永远发明不了杂交稻了。现在到处都是垃圾,很多大河干枯了。由于人口太多,为了生存,造成对大自然过分掠夺,土地疲惫,严重沙化,我们的牛羊根本吃不到鲜草,只能啃草根。我所在的县东西仅有八十多里,南北仅有九十里,1358平方公里,竟高达157万多人口,分地不是按亩,而是按米,过年过节时,根本挤不进县城中心。我国人口过多已经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吃光了我们的家底。成倍地降低了人均生活水平。血的教训教育了我们,我国还要几代人长期付出代价,我国还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国策,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