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辈份?

我是姓吴的,可我不知道我什么辈分.吴有哪些辈分?怎样知道自己的辈分?
.吴有哪些辈分?怎样知道自己的辈分?

辈分是指在家族、亲友的长幼先后中所居的地位。也指家族、亲友之间的世系次第。主要分为长辈(高祖辈、曾祖辈、祖辈、父母辈等)、平辈和晚辈。亦作“ 辈份 ”。

《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 黑大叔 又回过脸儿朝 贾大少爷 说道:‘你父亲叫我大叔,你是他儿子,怎么也叫我大叔,只怕辈分有点儿不对罢?’说完,哈哈大笑。”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十六:“ 赵得禄 年纪也不过三十多一点,可是辈份大,人都管叫爷爷。”

扩展资料

辈分背景:儒家文化对论资排辈的强调,源于农业社会独特的社会结构,中国人的这种特点与儒家文化几千年来的影响有关。

孔子本人就是一个非常注重“礼”的人,而礼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形式。在孔子认可的礼中,大多都是在强调身份的重要性。《论语乡党》整篇都在讲礼,包括士人在各种场合、面对各种人的时候应当遵循何种规矩。

孔子讲的礼有两个维度的内核,一个是以亲疏作为判定依据的“孝”,一个是以尊卑作为判定依据的“忠”。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孝的第一要义是要听话,而且要和颜悦色(色难),这才算礼数周到。

对于君主,要“事君尽礼”(《论语八佾》),才能算忠。有了这两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平等的了,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一种论资排辈的表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辈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05
自你起,你父亲、母亲是最亲的,父亲也有称爸爸等的、母亲也有称妈妈等的就不多说了。
和你同父母的称兄弟姐妹,旁系的称呼相同,其妻(夫)称为嫂、弟妹(姐夫、妹夫)。
以父亲、母亲的血缘关系及社会关系扩展开来,和父亲平辈的、年龄大于他的按出生的早晚称大伯、二伯……(有些寺方也称大爷(平声)、大爸等),年龄比你父亲小的按出生的顺序称二叔、三叔……,其妻称娘、婶;你父亲的姐妹称为姑,按出生顺序为大姑、二姑……,其子女为表兄弟姐妹,其妻(夫)称为表嫂、表弟妹(表妹夫、姐夫);父亲的父亲称爷爷,和你爷爷平辈的按出生顺序称大爷(上声)、二爷……,其妻称奶奶;父亲的爷爷称太爷,其妻称为太太……。辈份比你小的称子侄,是你亲生的称儿子、女儿,旁系的称侄子、侄女,儿子的子女称孙子、孙女,旁系的称侄孙、侄孙女,孙子的孩子称曾孙、曾孙女……
经母亲血缘关系来说,母亲的姐妹都称姨,以出生顺序为大姨、二姨……,其夫称为大姨夫、二姨夫……,其子女称为姨兄弟姐妹;母亲的兄弟称为舅,按出生顺序为大舅、二舅……,其妻称为大舅妈、二舅妈……其子女称表兄弟姐妹(按出生顺序排列长者为兄、姐,小者为弟、妹),其妻(夫)称为表嫂、表弟妹(表姐夫、表妹夫),母亲的父母称为姥爷、姥姥,姥爷的兄弟姐妹按出生顺序称大姥爷、二姥爷……大姑姥姥、二姑姥姥……;姥姥的兄弟姐妹称舅姥爷、姨姥姥……
还有很多的,比较麻烦,你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总结吧。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辈分,在家族、亲友的长幼先后中所居的地位以及用作家族、亲友之间的世系次第关系。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下来就被确定了,自己别无选择。同宗族之间的辈分是严格遵守的,比如说称呼必须准确,日常生活中要向长辈请安、敬烟、让座、让路,坐次上也十分讲究,不能乱了礼法。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甚至命运都会受到宗族礼法的影响和传统道德的束缚。而在现代大多数年青一代对于非直系的辈分则没有那么看重,只是看作为家族的一个符号。

辈分是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更重行辈之序和长幼之别,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主要来源可以追溯到孔子时期:一个是以亲疏作为判定依据的“孝”,一个是以尊卑作为判定依据的“忠”。有了这两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平等的了,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一种论资排辈的表现。
第3个回答  2015-09-16
辈分,指在家族、亲友的长幼先后中所居的地位。主要有高祖辈、曾祖辈、祖辈、父母辈、平辈、矮辈之分。亦作“ 辈份 ”,指家族、亲友之间的世系次第。
第4个回答  2007-05-07
辈分就是beifen=备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