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区工业经济的劣势?

如题所述

让我来告诉你:
建国后,1952年底,第一、二、七区有手工业从业人员7000余人,已有组织起来的手工业合作社4个,社员350人。到1954年底,私营手工业企业和个体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私营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29家,从业人员6162人,行业19个;个体手工业也发展到519家,从业人员7086人;还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合作社15家,从业人员1413人。1956年春,辖区内所有私营工业企业全部实现了公私合营,手工业劳动者实现了合作化。辖区内共建立了手工业合作社(组)75家,入社人数6664人,其中手工业合作社71家,社员6592人;手工业合作组4家,组员72人。1958年,市手工业联社将48家手工业合作社、3188人,交碑林区管理。1959年,碑林区工业企业148家,其中区直工业企业已有39家(国营14家,集体25家),社会福利企业8家,商办工业企业101家。1960年5月,碑林区建制撤销。工业企业部分划归雁塔区,部分划归灞桥区。1962年7月,碑林区建制恢复,部分工业回归,商办工业随商业体制变化由市管理。碑林区区、街工业企业共128家,其中区直企业66家,街道工业62家。“文化大革命”期间,碑林区工业总产值由1967年的56577万元增至1977年的1044881万元,增长846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区、街工业发展基本保持平稳,企业家数保持在117家左右,工业总产值年均在132亿元。1993年碑林区工业总产值达425亿元,其中区属364亿元。1993年有区、街工业企业共109家,共有职工12686人,固定资产原值318536万元,工业总产值328911万元,上缴税金12847万元。 2012年,碑林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009亿元,实现增加值4565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1881亿元,重工业产值14128亿元;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415亿元。 碑林区地处西安市繁华闹市区,是历代商贾云集之地,素以商业集中而著称。早在唐代,位于今辖区东南部的东市,占地092平方公里,“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从明清至民国,区境内的南院门、南大街、东关和南关一带,为西安商业聚集的繁华区。1935年1月,陇海铁路通车西安,商业中心逐渐移向东大街。西安解放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东大街和南大街的商业大楼、宾馆饭店和各类专卖店,竞相建成,成为西安最繁荣的商业地区。1984至1989年,先后投资3325万元,因地制宜地新建、扩建、改建饮食、粮食、蔬菜等中小商业网点71个,净增商业用房面积37584平方米,装饰店堂门面16余处。1989年,碑林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5935万元,其中区属商业销售额达29500万元,实现利润928万元,分别是1979年的41倍和26倍。1993年,碑林区商业单位7102家,从业人员28870人。其中全民单位356家,职工8347人;集体单位1369家,职工10770人;个体有证5377家,从业人员9753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28505万元,其中商品零售额525781万元,饮食零售额47893万元,工业零售额41433万元,其他行业零售额4485万元。 2012年,碑林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982亿元,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0492亿元。限额以下实现零售额849亿元。
我知道所以你知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