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病情介绍

如题所述

孤独症儿童的父母最难容忍的莫过于孩子的自伤与攻击行为(SIB/A),他们不愿看到、想到或讨论自伤与攻击(SIB/A)行为,但这种行为确实存在, 并必须制止。 有的孩子用头撞墙、撞地板,力气之大导致颅骨骨折, 视网膜脱落或耳聋。 有的孩子用拳头或膝盖打自己, 把鼻子打破, 把耳朵打裂甚至失明。 有的咬自己、咬别人, 打别人的孩子、打自己的父母,其暴力往往引致骨折。

面对孩子的自伤/攻击行为(SIB/A),首先要试着去确定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引起孩子发泄自己或攻击别人的是疼痛还是失落感? 一个不讲话的孩子从岁2至18岁具有严重的自伤行为,直至发现他患有极疼痛的乳突炎感染(mastoid infection)。 很多医学检查没法揭开痛源。 试着去找这样的医生, 他本身是孤独症或其它残障孩子的父亲,请他作详细的医学检查以确定这种极端行为后面是否有痛因。 医学博士Tim Buie发现, 一种未知的胃痛使他的孤独症病人产生SIB/A。

为治疗这一骇人的问题, 各方所作的努力包括:

1. 行为修正法仅用正面强制。 这个方法如果有用当然值得推介, 但无效的例子也很多。 严重残障人协会(TASH)一篇综述论文认为正面奖励有效率约60%, 我们正关注其余的40%。

2. 逆向法. 很多人心理上反对逆向法。 蓝带政府计划所作的一组调查发现正面奖励无效的情况下逆向法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3. 药物. 包括新出的Naltrexone在内, 很多药物对某些患者有部分效果, 但大部分药物都带有自身的问题, 不容忽视。

4. 矫正身体化学成份, 服用营养补充物, 或排去体内有毒元素, 如汞, 是另外两种尚未充分利用的方法。

5. 解毒: 医学博士Amy Holms为几百个孤独症儿童作汞毒性治疗。 他报导说除汞之后, 小孩在语言, 社交, 认知等方面改善最好, 而青少年则在SIB/A方面大为减少。

6. 维生素B6和镁, 及DMG(二甲基甘氨酸): 四十年来,我遇见许多患有严重SIB/A人士的病例, 他们对营养补充物, 特别是高剂量B6/镁和DMG产生极好的反应。 令人惊讶的是,不仅是孤独症人士,患有雷特(Rett)症候群的女孩, Fragile X症候群的男孩及Angelman症候群小孩均有改善。 以下是几个例子。

例1: Anthony, 英格兰18岁孤独症人士, 非常暴力,不得不将他送入疯人院, 在院里, 他3分钟打破7块玻璃窗, 对妇女性骚扰, 需要高度监禁。 药物失效。 他的母亲, 在英国管理一个资助孤独症研究的团体, 找我帮忙。 我建议高剂量维生素B6和镁。 奇迹出现。 有一次Anthony的父母带他火车旅行, 忘了带上维生素,第二天, 他又变成"发怒的野兽"。 我应邀去Anthony待的疯人院作演说,有机会见到他,并与职员们讨论他的病例。 大家一致认为Anthony服用高剂量维生素B6/镁的时候表现出显著的改善。

例2:几年前, Lilia Negron医生请我到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去演说。 Negron医生把我介绍给听众的时候讲了一个孤独症年轻人的故事。 他的母亲哭�到Lilia的诊所来求救她儿子, 他将被第三间精神病医院赶走, 因为即使大量的药物也控制不住他。 他太狂暴, 医院容不下他。 Negron医生试用B6和镁作为最后一�, 年轻人很快平静下来。 Negron医生会上说她最近拜访了这个家庭, 看到他现在是个友善、易相处的年轻人, 还为她唱歌弹吉他呢。

例3:一个男孩的妈妈告诉我,她的孩子被认为是她那一个州----一个大州----最严重的自伤与攻击性孤独症患者。 人们对他的自伤行为毫无办法。 他吃的药对心脏有副作用, 加大剂量可能杀死他。 自伤行为无日无之。母亲简直要疯了, 她忍无可忍, 真想把孩子和自己都杀了。 后来, 她试了B6和镁,在短时间内出现了不可思议的好结果。令她欢欣鼓舞。 但一年多过后, 她告诉我他又开始打自己了, 我建议改用P5P, 这是B6的不同形式, 不是氯化氢吡哆醇。我没有再得到她的消息,不知转换是否有效,研究乃需要做。

例4:Michael是个18岁,体重180磅的孤独症青年,他打裂母亲的颚骨,打伤父亲致使父亲多年无法工作。他一发狂, 警察局的电话随即响个不停。 他上学的拉斯韦加斯学校Ed Kitt校长告诉他家人找我帮忙。 我建议B6/镁,以及DMG, 奇迹出现。 Michael和善的行为持续到现在已有好几年了,他继续服食大剂量B6和镁(1500毫克B6, 700毫克镁)及每天18片DMG。 他父亲对我说这些营养物很贵,但他乐意支付, 比他以往买药更便宜, 而且更有效, 更安全也对他儿子更有益。

雷特(Rett)症候群: 几年前我接到一个母亲的电话, 她十来岁患雷特(Rett)症候群的女儿用姆指挖自己的眼睛, 猛打自己, 似乎要毁灭自己的身体。 我建议用B6/镁, 和DMG。 几个月后, 我收到雷特症候群协会主席Kathy Hunter女士来电, 她兴奋地告诉我那个有严重自伤行为的雷特症女孩服食营养补充后帮助很大。她给了我那个母亲的电话, 我挂过去, 接电话的正是早前与我通过话的母亲。

Angelman症候群: 有几个母亲打电话告诉我, 她们参加一个Angelman症候群协会举办的会议, 得知一个Angelman症候群孩子有自伤, 抓伤、咬伤他的母亲, 及侵犯行为。 DMG对他产生好效果, 其它母亲试DMG亦获得好效果。 我问了这个Angelman症候群组织的名称并给那个医生写信, 问他是否愿意合作研究DMG对自伤行为与Angelman症候群的疗效。 我没有收到回音。

●自闭症儿童自虐及攻击性行为的矫治●

儿童自闭症是对儿童成长有严重影响的发展性障碍,其语言发展异常迟缓,不能进行社会交往及建立伙伴关系,感情和社会互动有着严重困难,随着年龄的发展,对生活中同一性的执着往往不仅不会消淡,反而会加强。如何遏制自闭症儿童的不良发展和预防其继发障碍的发生成为所有健康性专业人士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作为特殊教育的实践者,我们和自闭症儿童多有接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自闭症儿童有自虐与攻击他人的行为,由此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行为矫治并有所起色,特以案例形式进行记录:

案例介绍:

多多,两岁时被医生诊断为自闭症儿童。该幼儿除具有自闭症的一般特征外,其情绪尤为不稳,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发脾气,发脾气时乱叫乱嚷或躺在地上哭闹和尖叫,时常有自虐行为——咬伤自己,偶尔伴随着攻击性行为,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矫治:

一、从“观察”法介入,以“功能分析”寻找原因

孩子为什么要自虐?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攻击他人?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我们一直在思考着这些问题。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多多的自伤不是无缘无故的,偶尔发生的,而是对某一活动不满意或某一要求他不愿意去做时,他就会用力狠咬自己的手指,甚至咬出血。最初,我们运用“冷处理法”和“物品替代法”阻止多多自虐,即自虐时,使用适当的器械来阻止孩子的自伤行为,如给孩子一些塑料黄瓜或包装盒的软衬条等,让孩子及时发泄。刚开始也有一些效果,但时间一长就出现了新的问题。多多的自虐行为减少了,但取而代之的是“咬老师”或“掐老师”的攻击性行为的出现。由此可见,多多的自虐行为和攻击性行为是相互关联的。当我们要求多多去做某件事,而孩子又不愿意时,就会造成孩子情感上的困惑,为了达到脱离这一环境和逃避做该事的目的,他就以伤害、攻击别人的方式来表达“不满意”,出现了极端行为,引发这些行为的问题是 “社会性的负强化”的因素所造成的——即以逃避为目的的行为,多多想以此回避他不愿做的事,不愿待的环境。

从上述观察所得的情况中,我们通过功能分析得出两点:第一,自闭症儿童的自虐及其伴随的攻击性行为是有规律的。第二,要求或环境改变时,自闭症儿童的自虐及其伴随的攻击性行为就会减少甚至消失。

二、通过“任务分解” ,合理设计教育康复方案

了解了多多产生自虐及其伴随的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后,我们对多多的能力重新评估,并在评估的基础上调节对他的要求。在设计教育康复方案时,我们运用任务分解法,尽可能地细化训练步骤,降低要求,从而为多多创造成功的机会,提高其自信心。以穿套衫为例,我们自编了一首儿歌:“先套一个大洞洞,再套一个中洞洞,最后套上小洞洞”,将穿衣的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套入衣服的下摆口,第二步:头钻出领口,第三步:伸入袖口。在开始训练时,我们通过触体帮助进行前两步,然后鼓励多多完成最后一步。在此基础上,逐渐向前延伸,完成第二步、第一步。在整个康复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注重训练时间的分割,以幼儿的注意力发展特点为基础,每一步骤开始学习的持续时间不易过长,而后逐渐增加从3分钟到10分钟至15分钟。并选择合适的训练地点,充分考虑环境的因素。每一项任务的进行我们都是如此,以降低难度,由易到难,减少多多的抵抗行为。

三、以伙伴支持,尝试“合作训练”

通常,自闭症儿童对他人的“依恋”不是很明显,但多多似乎有些特别。他非常喜欢同伴的另一个唐氏综合症的孩子。因此在康复训练中,我们有意识地将他们安排在一起,通过伙伴的支持,利用多多的“依恋”心理,配教师“示范”法进行合作训练。通常,我们预测到训练的内容、要求可能引发多多自虐及其伴随的攻击性行为时,就在此项训练前先进行一些多多喜欢的游戏来引发积极情感,然后在设置一个较为困难的训练项目,老师进行语言提示,并直接示范,多多和他的“伙伴”共同模仿,一旦发现多多出现了自虐及其伴随的攻击性行为就果断制止,并通过触体帮助来完成任务,而不会因此而停止对他的要求。当然,当多多自虐及其伴随的攻击性行为减少时,就适时奖励。如:个别训练或教学活动时多多不配合,还会不停的说“白相”即(玩的意思)。教师随时解释:我们学习好了再“白相”好吗?你喜欢吃糖吗?如果你学习好,老师就奖励你吃糖或吃巧克力。当孩子听从你的指令完成了学习,老师就及时奖励孩子,并答应孩子的要求,然后再继续学习。学习中教师也可以抱抱、亲亲孩子,表示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并说“多多真好,真听话”。

四、坚持行为改变技术,进行“系统脱敏”

为了让多多主观上来减少自虐及其伴随的攻击性行为,我们必须帮助多多学会以一般人所认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我们观察他行为表现的方式,并试着从孩子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层面去了解他行为动机,利用行为改变技术去帮助他学习一般人所认定的表达方式。我们按照系统脱敏的步骤,将多多不愿做的事、害怕置身的环境,按难易及害怕程度划分等级,从最低一级开始脱敏。如:多多刚进园时,让他去盥洗室他就不高兴,并伴有恐惧的情感。问题行为随之产生。我们就用鼓励的目光,温暖的大手牵着他一次次前往,一次、两次、三次,时间久了,多多也就习以为常,主动前往了。我们则即时强化、鼓励他这一正向的行为。有时我们也偶尔会“反其道而行之”,如:多多发脾气时想咬老师,开始我们采取了退缩阻止的方法。但多多反而越来劲,老师干脆不退缩阻止,把手伸向孩子再次让他咬,他反而不咬了,而是轻轻碰一下老师的手。

另外,对自闭症儿童自虐及其伴随的攻击性行为的矫治过程中,必要时我们要充分给予孩子发泄的机会,孩子在发泄的过程中,心理得到了满足,情感就会释放。我们还可以利用感统训练进行干预,利用正面引导进行强化,加强对家庭康复的指导,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发展状况及个性,选择合理的对症下药的治疗方法,逐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资料:http://www.cautism.com/2005/10-24/10333085941.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1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精神发育偏离,与精神发育迟滞不同,既是偏离,给人的感觉就是有点怪。怪在何处?概括起来不外乎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交往障碍,患儿对与人交往不感兴趣。患儿对父母离开或者家时缺乏正常反应,显得无所谓甚至无动于衷。上幼儿园时也不与小朋友们玩耍,与他人很少有目光的接触;表情显得冷淡或孤傲;对于别人的呼唤常常充耳不闻。

  二、是沟通障碍,使用语言困难,患儿沉默不语或较少使用语言,常常分不清代词“你、我、他”的含义,有的患儿虽然会说话,但从不发起和参与谈话,有时出现尖叫或刻板重复语言。

  三、是兴趣范围狭窄及刻板僵硬的行为方式,患儿有不寻常的兴趣及游戏方式,比如对某种物品的迷恋(旧的玩偶),对物品非主要特性的兴趣(不允许更换新的玩偶)。对环境要求固定不变(吃同样的食物,走同样的路线,物品放置在固定的位置),刻板重复的行为或特殊的动作姿势(旋转、转圈、踮脚走路、倒走、手置于胸前凝视、手部有奇特的动作、撞击、摇摆以及自伤自残等)。

第2个回答  2021-06-11

孤独症在临床上是一种广泛性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社会交往障碍,兴趣范围刻板、狭窄,而且患者的语言交流功能发育障碍。

儿童孤独症的症状:

第一、社会交往障碍,患儿往往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而且比较回避别人的目光接触,特别是对于自己的依恋者,或者是照料者不能够产生共鸣,而且不愿意与他们进行亲密接触。

第二、言语交流上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明显的落后于同龄儿童。在言语交流上因为发育迟缓,所以在言语表达、模仿上出现问题,患者的语速、语音、语调或者是对人称代词的使用上存在着明显的错误。

第三、患者的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患儿往往对不是作为玩具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比如瓶盖、头发、木棒等,患者能够乐此不疲,玩很长时间,而且患儿的行为也是刻板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