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起就开始数九了,你知道数九的意义吗?

如题所述

数九是中国农业社会最冷一段时间的代名词,以冬至为起点,大约经历九九八十一天,到春分前。为什么以九为周期,因为就是阳数里最大的数字,有无以复加、不能逆转的意思,数九就代表最冷,夏季的三伏就代表最热。事实上,这个数九天能看到中国人的辩证哲学思想,最冷的实际上三九四九时节,气候变化就像一条抛物线,呈正态分布。为什么三九四九天气会最冷?你有没有思考过呢?这就涉及到天文学知识,冬至那天,太阳离地面较远,按理来说热量多少,但是由于空气中的水分较多,能保存一部分热量,所以温度不会下降太多,反而是到了三九之后,空气干燥、水分较少,热量无法储存,所以温度会下降较多。顺便说一下,冬至那天,昼短夜长,太阳黄经为270度。具体什么意思。古代人对气候的观察,最重要的作用还在于指导生产生活,比如民间谚语:一九二九不出手,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就是说冬至开始,刚闲下来养生、储备过冬的粮食了,到了九九,春暖花开,可以开始农业生产了,因为善于观察大自然,还有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说法,这时候可以锻炼身体、积累阳气,另外也发展出了很多冰上运动,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18
古代由于御寒条件相对简陋匮乏,寒冬成了人类的最大威胁和惩罚。让人心生恐惧和畏惧。直接影响人的情绪,会觉得冬季特别漫长,特别难挨。古代中国人为了挨过漫长的冬季,于是发明了以“数九”方式消遣的办法。这是最早的“数九”由来。“掰着手指挨寒冬”是当时数九的真实写照。一是可以打发时间,二是能够有效的缓解寒冬威胁下的心理压力。而中国传统文化里,九为极数。寓意最大、最多、最长的概念,而八十一是九个九相加的数字,更是最大不过的数字。在古代人掰着手指挨寒冬的日子里。他们认为过了八十一天,最终春天一定会来临。也表达了当时人类的期许。因此才会出现很多不一样的“九九歌”。而真正的数九不是九个九。而是九个九加一个九正好九十天。因此才会有“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样的说法。而古代人经过千百年与风雪严寒搏斗的经验和实践。创造除了许多记叙数九期间的冷热变化规律。因此出现了形形色色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数九歌。
第2个回答  2018-12-18
所谓“数九”是指在冬至过后,农民开始用这种方法来算日子,以九日为一个循环,第一个九天就是“一九”,以此类推,到达九“九”之后便春暖花开变,这时可以开始春耕种地,农民用这种方法计算距离重要的春耕还有多久。有些农村还有数九歌,用它来描述“数九”的气候变化,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丛“数九”歌中可以看出我们经常认为三九、四九是最冷的时候,这段时间处于大寒小寒节气。因为日照时间最短,温度也就比较低了。虽然数九歌是很多农民观察生活总结出来的,但是天气的变化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所以也不能说完全准确,天气到底如何还要看当年的实际情况。
第3个回答  2018-12-18
记得小时候,一到冬天就听到老人们念叨“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狗、五九六九,隔河看柳。”这数九歌在我国北方广为流传。那数九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按农历计算,从冬至开始,每隔九天为一九,一共九个九,共计八十一天,冬天正好过完,一直到来年的惊蛰结束。而“数”这个字,在古汉语中有“多、三”的意思。人们常说“数九寒天”,“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说明在冬天,三九是最冷的时候,而据每个人的经验也能得出,冬天最难熬的时间就那么十来天,以后,天气就越来越暖和了。对于农作物而言,寒冷的季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倒春寒”,在果树发芽的时期,突然降温降雪,会造成重大的损失。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全球面暖引起的极端天气已经为人类敲响了警钟,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第4个回答  2018-12-18
从冬至开始也就开始数九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没过九天算一个九,连数九个九日,九九就过完了,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九九消寒”。古人用这种“连冬起九”的方式挨过漫长的冬季,九九过完已是寒消暖至,冬去春来之时,也就是俗称的“九九艳阳天”了。此时,时节已进入到惊蛰和春分之间了。民间关于数九的歌谣有很多,其中有:“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寒尽,春暖花开。”但最为流行的还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在我国古代,人们有九九归一之意,经过九九八十一天,一个轮回的开始,冬天已尽,春天到来,寓意在过去一年中所有的不快都烟消云散,美好的生活重新开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