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一是什么日子

如题所述

八月初一是茶山的传统民俗节日。
每逢七月半八月初时,正是台风季节。从前自然条件恶劣,一遇暴雨狂风,大罗山卧龙溪上游山洪瀑发,洪水泛滥,洪水夹带着沙石沿溪直泻而下,祸害茶山人民。
民谣:“茶山龙泻潭,睦州_人冲完,贾宅剩个老伯翻底瞌”。封建社会人们唯有求祈天公神佛治水。为此,每逢古历八月初一那天,乡人在洞桥头徐氏大宗里唱戏,在洞桥头大榕树下摆祭抬案。村人抬来许多案子。
其案像花轿一样,构造艺术精巧,造型别致。案子有:如平水王爷、花光爷、龙王爷、关圣帝、少王爷、杜浒将军、玄坛爷、观音佛得许多神佛偶像给以祭拜,以求治洪免灾。
戏连演两天,气氛活跃,场面壮观。社戏过后,人们把立神像的轿子抬到大户人家中间,每逢古历初一、十五必焚香供上礼品祭拜,到下年八月初一又抬到洞桥头聚会,如此循环往复一年接一年下去。解放以后,破除迷信,引用科学治水原理,建造了许多水库,绿化植树,茶山人民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战胜龙神,达到了抗洪治水之目的。传统的古老民俗,被新文化节代之,八月初一成为茶山文化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21
1,八月初一,宋代以为天医节,祭黄帝、岐伯。传说黄帝咨于岐伯,人间始有医书,后因以为神。
早在南北朝时期,民间即有收集露水做眼明囊和天灸的风俗,天医节当因此而来。
  这一天山东民间也有天灸的习俗,早期用露水和朱砂,后来用露水研墨,点儿童的额头或胸腹,多行于鲁北和胶东地区。有些老太太在黎明前到田野里采取草尖上的露水,中午时分用上好墨研磨成汁,然后使筷子沾墨点儿童的心窝及四周,谓之“点百病”。临朐一带,八月朔采豆棵上的露水储存起来,据说这是龙的汗水,用来做饭可以医治百病。当地还有用这露水和老桃叶作桃叶膏的习俗,凌晨(日出前),用一块洁净的布,到豆地里采露水,把露水和老桃叶一起放到锅里,以破布鞋底为燃料,将桃叶熬成汁,捞出渣子,再将桃叶熬成稠糊,这就是桃叶膏。桃叶膏治疗腹中郁积病,十分有效。沂南有采马齿苋的习俗,据说这天采的马齿苋,可以治痢疾。
  济南地区农村在这天吃黍米,叫作“来丰糕糜”,鲁西北地区叫“来丰糕”,阳信一带还献糕祭场,以祈丰年。天医节忌雨喜晴,农谚说:“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意思是此日下雨,来年必定春旱。
2,这就是所谓的“八月初一孟姜女送寒衣有去无归,因而女人们在八月初一是切忌出远门的。

3,公历8月1日是中国建军节。
望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16
八月初一是茶山的传统民俗节日。
每逢七月半八月初时,正是台风季节。从前自然条件恶劣,一遇暴雨狂风,大罗山卧龙溪上游山洪瀑发,洪水泛滥,洪水夹带着沙石沿溪直泻而下,祸害茶山人民。民谣:“茶山龙泻潭,睦州垟人冲完,贾宅剩个老伯翻底瞌”。
封建社会人们唯有求祈天公神佛治水。为此,每逢古历八月初一那天,乡人在洞桥头徐氏大宗里唱戏,在洞桥头大榕树下摆祭抬案。村人抬来许多案子。其案像花轿一样,构造艺术精巧,造型别致。
案子有:如平水王爷、花光爷、龙王爷、关圣帝、少王爷、杜浒将军、玄坛爷、观音佛得许多神佛偶像给以祭拜,以求治洪免灾。戏连演两天,气氛活跃,场面壮观。
社戏过后,人们把立神像的轿子抬到大户人家上间(中间),每逢古历初一、十五必焚香供上礼品祭拜,到下年八月初一又抬到洞桥头聚会,如此循环往复一年接一年下去。
解放以后,破除迷信,引用科学治水原理,建造了许多水库,绿化植树,茶山人民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战胜龙神,达到了抗洪治水之目的。传统的古老民俗,被新文化节代之,八月初一成为茶山文化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