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原理

如题所述

大白话的解释下:货币供应量增长,大家会感觉手上钱多了,向银行借钱也容易了,大家自然的会多消费,多投资,因此拉动经济,有助于经济增长;但同时因为钱多了,总的商品量不会有同步的增长,因此物价会涨,推动通胀,换个角度说,大家都在更多的花钱消费或投资,而总的社会产品还是那么多,求大于供,物价会上涨。
如果简单理解的话。差不多就是以上这些关系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31
经济增长肯定需要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但货币增长控制在多少最合适,既满足增长的需要又不使价格增长发生通涨.这是个世界性难题.理论上货币供应增长率应该控制在经济增长率与通涨率之和.
但实际上央行只能控制基础货币投放量.货币供应量也不是央行一家说了算,投放基础货币一定的量后能放大出多大的货币供应量来,即货币放大乘数取决于很多因素.市场总是倾向于钱多好办事,所以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货币供应增加和一定的通货膨胀率.央行的工作就是把握这个度.很难做到刚好的境界
第2个回答  2011-03-30
不知道你是要专业学术性的分析 还是简单易懂的答案 能说得明白一些吗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提供货币供应结构图
  一方面,这种货币供应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为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决策提供一个清晰的货币供应结构图,有助于掌握不同的货币运行态势,并据此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调控;
  分析整个经济的动态变化
  另一方面,这种货币层次划分方法,有助于中央银行分析整个经济的动态变化。每一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都有特定的经济活动和商品运动与之对应。通过对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观察,中央银行可以掌握经济活动的状况,并分析预测其变化的趋势。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提供货币供应结构图
  一方面,这种货币供应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为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决策提供一个清晰的货币供应结构图,有助于掌握不同的货币运行态势,并据此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调控;
  分析整个经济的动态变化
  另一方面,这种货币层次划分方法,有助于中央银行分析整个经济的动态变化。每一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都有特定的经济活动和商品运动与之对应。通过对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观察,中央银行可以掌握经济活动的状况,并分析预测其变化的趋势。
  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机制,也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它是指中央银行为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其他宏观金融变数而掌握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并通过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然后再通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达到其政策目标和各种重任的完整体系。
  过渡型调控模式
  过渡型调控模式一般指由直接型向间接型过渡的模式。发展中国家一般采用这种模式。有些虽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但因其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金融市场不发达,加上财政、外汇赤字和严重的通货膨胀等,还有必要对经济采取一些直接控制手段。 货币供应量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已从传统的直接管理体制过渡到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相结合的双重管理体制。对于国民经济的运行,国家既运用经济手段,也运用计划行政手段。特别在宏观失控的情况下,采用一些直接控制手段会收到较快的成效。但从长远观点看,依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中央银行采用间接型金融宏观调控模式已是必然趋势。由此,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在宏观经济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也将愈来愈明显。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