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

如题所述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主要在于融资过程中资金的需求者与资金的供给者是否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x0d\x0a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详细区别如下:\x0d\x0a  一、概念不同:\x0d\x0a  1.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金融行为。\x0d\x0a  2.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行为。\x0d\x0a  二、融资的工具不同:\x0d\x0a  1.直接融资的工具:\x0d\x0a  a.商业票据和直接借贷凭证;\x0d\x0a  b. 股票和债券。\x0d\x0a  2.间接融资的工具:\x0d\x0a  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种融资工具,如存单、贷款合约等。\x0d\x0a  三、优势不同:\x0d\x0a  1.直接融资的优势:\x0d\x0a  a.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与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源使用效率。\x0d\x0a  b.筹资成本较低而投资收益较大。\x0d\x0a  2.间接融资的优势:\x0d\x0a  a.多样化的融资工具可以灵活方便的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融资需求。\x0d\x0a  b.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策略降低风险,安全性较高。\x0d\x0a  c.有利于提高金融活动的规模效益,提高全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x0d\x0a  四、局限性不同:\x0d\x0a  1.直接融资的局限:\x0d\x0a  a.直接融资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较多限制。\x0d\x0a  b.直接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受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的限制,一般低于间接融资工具。\x0d\x0a  c.资金供给方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较大。\x0d\x0a  2.间接融资的局限:\x0d\x0a  a.资金的供需双方的直接联系被割断,不利于供给方监督和约束资金的使用。\x0d\x0a  b.对需求方来说,增加了筹资成本;对供给方来说,降低了收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5

一、定义不同

1、直接融资是以股票、债券为主要金融工具的一种融资机制,这种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融通资金的场所,即为直接融资市场,也称证券市场,直接融资能最大可能地吸收社会游资,直接投资于企业生产经营之中,从而弥补了间接融资的不足。 

2、间接融资是指资金盈余单位与资金短缺单位之间不发生直接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发生一笔独立的交易,即资金盈余单位通过存款,或者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先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

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等形式,或通过购买需要资金的单位发行的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给这些单位使用,从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二、分类不同

1、直接融资的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和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资金融通形式,其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是提供商品的商业信用,如企业间的商品赊销、分期付款等,这类信用主要是通过提供商品实现资金融通;

另一类是提供货币的商业信用,如在商品交易基础上发生的预付定金、预付货款等,这类信用主要是提供与商品交易有关的货币,以实现资金融通。伴随着商业信用,出现了商业票据,作为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明。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资金融通活动,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国家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来筹措资金,如发行国库券或者公债等。国家发行国库券或者公债筹措的资金形成国家财政的债务收入,但是它属于一种借贷行为,具有偿还和付息的基本特征。

消费信用指的是企业、金融机构对于个人以商品或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包括:企业以分期付款的形式向消费者个人提供房屋或者高档耐用消费品,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提供的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等。

民间个人信用它指的是民间个人之间的资金融通活动,习惯上称为民间信用或者个人信用。

2、间接融资:银行信用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客户提供的信用,它是以银行作为中介金融机构所进行的资金融通形式。  

间接性。在间接融资中,资金需求者和资金初始供应者之间不发生直接借贷关系;资金需求者和初始供应者之间由金融中介发挥桥梁作用。资金初始供应者与资金需求者只是与金融中介机构发生融资关系。

相对的集中性。间接融资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在多数情况下,金融中介并非是对某一个资金供应者与某一个资金需求者之间一对一的对应性中介;而是一方面面对资金供应者群体,另一方面面对资金需求者群体的综合性中介,由此可以看出,在间接融资中,金融机构具有融资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信誉的差异性较小。由于间接融资相对集中于金融机构,世界各国对于金融机构的管理一般都较严格,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也多受到相应稳健性经营管理原则的约束,加上一些国家还实行了存款保险制度,因此,相对于直接融资来说,间接融资的信誉程度较高,风险性也相对较小,融资的稳定性较强。

全部具有可逆性。通过金融中介的间接融资均属于借贷性融资,到期均必须返还,并支付利息,具有可逆性。

融资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金融中介手中。在间接融资中,资金主要集中于金融机构,资金贷给谁不贷给谁由金融中介决定。

消费信用主要指的是银行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用于购买住房或者耐用消费品的贷款。

三、基本特点不同

1、直接融资的基本特点是,拥有暂时闲置资金的单位和需要资金的单位直接进行资金融通,不经过任何中介环节。

2、间接融资的基本特点是资金融通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来进行,它由金融机构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两个环节构成。

四、媒介不同

1、直接融资是不经金融机构的媒介,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直接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向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其融通的资金直接用于生产、投资和消费,最典型的直接融资就是公司上市。

2、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媒介,由最后借款人向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如企业向银行、信托公司进行融资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接融资

百度百科——间接融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17

1、定义不同

直接融资是以股票、债券为主要金融工具的一种融资机制,这种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融通资金的场所,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盈余单位与资金短缺单位之间不发生直接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发生一笔独立的交易,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2、风险承担不同

在直接融资中,融资的风险由债权人独自承担。

在间接融资中,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是多样化的,融资风险便可由多样化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分散承担,从而安全性较高。

3、媒介不同

直接融资是不经金融机构的媒介,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直接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向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其融通的资金直接用于生产、投资和消费,最典型的直接融资就是公司上市。

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媒介,由最后借款人向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如企业向银行、信托公司进行融资等等。

4、流通性不同

直接融资使用的金融工具其流通性较间接融资的要弱,兑现能力较低。

5、工具不同

直接融资的工具:商业票据和直接借贷凭证;股票和债券。

间接融资的工具: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种融资工具,如存单、贷款合约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接融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间接融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2-27

1、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直接融资是股权融资,融入的资金变成了企业的股本金,本质是财产所有权的问题;间接融资则是企业的外债,本质是债权债务关系。

2、直接融资中,购买者成为了企业股东,原则上是可以参与到企业的重大生产经营决策;而间接融资中银行是没有权限参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

3、直接融资的股票不能进行退还,只能在二级市场进行卖出;间接融资的可以在贷款到期或者到期前都可以偿还本息。

4、股票的收益是不确定,也就是进行直接融资后收益不定;间接融资则是一种契约关系,和企业的经营盈利与否无关。除此之外,在企业出现问题破产清算也是间接融资具有优先偿还权。

5、金融机构所起的作用不同。在间接融资方式中,商业银行是核心中介机构;在直接融资方式中,以证券公司为核心。

6、使用的金融工具不同。间接融资主要是借贷凭证,直接融资主要是股票、债券等。

7、二者特点不同。间接融资一般具有风险小、安全性高的特点,而直接融资往往成本较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0-16
形式的区别:
直接融资: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信用工具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互通有无。
间接融资: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机构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相互融通。

债权债务关系的区别:
直接融资:货币资金的供求双方形成了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
间接融资:货币资金的供求双方不形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发生债券债务关系。

各自的优缺点:
直接融资优点:1.有利于引导货币资金合理流动,实现货币资金的合理配置。2.有利于加强货币资金供给者对需求者的关注与监督,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3.有利于资金需求者筹集到稳定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4.没有金融机构获取利差等中间环节。
直接融资缺点:1.直接融资的便利度、成本及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与效率。2.对货币资金供给者来说,由于其要与资金的需求者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和所有权关系,因而资金需求者的经营状况会直接影响其本金的收回和收益率的高低,其在直接融资中要承担的风险要高于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优点:1.灵活便利。2.分散投资、安全性高。3.具有规模经济。
间接融资缺点:1.由于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从而减少了资金使用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2.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供求双方的信用中介,要从其经营服务中获取收益,这相应增加了资金需求者的筹资成本,减少了资金供给者的投资收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