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小学美术教案?

如题所述

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人教版)
课题:1、影子的游戏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过程与方法:通过描画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爱学美术。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合理的构图使影子图形作为主体鲜明、饱满的反映在画纸上。产生对事物外形变化的观察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理解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皮影、剪影作品、录像,准备投影仪。
学生:收集剪影作品,在大自然中寻找影子。准备手电筒、彩色纸、画板、作业纸、铅笔。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阶段
看影子 放有关皮影戏表演的录像,体会其中的乐趣。利用投影仪做类似的表演。带领学生来到校园里,在阳光下观察自己和大树及其它事物的影子,感受影子的奇特造型。试着在阳光下做手影游戏。
二、发展阶段
(一):再现影子 以游戏的形式与学生一起通过阳光的照射画影子。学生们自由组合,一人在灯光下做手影游戏,另一人将投影在作业纸上的手影描画下来。
(二):再造影子 通过对物体的旋转,观察由此而产生的不同的影子变化,了解物体外形结构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三):创作影子 学生在阳光下做出各种形体姿态,互相描画。创作出美丽的影子。
(四):美化影子: 在描画影子的画中进行联想与添加,使它成为一张完整的创作画。
三、欣赏
1、看剪影,欣赏民间剪影作品,体会其简洁图形的艺术美。
2、把影子留住 在投影仪的帮助下将一位小朋友的影子轮廓画在一张彩色纸上,然后用撕或剪的方法作成剪影。
3、我来抓住你的影子,学生自由组合,利用手电筒将同学的侧影投射到彩卡纸上画下来并用撕或剪的方法使其变成剪影。
4、我们一起演皮影 将作好的剪影放到投影仪上动一动,请大家猜猜表现的是哪位同学。
四、收拾与整理
五、结语。1、你有什么收获?二、快乐吗?

板书: 1、 影子的游戏 后记:
外 形 美
课题:2、妈妈的节日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设计新颖。
过程与方法:通过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中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教学重、难点:通过绘画表现出自己的愿望,并敢于在一幅画中使用多种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同龄人的作品供学生欣赏。
学生:在课前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并收集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等。水彩笔、蜡笔、彩色纸、图画本、及时贴、彩色塑料纸、手工纸、剪刀、胶水,橡皮泥。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一、引导阶段
(一) 分小组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妈妈的辛苦与喜好、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的资料,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二)集体交流:“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分小组讨论:在妈妈的节日里,自己可以为妈妈送上一份怎样的心意?
(三)欣赏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想为妈妈做的一件事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注意构图、色彩搭配、材料与形式等。
二、发展阶段
1、以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将自己组要表现的情景表演出来,同学们讨论这样构图是否合适,再添加哪些道具会更好。
2、小组为单位画一幅表现“妈妈的节日”的画,可以用拼贴加画的方法。
可先让学生将“我在干什么?”或“我送给妈妈过节的礼物”放在显著的位置上,再添加当时的环境(以家为主,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家具、家用电器等的图片资料)提示学生注意主体与背景间的色彩搭配。
3、在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表现的基础上,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
三、欣赏
1、向学生展示一幅表现妈妈的画,展现这幅画是怎样“变”成一幅贺卡的。
2、欣赏马蒂斯、夏加尔等艺术家的粘贴作品,体会其画面的构成。
3、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如何为妈妈制作一幅贺卡?用何种形式、哪些材料、表现什么主题及贺卡的打开方式等。集体交流: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4、分组合作送给妈妈的贺卡。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并尽量做到色彩搭配和谐。
5、欣赏交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妈妈。还可独立再做一份。
四、收拾与整理
五、结语。1、你学会了什么?2、喜欢美术课吗?
板书: 2、妈妈的节日 后记;
创意、描绘、制作
爱 妈 妈
课题:3、走近大自然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利用自然界中垂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过程与方法: 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走进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
2、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幅欣赏图片、有关录像资料、电教设备。
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瓶子、彩色纸、绳子、竹竿等,带小碗或小盘子。。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通过录像、实物投影设备观看岩画、沙雕等装饰大自然的造型活动的录像。欣赏大地艺术作品的图片。请学生谈一下观看的感受,说一说这种艺术形式与自己以前接触过的艺术形式有何不同。
2、出示教师制作作品,请学生看一看,引起学生兴趣。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它是怎样做成的。
一、 发展阶段
1、根据自己带的材料哪一些直接就可以用来制作,哪一些还需要进行改造再做。
2、小组合作完成作品。教师要指导组长分配任务,鼓励每个人都要发扬合作精神,还要注意安全。
3、师巡导。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小动物是怎样在雪地里作画的。利用带来的工具在沙地上仿造一下各种小动物的脚印。体会造型的快乐。各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组上节课讨论得要进行的艺术活动的创作思路,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使其思路更趋合理。可以根据造型内容交换各组需要的工具、材料。
三、欣赏 : “大地艺术展”,互相参观。
四、收拾与整理
五、结语。1、你有什么收获?2、感觉怎么样?

板书: 3、走 进 大 自 然 后记:
根 据 材 料
设 计 新 颖
合 作 完 成

课题:4、花地毯
课时:一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引导学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小地毯。指导学生用许多“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
过程与方法:剪贴及绘画、合作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否创作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2、能否积极参与讨论、绘画、拼贴、欣赏等活动。
3、在拼贴“大地毯”的过程中,是否发扬合作精神,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教学准备:
教师:实物投影仪、准备若干绘画和剪贴的小地毯的范例及各种颜色的纸。
学生带一块泡沫拼图地垫。准备旧挂历纸、画报纸、油画棒、剪刀、水彩笔、胶水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地垫拼图游戏:由一个小组的同学一人拿一块地垫,拼插起来,看拼成的大地垫的图案是不是更美,更富有变化。
2、出示一幅大地毯,然后把它拆成小块,分发到各组,小组欣赏交流。
讨论:“小地毯”图案是怎样组成的,“小地毯”都有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它美在哪里?
集体交流,再把发到手中的“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反复体会形式美。
3、利用实物投影仪具体展示、分析设计“小地毯”的方法:剪贴、绘画,懂得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独特的设计。按设计方法不同学生自由组合,互相交流设计构思。学生运用间或绘画的方法设计一块“小地毯”。
二、发展与欣赏阶段
1、分组把做好的“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小组互评。
2、“地毯展销会”展示所有的地毯。
三、收拾与整理:提醒学生收拾好学习用具。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四、课后拓展:
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旧材料,如布、线、绳、绒线等来设计制作“小地毯”。

板书: 4、花 地 毯 后记:
设计 特色
合作 欣赏
课题:5、分蛋糕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激发学生想象,并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活,用美术方法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1、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描绘出新颖独特的蛋糕。
2、 在重组画面时要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蛋糕的范图、各种颜色的纸、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和吃过的蛋糕的种类。
2、教师出示各种造型的蛋糕的范画。请学生先讨论再说一说,还可以设计出什么样的蛋糕,蛋糕上还可以画什么?多媒体课件演示几种描绘蛋糕的方法,并说明绘画要求。
3、各组将教师发的范画按本组的人数做随意形状的切分,要每人分到大小基本一样的蛋糕,看哪一组分的巧妙。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表演“切蛋糕”及切开后蛋糕重新排列的画面,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二、发展阶段
1、分组做画蛋糕、切蛋糕、重组蛋糕的游戏。
2、做得快的小组还可以做分西瓜、分菠萝等切分圆形物体的游戏。
三、欣赏
1、是否大胆想象,制作出新颖独特的蛋糕。
2、在重组蛋糕时能否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四、收拾与整理
五、结语。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课后拓展:启发学生回家后利用废旧纸盒制作立体的蛋糕。

板书: 5、 分 蛋 糕 后记:
回 忆 想 象
合 作 制 作
欣 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27
  1、 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要点
  (1)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的培养要点
  (1) 以个人创造和集体合作的形式积极参与美术活动,通过自主观察和实践,提高动手能力,体验探究发现的乐趣,培养创造精神。
  (2)努力尝试不同工具,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点
  (1) 感受春天的美丽,培养儿童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 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进一步激发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接近学生、贴近学生、学一致用”为原则,以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为本设计相关教学内容。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其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一般随堂教学。同时,每个单元在课题的教学目标上都努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如:认识自然界色调、图案用色、染色、墨色,线造型、对称形、拓印、对称拓印、拼贴拓印染指印等。人文内容涉及到自然、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了解自然、民间工艺、生理现象、故事传说。
  二年级学生经过去年的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了一定的兴趣,学习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有个别学生作业容易拖拉。

  1、继续强化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在前一学年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比如课前学具的准备工作,课堂作业的及时上交等。
  2、加强直观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加强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美术学习,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表述中学会思维,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再者,美术课堂上适当地运用电教媒体,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3、优化课堂结构,精心设计课堂情景。
  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不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积极倡导学生从广泛的生活、自然、文化情景中学习,努力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描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自我反思能力。
  4、课堂评价多样化,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尊重、爱护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创造成果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能以统一、的规定去束缚学生的手脚,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不同作业,因人而异,区别对待。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除了对学生美术学习结果的评价,更需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以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来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创新能力,逐步培养审美情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8-13
学科网上看看。或者去百度搜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