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体系对远东局势的影响 (越详细 越透彻 越好)

如题所述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早在1920年12月,美国参议员威廉.E.博拉就提出了召开各国限制海军军备的国际会议的建议。1921年5月和6月,美国参、众两院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博拉的上述议案,要求政府开始与英。日举行促进裁军的谈判。英国也在1921年4月正式通知美国政府,它准备放弃传统的“两强标准”,并希望与美国讨论两国的舰队均势问题。这个政策得到了当年英帝国会议的批准。同年7月5日,英国外交大臣寇松首先向美国提出建议,希望美国总统首倡以解决远东与太平洋问题和裁军问题为目的的国际会议,美国欣然同意。 7月 10日,美国国务卿休斯发表公开声明,向英、日、中、法、意五国建议在华盛顿召开会议。8月11日,美国正式向在远东有利害关系的八个国家英、日、中、法、意、比、荷、葡发出邀请,准备于当年11月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但把苏俄排除在会议之外。

1921年11月12日,由上述九国出席的华盛顿会议开幕,美国国务卿休斯被选为大会主席。会议的正式议程有两项: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太平洋及远东问题。为此会议组成了两个要员会:自美、吴、法、意五国组成的“缩减军备委员会”和由与会见国组成的“太平洋远东问题委员会”,分别进行讨论。会议的主持者竭力标榜该会议的公开性,不搞秘密外交,甚至把代表们的讲话和发言登载在报刊上,并出版会议的速记报告书,但所有重大政治问题实际上都是在幕后谈判时由美国务卿休斯、英国枢密院大臣日尔福和日本海相加藤友三郎决定的。会议历时近3个月,于1922年2月6日闭幕。会议期间共缔结条约8项(其中一项未生效,一项为会议期间由中日两国订立的),议决案13项。其主要内容是:会于废除英日同盟的四国条约;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五国条约和关于中国门户开放原则的九国公约与中日解决山东问题的条约。

《四国条约》

英日同盟问题虽未被列人华盛顿会议的正式议程,但却是会议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早在会议开幕前,美国便以催还战债为武器,向英国施加压力,并利用爱尔兰问题要挟英国,声称如果英日继续结盟,美国将支持爱尔兰独立。最主要的是,美国以解散该同盟作为同意与英国达成限制海军军备协定的先决条件,迫使英国就范。对英国来说,尽管英日矛盾的发展,帝国内部反对续订英日同盟的声音以及美国的财政压力,已经使英国感到解散英日同盟只是个时间问题,但使英国下决心采取这一行动的最重要因素是英国把限制海军军备放在第一位,因此它必须接受对此有重大发言权的美国的条件。在美、英、日三国代表的秘密会议上,英国曾提出美、英、日三国缔结一个涉及亚太地区的。包括防御性军事条款的协定代替英日同盟的方案,以达到既不开罪日本,又可让美国保卫英国远东利益的双重目的。但美国认为这不仅是改头换面的保持英日同盟,而且有悻于美国在和平时期对外不承担军事义务的传统外交原则,故坚决予以反对。美国坚持要求邀请法国参加,还要求协定仅限于以和平协商原则解决太平洋区域的问题。

经过美日英代表私下的再三磋商和法国的同意四国终于在年月日签定了《关于太平洋区岛屿属地和领地条约》简称《四国条约》,有效期十年。条约规定:缔约各国同意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如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各国彼此之间应全面地和坦白地进行协商,就应该采取的最有效措施达成协议;本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协定应予终止。

《四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不仅借此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在远东争霸的一个障碍,而且成功地使该条约只具有外交协商性质而不具有军事同盟性质,使美国无需用武力保卫英法在远东的利益。对英国来说,从表面看来,《四国条约》既维持了英日友谊,又促进了英美关系,使英帝国在太平洋上的巨大权益暂时得到了保障。但是随着英日矛盾的不断激化,英国在自己的远东兵力极其虚弱而又无美国军事援助的情况下,对日妥协将成为英国远东外交政策的一种选择《四国条约》对日本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日本的扩张野心受到了美、英、法三国的遏制,使它在20年代不得不稍稍收敛一下武力扩张行动,而改为以经济侵略为主要方式;另一方面,该条约又使日本在国际上第一次处于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的地位,它在太平洋上的权益得到了大国的正式承认,这无疑又是日本外交的成功。

《五国海军条约》

经过近9个月的激烈争论《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海军条约》终于在1922年2月6日签字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限额分别为:美、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即5:5:3:l.75:l.75的比率);主力舰的排水量不得超过3.5万吨,舰炮口径不得超过16英寸。另规定各国航空母舰总吨位限额为美、英各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各6万吨。其他船只未作限制。条约还规定:美、英、日三国在太平洋岛屿和领地的要塞维持现状;美国不得在菲律宾、关岛、萨摩亚和阿留申群岛、英国不得在香港及太平洋东经110度以东的岛屿修建海军基地和新的要塞,日本则主要承诺不在台湾设防。条约有效期至 1936年12月31日。

《五国海军条约》使英旬正式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终结,并使日本的优军计划受到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美国外交的又一胜利消俪美英在战舰基地方面对日本做出的让步,却潜伏着巨大危险。因为尽管日本在主力舰方面劣于美英,但由于后者丧失了在靠近日本水域拥有有效作战基地的可能性,便使日本海军在新加坡以北的水域实际占有绝对优势。一旦发生战争,香港和菲律宾便会成为日本的囊中之物_因此这一规定是日本在战略上的胜利。

《五国海军条约》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但条约本身并没有真正消除竞争,竞争将在以后重新激化。

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与《九国公约》

1922年2月4日中日签定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规定:日本应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该地全部开为商埠;日本撤退驻青岛、胶济铁路沿线及支线的军队;青岛海关归还中国;日本将胶济铁路及其支线及一切附属产业归还中国,中国补偿日本铁路资产价值53 406 141金马克,在未偿清之前,车务长与会计长应由日本人担任;前德国享有开采权的煤、铁矿山由中日合资经营。《附约》中规定了对日本人和外国侨民的许多特殊权利,从而使日本在山东仍保留不少权益。尽管如此,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胶济铁路利权,是对凡尔赛条约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这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所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美、英的压力也是日本被迫让步的一个因素。

但是对中国的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日本最初予以拒绝,理由是一旦废除中日两国间正式批准的条约,将酿成非常危险的先例,破坏现存的国际关系。在中国代表的坚决要求和各方压力下,日本才被迫声明放弃“二十一条”中的部分次要条款。中国代表不满意日本的声明,但美英却满足于日本的让步,无意做进一步的讨论。

山东问题的解决,为贯彻美国的意图扫除了障碍。1922年2月6日与会九国签定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公约》即《九国公约》公约全文共九条,鲁特的“四项原则”它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为中国建立一个稳固的政府提供方便;建立并维护各国在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利用中国的状况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然而,公约标榜的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不过是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的收回关税自主权,取消治外法权,归还外国在华租借地和取消势力范围与特殊利益,撤退外国在华军警和无线电台,撤销外国邮局等收回主权的要求,除了同意撤销部分外国电台及英、法同意交还威海卫与广州湾之外,其他问题实际均未得到解决。《九国公约》的核心是列强确认并同意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它们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因此它们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仍然有效它们的在华特权继续存在

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一,不是削弱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各帝国主义国家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而是建立在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各帝国主义国家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之上,使各签约都抱不满态度;

二,华盛顿体系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方力量对比出现变化的条件下签定的,当各方的力量对比再次出现变化之后,必然导致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三,华盛顿体系是企图建立一个国际关系的保障体系,但由于各战胜国之间没有共同目的,也没有实现共同理念的力量,导致华盛顿体系没有达到其初衷;

四,华盛顿体系所设立的监督机构没有制约力,没有维护机制;

五,华盛顿体系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力量发生变化,有利于各国的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追问

要的重点是 对远东局势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