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白癜风分为哪几类?

如题所述

中医中将白癜风分为三类,肝肾不足型、血瘀型、气血不和型。

一、肝肾不足型

白癜风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对我们皮肤造成的伤害是比较大的。这类病因主要是由于人体的黑色素缺失,便导致了局部出现白斑的现象。这种类型的白癫风的发病时间较长。也有出现遗传的可能。患者有时会出现头晕、耳鸣的现象。换词类白癜风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这种类型的白癜风主要病因是因为肾脏的精髓通于脑部,肝藏血,肝肾有同源,精血互生。当肾部出现亏损的时候,肝血就会不足,紧接着就出现了耳目失荣的现象,皮肤中就会出现白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癫风现象。

二、血淤型白癜风
血瘀型白癜风患者的发病时间也较长,而且白癜风的症状也会受到外界的刺激。当刺激变强时,身体局部出现的白色斑块就会增多,当刺激减缓的时候就不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血瘀型白癜风症状可持续数周,而且其变化是无自觉症状,一般性的白斑刚刚出现时由于界限模糊,且无色素增生,经常会被人们忽略。这类白色斑块不会消失,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加重。到后期的时候可能会连成一片。三、气血不和型

这一类型的白癜风患者发病人群一般都是较为体虚、免疫力低下的,而且患者的发病时间是不定的。皮肤的主要皮损现象表现是皮肤周围会呈现一些乳白色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但是并不会产生任何的不适感觉。由于气血失和,导致身体的气机紊乱。风邪乘虚而入,会滞留在皮肤的表面,阻塞经脉的运行,最终反映出的就是皮肤上的孕生的白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9

一、脾胃虚弱型白癜风

此类型白癜风病程较长,白斑呈慢性及反复发作性皮损,好发于面部及口唇,可在秋冬加重。可伴面色萎黄、饮食减少,重则畏寒肢冷,便溏溲清。舌质淡而胖嫩,脉沉细无力。针对此类型,中医采用补脾养胃的治法来治疗白癜风。

二、气滞血瘀型白癜风

此类白癜风的白斑没有固定好发部位,可为大小不等的斑点或片状,边缘清楚,色泽时明时暗,常随情绪变化而加剧,常伴胸闷或胸胁胀痛,性急易怒,女性可见月经不调、痛经及乳中结块等。中医用活血理气的方法治疗。

三、肝肾阴虚型白癜风

此类白癜风病程较长,皮损境界清楚,白斑局限或泛发,毛发变白,皮肤干燥,可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红少苔,脉细弱。中医采用滋养肝肾的方法来治疗。

四、风湿蕴肤型白癜风

风湿蕴肤型白癜风发病较急,皮损发展较快,皮肤变白前可有瘙痒感。皮损多见于面部及双手、前臂等暴露部位。白斑境界清或不清。舌红,苔白腻,脉滑或濡。治疗此类白癜风,中医采取的方法是祛风除湿。

第2个回答  2020-08-03
  一、脾胃虚弱型白癜风
  这种类型的白癜风病程长,白色斑点是慢性和复发性皮肤损伤,更可能出现在面部和嘴唇上,并且在秋季和冬季会增加。可能伴有肤色淡黄,饮食减少,严重的寒冷和四肢发冷,然后变得清晰。舌头又轻又胖,脉搏又细又弱。针对这种类型,中药采用滋补脾胃的疗法来治疗白癜风。
  二、气滞血瘀型白癜风
  这种白癜风的白斑没有固定的发斑,但可以是大小不同的斑或鳞片,边缘清晰,色泽暗暗,并常常因情绪变化而加剧,常常伴有胸闷或胸痛,烦躁不安,女性可以看到月经不调,痛经和牛奶结块,对此,可用促进血液循环和调节气的中药进行调节。
  三、肝肾阴虚型白癜风
  这种白癜风病程长,皮肤病变清晰,白斑受限或泛发,头发泛白,皮肤干燥,可能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痛,舌淡红,皮毛少,脉搏弱。对此,中医适合采用滋补肝肾的方法进行治疗。
  四、风湿蕴肤型白癜风
  类风湿性皮肤白癜风起病迅速,皮肤病变迅速发展,并在皮肤变白之前发痒。皮肤病变在面部,手和前臂等裸露部位更为常见。白点状态清晰或不清楚。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或闷闷不乐。为了治疗这类白癜风,中医采用的方法是祛风除湿。
第3个回答  2020-07-29
中医把白癜风分为肝脏不足型,
治病的过程比较长白斑局限。气血不和型,发病时间长,半年以上,肝郁型女的白斑有时候暗有时候明。
第4个回答  2020-07-29
1、肝肾两虚型:其特点是病程较长,遗传倾向较大。2、肝郁型:常见于女性,白斑病无固定的好发部位,且随情绪变化而变化,有的伴有肋下肿块,月经不调,舌淡,皮毛薄,脉弦细。3、湿热积脾型:病程长,白斑随处可见,伴有大便、腹胀、四肢重困、舌脂红、皮毛黄腻、脉诊儒数。4、气血不和型:起病时间不同。5、血瘀型:病程较长,发展缓慢,白斑局限或广泛分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