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中商朝灭亡的决定性战役是什么自焚而死

如题所述

商朝灭亡的战役叫做: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它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   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诗经·大雅·大明》记载:“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武王牧野,实抚天下”。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商朝的灭亡: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那么商朝是如何灭亡的呢?

  商纣王,名叫帝辛,是商朝最后的一位君主。“纣”是“残义损善”之意,“纣王”是后人对他的贬损评价。史书上记载的纣王的罪行有:沉溺酒色,奢糜腐化。

  据说,纣王喜欢饮酒,他凿地为池,池中注酒,酒上行船。纣王同姬妾亲众在池上划船饮酒。据说,他在宫内竖起像树林一样的木桩,上面挂满熟肉,叫一些陪伴他的人光着身子在这“肉林”里疯打疯闹。饿了就吃,吃了就玩。据说,他还大兴土木,造了一座鹿台。地基三里见方,高逾百丈。他把搜刮来的金银珠宝和美女们聚集在台上,宴饮狂欢,长达七日七夜,以至君臣姬妾都忘了日月时辰。残忍暴虐,荼毒四海。据说,他行炮烙之刑,用炭火把中空的铜柱子烧红,然后叫被残杀之人在上面爬行,烙得皮焦肉糊而死。

  商朝到商纣王时已把自己的国家搞得很糟。他特别讲究阔气,尤其喜欢吃喝。他在王宫里设了酒池肉林。酒池就是凿一个大得可以行船的池子,里面灌满了酒。肉林就是在酒池边上竖立许多木桩,上面挂着烤得香喷喷的肉。纣王和贵族在酒池边上尽清地酗酒,到肉林一伸脖子就能吃到肉。

  纣王特别宠爱一个叫妲己的女人。妲己尽想出一些坏主意,叫纣王干一些伤天害理的事。例如,她叫商纣王用一种炮烙的残酷刑罚来惩治那些反对他的人。炮烙就是用炭火把铜柱烧热后,强迫人在铜柱上爬,掉下来被熊熊燃烧的炭火活活烧死。

  据说,他为了观察正在成长的胎儿,竟残忍地让人剖开孕妇的肚子;他想知道冬天光脚过河的农夫为什么不怕冻,竟叫人砍掉他的双脚,砸骨验髓。还有像是宠幸奸臣,重用小人,不敬祖先,不信忠良等种种罪行,令人罄竹难书。后来,纣王失去士气和民心,终于被武王打败。他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他的妻子妲己也被武王送上了断头台。

  纣王这样荒淫残暴,经常有人劝阻他,但他总是不听。他的异母哥哥微子启对他说:“我们这样拼命喝酒,败坏了先祖留下来的美德。喝酒使我们的百姓、大臣们都做出偷窃奸邪的坏事来,眼看我们殷朝就要灭亡了。”纣王不听微子启的劝告,微子启只得偷偷离开他。纣王的堂兄弟箕子也劝纣王,纣王不但不听,反而把他囚禁起来。纣王的叔叔比干好言规劝他悬崖勒马,他居然命人杀死比干,剖开肚子,取出心来观赏。纣王这样残暴,吓得谁也不敢再规劝他了。大臣们有的装病不出,有的虽上朝但一言不发。一些大官甚至偷偷地拿起商朝太庙里的祭器、乐器,投奔了周武王。

  纣王对大臣们尚且这样残暴,对待老百姓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他要造鹿台,就强迫老百姓去服劳役;他要喝酒,就随意把老百姓的口粮夺去酿酒;他要吃肉,就迫使老百姓没日没夜地到深山密林去猎取野兽;他的爱姬妲己喜欢看杀人,他就随便地把老百姓拉去砍头、剁足、剖肚子。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只好扶老携幼,哀号哭泣着四处逃亡。

  纣王的暴政,使得商朝的统治再也维持不下去了。这时周武王在姜尚和他叔父周公旦的协助下决定进攻商朝。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领兵车300辆,虎贲(近卫军武士)3000人,士卒45000人,会合各小国部队,从孟津出发,向商朝都城朝歌进军。周武王在牧野,竖起伐纣大旗,在誓师大会上,历数纣王腐败荒淫、凶恶残暴的种种罪恶,然后指挥大军向商军进攻。此时纣王正带着他心爱的妲己和宠臣在鹿台欣赏歌舞,饮酒作乐。当下属把周军进攻的消息告诉他时,他才慌忙召集大臣商量对策。因商军主力当时正在东南地区对付东夷,一时调不回来,纣王只好临时把大批奴隶武装起来,共70万人,开赴前线,抵抗周军进攻。

  当周殷两军摆开阵势,准备厮杀时,殷军在阵前纷纷起义,掉转戈矛和周军一起杀向商纣王。纣王大败,带着少数卫士逃回朝歌。他知道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就把玉石和其他宝贝围在腰上,在鹿台大吃一顿,然后放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商朝就这样灭亡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0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的大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河南省淇县以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对决。由于商纣王统治阶级的腐败,商朝社会阶级矛盾严重,虽然一开始取得胜利,但是在周武王大军的强烈攻势下,最后还是兵败自焚。商朝自此灭亡,周朝建立。
第2个回答  2020-10-11
这个是在牧野之战之中,也就适用于这一场战役,最后商朝灭亡,但是按照历史上的说法来说,并不是那么简单,当时商朝的主要军事力量都在东方,也就是说,周武王面对的牧野之战,事实上只是趁虚而入,所以说这场战争还是具有一定的比较巧合,或者说是复杂的地方。
第3个回答  2020-10-11
决定性战役是牧野之战,商纣王是自焚而死的。
第4个回答  2020-10-10
武王伐纣是牧野战役,发生bai在商朝时期,是du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zhi战役。商朝末年,由于商纣王的dao暴戾统治,导致国家逐渐衰落,而周氏部落在周武王姬发的统治下逐渐强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纣是在公元前1046年1月开始的。是一场解救商朝黎民百姓于水火的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战役。

当时的周武王亲自率战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步兵数万人,出兵东征。周军抵达孟津,与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部族会合,联军总数已达到4.5万人。据军事史家推测,当时有三百多辆战车,三千五百名虎贲为一个“装甲师”,是第一梯队。剩下的四万多人分为五个“师”,在后面组成方阵,为第二梯队。联军冒雨兼程北上,至百泉后折而东行。公元前1046年1月25日到达商的别都朝歌。

1月26日凌晨,周武王姬发一早就赶到商朝别都朝歌郊外的牧野,举行誓师。誓师完毕后,周王姬发与各诸侯商讨了有关攻打商朝的战略。战略计划:趁商朝主力军滞留东南之际,精锐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深入王畿,击溃朝歌守军,一举攻陷商都,占领商朝的政治中心,瓦解商政权,让残余的商人及其附属方国的势力群龙无首,然后各个击破。《诗经·大明》 中记述此事,称之为“燮伐大商”或“肆伐快速进攻大商”,和二战的德国“闪电战”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