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但怎样写诗呢?最近我看过《文学创作手册》,它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它谈到了如何写诗的问题,它为了我们详细解析,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与观点。可以使我们对如何写诗,有更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关于如何写诗,它提到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对写好诗有以下三点要求:

其次是阅读,话说回来,一个人又正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进行写作的。 诗是来源于诗的,读写不分家,一个不懂得阅读的人也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读历史书籍、小说、科学著作,读一切你喜欢书,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诗。读书也同生活一样,要求深人,而不贪多。要读一流的书,如荷马的、维吉尔的、但丁的、莎士比亚的,还有詹姆斯一世钦定的《圣经》。要坚持不懈地阅读。    ·

第三是要反复修正自己写的东西。 当然你不一定一辈子都不断地把自己写的东西改来改去,但是,严谨、生动而充满灵气的作品来自于你长期地坚持写作和重写,漫长的考验和失败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最早的想法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想法,而且诗歌又不是爵士乐,它并非总是即兴而作。事实上,最早的想法常常显得平庸和不集中,沿袭传统,而且也不大协调。大部分诗歌会要求打许多次草稿,有时可能是20次,还可能是50次呢。不要太容易满足。

以上是三条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遵守起来不那么容易的话,可能你命中注定作不成诗人。不过我还想告诉你一些东西,尽管我的话可能招致许多人的反对。你必须学会写韵诗,不是“胡诌”的韵诗,而是真正的韵诗,完全符和节奏和韵律,或随便你怎么叫它们。大约一个世纪以前的诗人们都是这么写诗的,而只是近几十年来非韵体诗才开始流行,渐渐成为新的规范。如果硬要给这种新规范下个定义的话,那么它该叫做 违反规范的规范 吧。

  在你打破规则之前,你应当先了解那些规则;在你寻求新颖的创意之前,你应当宣称你对前人的成就都已了然在心。 这只需要最简单的诚实和谦虚就可以做到,否则你就还不够格把自己称作诗人。一位不能用韵文来写作的诗人就像一位不会画素描的画家,或者像一位不懂得如何运用科学方法来工作的科学家。其实,一旦你已经掌握了这种本领,你一定会发现写韵诗将使你的诗句更加完美,它将开启你的思想,引你步人原先你从未想到过的境地。而且你终将明白许多诗人早已知道的道理,那就是自由体诗并不比韵诗更容易,而是要难得多,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写出好的自由体诗来。正如安德烈·纪德曾经说过的, 艺术源于约束,而毁于过度的自由。

 任何一名有抱负的诗人都喜爱读诗。每当你写诗的时候,有好一阵子,你的脑中一定储存着你最钟爱的诗人的作品,我这样想恐怕不会错吧。

   对读诗的喜爱应该是你想成为诗人的第一个动力。 一首诗一旦你反复读吟,你就会渐渐地充分把握它 。第二个动力应该是对自己的作品不断地修改的欲望, 这一点在你刚开始写诗时显得尤其重要 。第三个动力就是对探索将诗歌的形式与内容完美地融合起来的痴迷, 尤其在你已经掌握了某些技巧和知识之后,这种痴迷就更显得重要。

 诗人也许正同爵士音乐家们一样,他们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创造一种发自内心、充满智慧的音乐。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刚开始你就要学会欣赏诗,因为几乎每一首诗的意义都是需要意会的,而不是像它的文字表面所显示的那层意思。 为了创作意在言外而又能给人以启发的诗歌有许多种方法,其中最令初习者感到头疼的方法有三种,它们是:声音、音调和意象。

当我使用 “声音”一词时.是指隐藏着的由诗句中的语汇和句法揭示出来的作品的品质。 也许这样的定义听来有点晦涩难懂,其实不然。 在生活中,我们每一天都会无意识地从声音中得到愉悦。 声音听上去应该是灵动的,而不是矫揉造作的。

说起“音调”,当然我是指作品的整体气质和情绪。 声音和音调合作,创造出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 一首诗,它来自可信的、人类生活的根本,而意象正是通过这类感觉使主题生动活跃起来的。 对于大多数诗人来说,意象是他们作品中的绝对核心。

但是 在大多数新手的作品中,思想和感情不是通过意象来转述,而是采用直接的抽象表述,效果往往显得虚假而平板,甚至可能把诗歌毁了。

正如亚历山大·蒲伯所说: 诗艺之精巧来自推敲而非偶然,正如善舞者之步履轻盈。

a)夸张的想象    

b)被压缩的叙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