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六堂写作课 | 一本小书为何如此畅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众所周知,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能力宝塔的顶端。

普通人该如何开始写作?

写作有方法吗?

作为孩子的家长,

你还在发愁如何让孩子写好作文吧?(我表示很愁)

你还在为了找“名师”花几百几千甚至几万给孩子报班?

一本由

著名教育家 朱永新 老师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莫言 老师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 王安忆 老师

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家 曹文轩 老师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特级教师 窦桂梅 老师

《哈利·波特》译者、翻译家 马爱农 老师

“樊登读书”的创始人 樊登 老师

特级教师 管然荣 老师

……

联袂推荐的

文学大师王鼎钧先生的《作文六要》

已连续多次加印

受到广大读者、老师、家长朋友的欢迎

一定是您和孩子都不可或缺的

窦桂梅老师说, 如果你打开,会发现每一讲的开头,他都 化身为一位中小学语文老师 ,绝不板起面孔,而是循循善诱、复启复发,展开精彩有趣的课堂或课外讲授;之后,又进一步上升到文学艺术层面,通过对古今中外诗词文赋的精读妙赏、品鉴感发,带领大家在文学的世界里寻幽探胜;最后,以自己的多篇实践亲身示范,可谓步步深入,多重呼应。其实,读下来,每一讲,何尝不是一节精彩的作文指导课呢!

朱永新老师 说,散文大师王鼎钧先生为青少年朋友总结了 六个重要的写作方法 ,按照他的写作“六要”反复训练、坚持写作,一定能把文章写得有生气、有灵气。

樊登老师说,其实写作并不难。心怀诗意,洞察生活,一草一木都能够成为一篇好文章的来源。 本书作者——九十七岁高龄的文学大师王鼎钧先生。给你开启写作大门的六个基本功夫:观察、想象、体验、选择、组合、表现。从收集素材,到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环环相扣,揭秘一篇好文章的创作历程和要点,助你成为笔下生风的写作高手。

文章是作者“自己的”东西,它由作者的内心发出来。

它是你喉管上的一根刺,不吐出来非常难过。

文章的材料不在这里,不在那里,在我们自己的血液里,在我们自己的心灵里。

它曾经使我们觉得夜太长、床板太硬,使我们觉得菜太淡、胃口太小,使我们觉得月色太凄凉、花的香味太讨厌。

这种材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

写作的人现有生活后有文章,作文跟做人有关系。

因此,有下面一句名言:“小说,除了人名、地名以外,都是真的。”

——王鼎钧

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王鼎钧

王鼎钧:1925年生,山东省兰陵人,1949年到中国台湾,曾担任多家报刊副刊的主编。1978年,移居美国。他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著作近四十种,涉及散文、小说、戏剧等多个领域,是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一生热心把自己的心得经验写成优美的散文向他人传述,兼具欣赏与实用两种价值,《作文六要》《灵感五讲》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解密作文“六要”

观察、想象、体验、选择、组合、表现, 我称之为写作的“六要”,犹如画家的“六法”,佛家的“六度”。 我曾到处寻求写作的方法,这“六要”正是我寻寻觅觅的最大收获。以后这样那样的文学思潮汹涌而过,学习写作的人仍然要以这“六要”为基本功夫。

——王鼎钧

你有五种感官:你用到了吗?

外界的事物,触动了我们的感官,使我们产生了思想感情 ,我们用语言文字把它表现出来,与别人分享,用文言的说法,这叫“感于物而动”。

我们能够“感于物”的器官不只是眼睛,其中 以视觉最为重要 ,做了代表。 除了视觉以外,还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谈“观察” ,应该把它们都包含在内。

听觉:韩愈可以听见的四季

先说听觉。 我们接触外面的世界,听觉和视觉同样重要 。写文章的人,不幸丧失味觉,丧失触觉,丧失嗅觉,仍然可以有成就,倘若视而不能见,听而不能闻,那就难了。

所以,你,我,一切写文章的人,都要好好保护眼睛、耳朵, 好好使用视觉、听觉。 听觉能够接触到的世界广大而丰富。欧阳修说,秋天是可以听见的。不必惊讶,韩愈说,春夏秋冬都可以听见。

声音里面有些玩意儿是看不见的, 只能听得出来,对写作的人来说,那一部分内容不能丢,丢了可惜!

“夜半钟声到客船”,如果丢弃了钟声,就丢弃了整首诗。

如果写诗的人对那钟声没有感觉,如果他写诗的时候忘了钟声,有人不客气地说,他这一辈子不必再写诗作文了!为什么这样说呢?你以后会懂,我们都在等你成长,等你懂。

味觉:甘比甜更“甜”

再说味觉。 别认定味觉只是帮我们选择食物而已,它也替诗人捕捉灵感。

“客去茶甘留舌本”,客人来了,泡好茶招待,好茶的滋味,喝进嘴里有点涩、有点苦,喝下去以后是甜的,甜味留在喉咙和舌根,叫作“回甘”。别认为“甜”和“甘”只是白话和文言的分别, 在中国,这是不同的滋味,或者是一种滋味的两个等级,甘比甜高一个档次

如果味觉也能讲究档次,我们要推举汪曾祺先生出来示范。这位小说家、散文家,到了晚年,把那些从视觉、听觉得来的众生秘密全部封存。 凡是他写的东西都可以吃;凡是吃的东西他都可以写 ,把寻常野菜、萝卜写成 美食 ,也写成 美文 。 味觉成就了他,他也成就了味觉

享受触觉:花香浓烈,可以“袭人”

还有触觉。有人说,触觉是低级感官,不能入诗。可是“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怎么说?“天阶夜色凉如水”又怎么说? 触觉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认知环境的一种能力,自然成了文学素材的一个来源。

成语有“席不暇暖”、“炙手可热”,还有“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寒夜饮冰水,点滴在心头”,格言有“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吃东西除了味觉,还有口感,老豆腐、嫩豆腐,还有结过冰的冻豆腐,都是豆腐,触觉不同。“冬日饮汤,夏日饮冰”, 都是饮料,触觉也不同。

世上多少事都用触觉承当! 有个男孩,远远望见他喜欢的女生跟别的同学在一起,立刻觉得肚子上挨了一拳。

夏天,海滩上,有人掘沙成坑,叫同伴把自己埋在里面,只露出头部,干什么? 享受触觉 。小说家笔下,那个看守仓库的人,脱光衣服,全身埋在米里,干什么? 也是享受触觉

嗅觉:苏东坡的鼻子

最后,就是嗅觉了。

“好竹连山觉笋香”,漫山竹林,应该是笋已成竹,新笋还没生出来, 苏东坡是 美食 家,鼻子比一般人敏感,就用嗅觉来表现了

“踏花归来马蹄香”“卖花人去有余香”,有嗅觉自有文章。 “酒未到,先成泪”,正常的情形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凭嗅觉抢先一步,端起酒杯,闻到酒精的气味,酒还没喝,眼泪先掉下来。

每一种嗜好都会留下气味, 例如抽烟和不抽烟、打球和不打球、养猫和不养猫。 每种职业都有它的气味 ,例如卖鱼的和卖菜的、写毛笔字的和画油画的、理发店的和诊所的。

“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 ,这痕迹是他的气味,你的文章。

一个数字,让一篇文章拔得头筹

要提高想象力,要学会“以诗为师”

看见诗,马上读一遍。如果觉得好,紧接着再读一遍。 好诗一向与想象同行,一句之中,半句是我们见过的,半句是我们没想到的。

当你发现万物有情,好文章就不远了

万物有情:人有表情、感情;马牛羊鸡犬豕也有表情、感情;金银铜铁木石也有表情、感情。

例如一个诗人写的:

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山是没有知觉的,而且是不能行动的,无论你在家里做什么,它也绝不会伸头看。可是,这位诗人住在乡下近山的地方,院子很大,围墙很矮,平常坐在屋子里,常常看见墙头外面的山峰。山峰如果有眼睛,不难越过墙头,穿进窗子,和他的目光相接。现在,诗人低头吃茶,附近一个人也没有。他的这种高雅生活,没有人来扰乱,只有那几座青山。如此这般,就有了那两句诗。

从选择,到组合

没有材料,无从结构,没有结构,不成文章。 你的心里已经有了许多材料,一些零星的感触,片段的幻想,人世间的一些小镜头,这不啻是你的一盒积木。

选择、组合有点像玩积木,却不完全是玩积木。其间最大的分别是: 积木是死的,文章是活的;积木出于拼凑,文章则是有机的组织,积木没有生命,文章应该有生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