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何不率兵进京,为“伯乐”肃顺讨回公道呢?

如题所述

这是因为曾国藩非常清楚如若他率军进京为肃顺讨公道势必会遭到慈禧太后一党的敌对,如此一来他便有可能失势,太平军也会因此更加难以平定。肃顺是清朝宗室成员,在咸丰帝在位时期很是受重用。其中在咸丰七年的时候,被升任为左都御史的肃顺为了挽救清朝的颓败之势开始重用汉人官员。于道光年间入仕之后便一路高升的曾国藩也在这一时期受到了肃顺的重用与帮助,“伯乐”一说便就是源于此。

话说,咸丰七年的清朝可以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军久久真压不下,外有英法联军发起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便就是基于这样的局势,肃顺才会决定放权给像曾国藩这种拥有私人武装力量的汉人官僚,而得到肃顺暗助的曾国藩也确实尽心尽力地帮助朝廷镇压太平军。然而到咸丰十年的时候,非但太平天国起义尚未完全被平定,且英法联军还顺利攻进了北京。

在京城遭到英法联军入侵之际,肃顺跟随咸丰帝前往热河避难。第二年七月,咸丰帝于人病逝,病逝钦点肃顺为“顾命八大臣”之一。待同治帝登基之后,包括肃顺在内的顾命八大臣与慈禧太后因权势争夺而矛盾激化。随着矛盾的日益激化,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在这场政变中,肃顺在护送咸丰帝灵柩回宫的过程中被捕入狱,后遭处斩。

此次政变发生之时曾国藩正率军攻占安庆,而待得知肃顺被杀之后他曾哀叹这是一场自毁长城的冤狱。但是即便认为这是冤狱,曾国藩也未曾率军进京为肃顺讨回公道。当时清朝忧患严重,朝政大权在“辛酉政变”发生之后便落入慈禧太后手中。所以曾国藩如果要为肃顺讨公道,那就意味着他站到了慈禧太后的对立面,如此一来他势必遭到针对与打压。如若这样,曾国藩很有可能就此失势,像他这样的汉人官员也会因牵连而难再受重用。除此之外,朝廷对于太平军的镇压力度也会因此变小,从而更加难以将其平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25
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他率兵进京的话,一定会遭到慈禧太后的敌对,从而会失去自己的势力。
第2个回答  2022-02-25
因为这样做一定会遭到反弹,也会引起慈禧太后的不满。他一定会失势的。
第3个回答  2022-02-25
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进了京城可能会被安上谋反的罪名,会让自己的生活更不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