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沟通七—原生家庭对小家庭的影响(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伴侣关系绝不仅仅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两个人都是带着各自原生家庭影响的痕迹,跟自己的伴侣去互动的。

原生家庭对小家庭的关系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只要双方的原生家庭来介入,或者一方的原生家庭来介入,那么被介入的一方,就感觉自己好像不太受对方的家庭尊重和接纳。感觉对方好像把自己当成一个工具,或者说觉得我是不重要的,是一个从属品等等。

那这样的话其实就会有很多的矛盾,日积月累,其实是会反噬伴侣关系的。

这种情况更多的是大家观念不同、意见不同,对方原生家庭不太能够接受对方作为自己孩子的伴侣。

有些父母始终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他们宁愿付出很多钱啊,时间啊,精力啊,也一定要让孩子攥在自己的手心里。遇到过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子女都结婚十几年了,已经生了不止一个小孩了,然而父母还牢牢地要把子女抓在自己的手心里。

感觉两个人虽然已经结婚了,但是再怎么努力也搭建不起一个核心的家庭。这个小家庭谁都可以插一杠子进来,这是一件蛮郁闷的事情。当然,对方父母这样做,不是对你有不尊重,也不是对你不接受,他们就是不管自己的孩子跟谁结婚,他都是这样子的。

比如说有些人会把自己的收入,随意的就给了原生家庭,根本都不跟自己的伴侣打招呼。再比如说自己买了房子以后呢,就必须给自己爹妈留一间,给自己的兄弟姊妹留一间,然后让自己和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呢,住得紧紧巴巴的。甚至有些人还会说:你要是对我家不好,我就不要你啦,我就休了你啊。这样的这种情况也是会涉及到对方的原生家庭。

我们现在可能因为每家孩子都不多吧,有些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轻人好像已经习惯了,觉得长者就应该为年轻人做贡献一样。他们容易把伴侣的原生家庭进行工具化,就好像对方的原生家庭就应该满足我们小家庭的需求。比如我们要结婚,那你们家庭当然应该出钱帮我们买房子啊,帮我们买车呀;比如我们有小孩了,你们就应该义务过来帮我们照顾小孩。

就是对于伴侣的原生家庭保持较高的期待,较多的期待,抱持理所当然的期待,然后一旦落空了,就有很多的不满,这种情况也还蛮多见的。尤其是比较年轻的这一代,比如八零后,九零后就比较明显。

可能结婚的时候觉得伴侣各方面跟自己还匹配,但是呢,特别瞧不起伴侣的家人。比如说凤凰男和孔雀女的结合;比如书香门第和小市民的这种结合,就总之会有比较大的这个差异。或者是对伴侣原生家庭的人的人品的这个鄙视啊等等,这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有一些妻子她们在丈夫出轨的时候,非常惊讶的发现,原来自己的丈夫在过去,就是在小时候也曾经遭遇过他父亲的出轨。那这就是原生家庭的影响。虽然现在可能跟公婆啊,也没有什么大的矛盾;但是知道这样的影响,心里还是会有很多的这种担忧的。看到这种影响就很想进行探索。

不管是哪一类的情况,如果我们想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伴侣,我们势必需要去试着了解他的原生家庭。

每个人都会终身受到他的原生家庭或多或少、或好或坏的影响的,当我们带着一种找问题的角度去看待伴侣的原生家庭的时候,很容易就会更多地看到对方的家庭所造成的负面的影响。

很多年来,我们养成的习惯就是去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研究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当我们没有那么注重的时候,它其实没有那么严重。

比方说抑郁症,关于抑郁症的研究越来越深刻,越来越丰富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得抑郁症的人迅速的增多了。

我们以问题的角度去看,用负面的眼光去看,那么我们看起来是在寻找答案,我们看起来是在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的问题会被我们分外重视,然后变得很固着,变得不容易解决,或者引来新的问题。

就好像我们有些夫妻跟伴侣发生了冷战,然后就觉得冷战是一个问题,想方设法要跟对方有对话,结果有了对话以后呢,真的问题就解决了吗?并非如此。

如果我们试着从积极的角度入手,资源的角度去入手,可能就会不一样。

比如说我们去想:为什么这个人要选择和我冷战呢?是因为他会觉得冷战这个方式对他是有帮助的。那我们再试着去看冷战对他的帮助是什么。

同样的我们来看伴侣的原生家庭,如果我们一味去看问题的话,这个家庭问题一定会很多的。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家庭,几乎所有的家庭里面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容易,各种各样的挑战,或者说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就是这个问题重重的家庭,它培养了那个让你曾经非常心动,让你想要跟他许下白头之约,那个让你即使他伤害了你,你也想跟他好好的去携手走过这些艰难岁月的那个人。那个你现在还放不下的人,那个你甚至一辈子不会放下的人,他就是这样一个你觉得问题重重的家庭里面培养出来的。

如果我们看不清这一点的话,那我们就会变得越以为自己了解伴侣的原生家庭,可能就越会激发伴侣的这个情绪,越会制造我们和伴侣之间的矛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