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在俄罗斯的历史地位比得上彼得大帝、叶卡捷利娜吗?

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民选总统

彼得大帝

公元1672~公元1725
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国最杰出的沙皇。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一个列强国的主要因素。

彼得于1672年生于莫斯科。他是沙皇亚历克西斯和他的第二个妻子维塔利尔·纳利什基娜的独生子。彼得不到4岁父亲就去世了。因为亚历克西斯的第一妻子还为他生了13个孩子,所以就王位的继承人问题展开了一场漫长的殊死斗争。有一次他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逃亡。彼得同父异母的姐姐索菲亚做了几年摄政王,直到1689年才被免去摄政王位。从此彼得的地位才真正得到了稳固。

1689年的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几乎所有的方面都比西欧落后几百年。到处盛行着农奴制——实际上农奴的数目在增加,而其合法权力在减少。俄国错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大好时机。牧师愚昧无知;文学暗淡无光,数学和自然科学无人问津。同西欧相比,俄国几乎还在中世纪时期。在西欧,此时牛顿的《自然哲学原理》刚刚问世,文学和哲学事业繁荣昌盛。

1697至1698年间,彼得到西欧作了一次长途旅行,一次为他随后的统治定下了基调的旅行。彼得此行率领了一个大约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由于彼得使用了一个假名(鲁尤特尔·米海伊洛夫),因而他看到了许多否则就无法看到的事物。在这次旅行期间,他为荷兰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当了一个时期的船长,还在英国造船厂工作过,在普鲁士学过射击。他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甚至还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一届会议。总之,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方法。

1698年彼得返回俄国,为了使俄国国家现代化和西方化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改革。为了鼓励西方工艺和技术的引进,他把许多西方技术人员带入俄国,还派遣许多年轻的俄国人到东欧去学习。他在整个在位期间都鼓励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他的统治下,城镇的规模扩大了,资产阶级在数量上有了增长,扩大了影响。

彼得在统治期间创建了第一支规模可观的俄国海军,并且按西方的形式对军队进行改编,配备军服和现代火器,实行西方式的军事训练法。彼得也使俄国的民政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包括一项明智的改革,即提升公务员要根据其工作表现,而不是其世袭地位。

在社会问题上,彼得也主张实行西方化。他颁布法令,规定人人都不得蓄胡子(虽然他后来对此项法令做了修改),要求宫廷人员必须穿西装,鼓励吸烟和喝咖啡。虽然他制订的政策有许多在当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是这些政策带来了长期的影响:俄国这个由贵族阶级统治的国家最终在很多方面都实行了西方的风俗和文化。

可想而知,彼得认为俄国正教会是一股落后的、反动的势力。彼得成功地对正教会实行了部分改组,并在很大的程度上获得了对它的控制。彼得在俄国创办非宗教学校,鼓励发展科学。他还引进了儒略历,并使俄文字母现代化。在他的统治期间,俄国创办了第一家报纸。

除了所有这些内务改革外,彼得还对外交政策实行改革,这对未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他的领导下,俄国在南部与土耳其交战,在北部与瑞典交战。与土耳其初战告捷,于1696年攻克了亚速港,从而在某方面来说给俄国开辟了通往黑海之路。但是在他的统治晚期,土耳其在战斗中占了上风,1711年他被迫把亚速港交还给土耳其。

同瑞典作战的整个局势几乎与同土耳其作战的情形正相反;俄国人初战失利,但赢得了最终的胜利。1700年,俄国与丹麦和萨克森结盟同瑞典展开了一场战争,当时瑞典是一个主要的军事强国(波兰后来也对瑞典宣战)。1700年俄军在纳尔瓦战役中失败。这次战役之后,瑞典国王就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敌人。与此同时,彼得重建俄国军队。瑞典和俄国再次交战,1907年瑞典军队在波尔塔瓦彻底失败。

俄国通过战争吞并的领土大体上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芬兰附近的一片重要领土。虽然征服的领土并不很大但却很重要,因为它给俄国提供了巴尔干海上的一个出口,因而提供了一个“了望欧洲的窗口”。彼得在涅瓦河两岸,即在征服瑞典所获的土地的一部分上,建立了一座新城市——圣彼得堡(今称列宁格勒)。1721年他把首都从圣彼得堡迁到莫斯科。从此,圣彼得堡就成了俄国与西欧交往的主要地点。

彼得推行的许多国内政策和多次展开的对外战争当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不可避免地要强行增收赋税。高税收和改革本身激怒了许多俄国人,出现了几起叛乱事件,但是都被彼得无情地镇压下去了。虽然彼得在自己的鼎盛时期就有许多敌手,但是今天西方和共产党的史学家们都一致认为彼得是俄国沙皇中最伟大的沙皇。

彼得仪表非凡:高大魁梧(至少有6尺6寸),精力充沛,潇洒欢快。但是他时常发脾气,饮酒过度时就大发雷霆。彼得除了政治和军事才能外,还对射击、印刷、航海、造船等做过研究。他是一位杰出的帝王。

彼得结过两次婚。他17岁时与尼多克亚结婚,他俩只在一起生活了一周的时间。他26岁时把她送进了一所修道院。1712年他与她离婚并同另一位女子结婚。他第二个妻子凯瑟琳是一位出身寒微的立陶宛女子。彼得与他的原配夫人有一个儿子叫亚历克西斯,但是父子俩的关系也相当恶化。1718年亚历克西斯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终于死在狱中。彼得自己于1725年初在圣彼得斯堡死去,终年52岁。他的继位人是他的遗孀凯瑟琳(不要与凯瑟琳大帝混为一谈)

把彼得列入本册是因为他在俄国西方化和现代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们也许不禁要问:许多其他国家的统治者都推行过类似的政策,为什么要让彼得入册而摒弃了其他大多数的统治者呢?

在20世纪的今天,大多数国家元首确实弄清了他们的国家特别是在科技方面走西方之路的重要性。但是在1700年欧洲以外的大多数人对实现西方化的好处还认识不清。彼得的意义就在于他能够先于时代两个世纪认识到使国家西方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性。由于彼得的远见卓识,俄国虽然在他登基前还十分落后,但是却有能力远远地超过了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由于在18世纪和19世纪西欧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俄国则无法同西欧并驾齐驱。

欧洲东部疆域上的另一重要的国家土耳其与俄国形成了特别鲜明的对照。土耳其和俄国都是半欧洲国家。就彼得未登基以前的两个世纪当中,土耳其在军事、经济和文化上都比俄国先进。就此而论,土耳其在整个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比俄国先进。但是在1700年前后,没有哪位土耳其君主认识到迅速西方化的重要性并把国家朝着那个方向推进。因此俄国自从彼得时期以来取得了迅猛的进展,而土耳其却只是以缓慢的步子向前。直到进入20世纪,凯末尔·埃塔特克才领导土耳其朝着迅速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当时俄国对中亚的控制已相当稳固,俄国在工业和教育上都比土耳其先进。

今天我们无疑会把俄国比土耳其强大而视为理所当然。但是假设俄国没有彼得大帝而土耳其当时有一位主张改革的伟大君主,那么土耳其今天就可能是一个大列强国,而且很可能会控制住现在苏联的东亚地区(该地区的居民是伊斯兰教徒;他们与土耳其人的关系比与俄国人的关系要密切得多)。虽然俄国人在彼得大帝以前就占领了西伯利亚很大的一部分,但是要不是彼得制订改革和现代化的方针使俄国强大起来,他们就会把已占领的西伯利亚部分或全部地割让给土耳其、中国或日本。

彼得大帝并不单单是一个顺乎潮流的君主,而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人。完全有理由认为是他的先见之明使历史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方向,沿着一条否则就无法遵循的道路发展。基于这些理由,我觉得彼得在本书中应有一席之地。

在确定彼得的名次中,我把他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加以对比,从中受到了一定的启示。伊丽莎白的知名度,特别是在西方要比彼得大得多。但是我觉得即使是说服一个最会说奉承话的俄国人相信伊丽莎白比彼得大帝影响大都是困难的。彼得远比伊丽莎白更富有改革和开拓精神,他使俄国人走上了一条他们以前从未想过要走的路,而伊丽莎白主要代表了她的人民的一致愿望。要不是事实上英国在这期间的大多数世纪中在世界上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俄国的话,彼得和伊丽莎白在名次上的差距甚至还会大些。

叶卡特琳娜二世

叶卡特琳娜二世(Yiekatelinna ershi , AлekceeBHa EkaTepиHa Ⅱ 1729—1796) 俄国女皇(1762—1796年在位)。生于奥德河畔的什切青市,德意志公爵之女。奉俄女皇叶丽萨维塔旨意,1744年前往俄国,1745年与后来的彼得三世成婚。在叶丽萨维塔宫中度过18个春秋,寄人篱下,且目睹宫廷中争权夺利黑幕,养成虚伪狡诈和凶狠残暴的性格。1762年6月发动宫廷政变,废彼得三世自立。依靠贵族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赐给6月政变中有功的贵族巨款和农奴。在位的34年里,赏赐贵族80万农奴及伏尔加河流域和黑海北岸的大片肥沃土地。没收教会和修道院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再不断把这些土地和土地上农民赏给贵族。为巩固贵族统治,进行一系列改革。1763年颁布敕令,把枢密院划分为6个委员会,自己直接主持陆军、海军、外交委员会,设总检察官监督和处理枢密院政务,权力日益集于沙皇。1775年颁布《全俄帝国各省管理体制》的敕令,取消旧有三级(省州县)体制,代之以两级(省县)体制;全国按人口划分为50省,省下置县;取消少数民数地区自治权,强制俄罗斯化。1785年颁布御赐贵族特权诏书,确认贵族对土地和农奴的垄断权,及免丁税、免兵役等特权。为照顾新兴资产阶级利益,鼓励发展工商业,同年又颁布御赐城市特权诏书,赋予城市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标榜“开明君主专制”,早在1767年设立新法典编纂委员会,吸收贵族、商人和农民代表参加。利用委员会,大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三权分立,曾博得西欧一些进步思想家的青睐。1773年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应邀访俄。但当狄德罗真诚建议她废除农奴制时,遭到拒绝。她残酷镇压普加乔夫起义,迫害进步知识分子。1790年俄国先进思想家拉吉舍夫著书揭露农奴制和专制制度,被判死刑(后改流放)。女皇的统治结束了彼得一世之后的混乱局面,使俄国进入鼎盛时期。其政绩博得贵族的赞赏,被授予“大帝”称号。对外,三次参与瓜分和灭亡波兰,在1768—1774年和1787—1791年两次俄土战争中最终打败土耳其,取得黑海出海口。吞并立陶宛、白俄罗斯、西乌克兰、北高加索等地,积极参加欧洲君主国反对法国大革命的活动。1796年11月因突然中风死于沙皇村(今普希金城)。

叶利钦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Boris Nikolayevich Yeltsin) 1931年2月1日出生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达里茨基区布特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是俄罗斯族人。
他自1955年在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毕业后,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工作了30年,曾任该市住房建筑联合公司总工程师、经理,1976年后担任苏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
1985年调往莫斯科担任党、政要职,1985年12月至1987年11月任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1987年11月至1989年5月任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他于1989年3月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1990年5月在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1990年7月,在苏共28大上,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民主纲领派”提出的旨在改造当时苏联社会的一系列主张未被大会接受,他在大会结束时宣布退出苏联共产党。1991年6月,叶利钦在全民大选中当选为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同年12月他同原苏联其他10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一起发表联合宣言,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96年再次当选为俄联邦总统。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提前卸去总统职务,并任命总理普京为代总统。
著有《总统马拉松》。曾多次访问中国。
夫人奈娜是一位建筑工程师。他们有两个女儿,一个是建筑工程师,另一个是控制论工程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25
比不上。
叶利钦不过是一个历史的过客,他在位期间俄罗斯并没有达到繁荣的地步,反而比以前更加恶劣。所以,虽然他去世了,但是我还是认为他不是一个好首脑。
第2个回答  2007-04-25
没的比,彼得大帝、叶卡捷利娜都为俄国打下了大面积领土,而叶利钦做了什么,分裂国家,丧权辱国。
第3个回答  2007-04-25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彼得一世是获得 皇帝 称号的唯一的俄国君主。
其他都是沙皇。

历史上在罗马灭亡后,除了神圣罗马帝国及后来的
德国和奥地利的日尔曼人之外。

获得 皇帝 称号的只有拿破仑家族

也就是 彼得一世 可比拿破仑。叶利钦和拿破仑的差距还是不小的

结论是比不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7-05-09
叶利钦和彼得大帝那是没法比的. 彼得大帝时期虽然也是锐意改革, 但结果是俄罗斯在欧洲再次崛起成为不可小视的力量. 而叶利钦也是锐意改革, 结果却是使俄罗斯由超级大国沦落为二流国家.结果显而易见差得太远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