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动画片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中国经典的动画片有很多,如:

《喜洋洋与灰太狼》《西游记》《哪吒》《九色鹿 》《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八仙过海》《黑猫警长》《葫芦娃》《梁祝》《鱼盆》《铁扇公主》《谢谢小花猫》《小猫钓鱼》《好朋友》《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骄傲的将军》《过猴山》《小鲤鱼跳龙门》《一幅僮锦》《萝卜回来了》《壁画里的故事》《黄金梦》《小燕子》《太阳的小客人》《谁的本领大》《草原英雄小姐妹》《放学以后》《小号手》《试航》《两只小孔雀》《象不象》《好猫咪咪》《三个和尚》《雪孩子》《我的朋友小海豚》《蝴蝶泉》《天书奇谭》《三毛流浪记》《女娲补天》《金猴降妖》《夹子救鹿》 等;

但就目前来说,中国动画片还有很多缺陷 :
中国目前少年儿童的人数是3.8亿人,人均拥有国产动画片仅为0.0012秒,而在日本,这个数字为5-8分钟,所以我们的电视部门不得不从国外花巨资购买播放权。
目前中国有两大动画片生产基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1993至199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全年拍摄动画片约500分钟左右,数量上不能满足播放的需要,而且这500分钟的动画片并非都是精品,大好的市场白白拱手让了人。而近年,动画片生产数量直线上升,仅仅2000年一年,就完成创历史纪录的5000分钟。到去年7月10日为止,已经完成剧本6049分钟,分镜头4278分钟,原动画2147分钟,样片2560分钟,再创新纪录指日可待。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画片加工国。
尽管动画产业无论从产量和参与的制作单位都处在一个急剧膨胀的时期,但是在其市场运作方面,却仍然停留在“小儿科”的阶段。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近年来在市场化的运作上花了不少功夫。一部10分钟的国产动画片,在电视台播出一次只能卖到100元人民币,成本却高达30万元。作为国内老资格的动画制作单位,该厂2000年全年的销售额为2279.6万元。
《宝莲灯》就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作品。这部国产动画“大片”改变了“动画片赔钱赚吆喝”的惯例,投入产出基本持平,在当时被称为奇迹。然而当初《宝莲灯》只做了VCD、CD光碟和故事画册、笔记本等衍生产品就仓促收场。
在上海播映的《我为歌狂》投资1500万元,目前电视发行预售收入及衍生产品开发收入共300多万元。然而这些成绩和国际市场运作成熟的动画业比起来,实在是相差甚远。仅好莱坞的一部动画片投资4500万美元的《狮子王》,其票房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就达7.5亿美元。

原因:
目前我国动画市场还是处于疲软状态,市场经济体制仍未完善,整个市场的运作环节中存在许多不规范、不成熟的地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由于人力物力有限无法全国监播,一些电视台无视《著作权法》,盗播动画片尤其是经典老片,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此外,虽然广电总局颁布的一系列关于加强对动画片引进和播放的规定,比如,引进动画片不得超过动画片播放总量的40%,但在一些中、小城市并没有切实落实。”

中央电视台青少年节目中心副主任梁晓涛:“目前的国产动画片尚没有形成产业化,虽然已经有了大的进展。但是国产动画片投入产出仍然失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来自市场。简单地说正常的市场状态是:制片人制作动画片,代理商销售,影视系统播放,企业购买动画产品形象并开发衍生产品,商家销售产品。在我国,则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样一个系统。制片人在制作出动画片后除了完成播放这个环节以外,其他环节相当大程度上处于一种被动,不能适时参与系统循环,往往造成动画片投资行为失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第一,业内缺乏专业的营销和管理人才;
第二,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三,国内动画片质量上和数量上存在很大缺陷。
于是动画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投资人担心动画节目不能赢利而不肯对动画节目进行投入或者扩大投入,结果是节目数量少,质量次;而企业则因为动画节目的量、质不够而不愿参与动画衍生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形成了恶性循环。

个人认为:
1、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中国动画内容上没有创新!
对于这几年的中国动画,大家都很清楚, 无论是《西游记》还是《宝莲灯》,全都是取自中国古代神话。而且居然一点改动都没有,观众在看 影片之前,对于剧情已是十分清楚,试问这样的影片又能吸引多少观众?没有创新,就好像一个人失 去了内心,空有一具躯壳。尽管外表再漂亮,却没有内容,观众看完影片后,什么也没得到,心灵是 空虚的。再看日本动画,虽然没有像迪士尼一样的动画效果,但是我们看了会感到心里非常充实, 们可以为它哭,为它笑,可以有思想。但是看完国产动画后却是失望,气愤。
2、其次,中国动画把观众 的年龄段搞错,他们只是以为动画永远是为小孩看的,给那些没有成熟的思想的孩子看的。
这只是旧 时代的看法,潮流早已改变,动画是和电影一样的,也可以做给成人看,唯一的区别只是表现手法不 同罢了。而且动画的成本还很低。可是中国人一贯的守旧习俗使得他们把小孩当做自己的观众,这也 是没有票房的重大原因。为什么青年人和成年人不能看动画?
3、配音 或是配乐是要配合动画的。
在这一点上中国动画很失败。比如《宝莲灯》。它的主题曲竟然比影片的 出生年月还要早,那么到底是动画主题曲还是主题曲动画呢?此举明确的说明中国动画制作者们根本 不重视配乐,好像动画只是在看,而不是去听。而投资数额之大并不是花费在动画上,而是进了明星 们的腰包。明星的加入只是包装罢了,并不代表动画水平提高了。因为明星而去看动画的人并不是真 正的观众,那么统计一下,去看国产动画的观众只有没有成熟的思想的孩子和盲目的追星族们,这是 在看动画么?
4、技术落后或盲目使用"新"技术。
看起来,中国动画恐怕还停留在老式的"塑料纸+水彩笔"的"幻灯式动画片"阶段吧(未证实),既没美国的数字化技术流畅,动感强,也没有日本的"赛璐璐+喷笔"柔和,美观。偶尔有赶赶时髦,用电脑着色的作品也是用"画笔"一类的简单软件"填空"。色彩方面已不是缺乏过渡感,而是干脆完全没有。不要说与美、日的优秀CG(电脑绘图)相比,就连传统的手绘也不如,充其量也就是比小儿涂鸦略高一筹。如果有人指着电视屏幕上的一堆单调的色块得意地说:"这是咱们国家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那么我只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解决方法采用真正的新技术或更美观的传统技术(比如水墨画)。
5、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
我国的动画片大多出自"XX电视台动画部"或"XX美术制片厂",这些都是国家资金在支持,经济效益当然要排在社会效益的后面。于是乎,动画片成了没人爱看的"幼儿公益广告"或"幼儿教育节目",当然也就比不过外国的"文化侵略"啦。国家与其不厌其烦地投巨资生产既没市场又没观众的垃圾片,不如花点力气营造一个良性动画市场解决方法:动画制作商业化、市场化。
6、市场化。
缺乏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孙文华指出,制约国内动画产业发展的因素不是钱,而是市场机制和市场意识。“动画人要有市场观念,否则再有钱也是个无底洞,投进去的钱连个水花都起不了。”有专家针对这种现象指出,国产动画要崛起,必须走上产业化的道路,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934939.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26
好看+搞笑的:恐龙宝贝,秦时明月,侠岚,宋代足球小将,弹珠传说,缇可,磁星骑士,斗龙战士,喜羊羊与灰太狼,神兵小将,虹猫蓝兔,蓝猫淘气,神厨小福贵,果冻宝贝,果冻三剑客,果宝特攻,发现王国,象棋王,围棋少年,超兽武装之仁者无敌,晶码战士,甜心格格,海贝贝,星游记(注意不是西游记),超智能足球,饮茶功夫学园,龙斗台球,马拉松王子,时空少年,智慧子弹车,校园三剑客,东方神娃,机甲兽神,雷速登,七色战记,开心宝贝,音乐奇侠,火力少年王,战龙四驱,小宋当家,奇幻龙宝,劲暴战士,百变宝贝,乌龙小子,中华小子
暴笑的:夺宝幸运星,Q版刘关张,果宝特攻,守护精灵
带有一点点爱情的:秦时明月,电击小子,秦汉英雄传,
侦探的:魔角侦探
真人:铠甲勇士之刑天(这部最好看),天火传说,
幼稚的:小火车托马斯,大耳朵图图,花园宝宝,天线宝宝,飞天小女警,
推荐你看外国的宫崎骏的电影,天空之城,千与千寻之类的,很感人很感人,还有就是迪斯尼动漫,也好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4-10
弹珠传说、弦月梦影、美猴王、魔豆传奇、小牛向前冲、天上掉下个猪八戒、哈皮父子、梁家妇女、马兰花、神厨小福贵、猫咪小贝、小鲤鱼历险记、大耳朵图图、精灵世纪、可可可心一家人、神兵小将、没头脑和不高兴、十二生肖之五福外传、十二生肖总动员、小神仙和小仙女、魔盒与歌声、夺宝幸运星、果宝特工、饮茶之功夫学园、小青天司徒公、少林传奇、中华小子、Q版刘关张、福娃、秦时明月、五福鼠之三十六计、孔子、我为歌狂、猪猪侠、环保剑、哪吒传奇、天眼系列、马小跳、游击神兵、嘿!星星狐、大英雄狄青、东东、三毛流浪记……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92804638.html?an=0&si=4(貌似里头有合拍的)
第3个回答  2011-03-31
秦时明月、猪猪侠、雷速登闪电冲线、电击小子、喜洋洋与灰太狼、战龙四驱、三国演义、东方神娃、围棋少年、淘气包马小跳、劲爆战士、恐龙宝贝、虹猫蓝兔七侠传、小虎还乡、少年狄仁杰、天降小子。。。。。。其实百度上有的,你也可以自己查啊。
第4个回答  2011-03-31
大头儿子 西游记 黑猫警长 葫芦兄弟 九色鹿 天书奇谈 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