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的战役:做人为什么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如题所述

我们的责任比我们想象的更为重大得多,因为它是和全人类都有关系的。

根据《圣经》的记述,约书亚是摩西最得力的助手,也是年轻人最好的模范。约书亚第一样好处就是不怕吃亏,勇于承担责任。《出埃及记》第17章记载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到了汛的旷野。从汛的旷野往前行,在利非订安营的时候,约书亚奉摩西的命令从以色列入当中选出人来和亚玛力人征战。那是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第一次征战。

读《圣经》的人很容易有一种错觉,以为约书亚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一个军队统帅,其实,约书亚在军事上成为以色列人正式的领袖还是在他带领以色列人进迦南之时,就是摩西行将去世,上帝设立他继承摩西工作时。在以色列人初出埃及的时候,约书亚并没有什么军事上的正式地位,因为这时候还没有数点民数。就是在《民数记》数点以色列的壮丁时,在12个统领之中,也没有约书亚的名字,而且12个统领中也没有一个最高的统领。所以对约书亚来说,当时他实在没有什么责任要出来攻打亚玛力人,但是约书亚顺从摩西的吩咐,就出来带领以色列人与亚玛力人打仗而且打了胜仗。这为他日后做以色列人军事领袖打下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如果约书亚怕吃亏,那么他很容易怀疑摩西是把难做的事交给他做,而摩西自己却做那容易的事。

《圣经》记载,摩西和亚伦在山上祷告,约书亚却在山下和亚玛力人作战。现在我们读《圣经》,就知道摩西什么时候在山上举手,约书亚就得胜;什么时候垂手,约书亚就失败。后来由亚伦和户珥扶着摩西的手,他的手才一直举起,所以约书亚才打了胜仗。但是约书亚当时在战场上,他是否真的看见摩西在山上举手,他就得胜;摩西的手垂下来,他就失败呢?约书亚在战场上打仗的时候,他不会知道这样的事情,当他打完仗回来,他可能以为这一次的战争是因自己的勇敢而得胜。但是如果别人告诉他是摩西在山上举手他才得胜,约书亚会不会埋怨说:“摩西倒很会说漂亮的话,他在山上举举手,叫我在战场上拼命,打胜仗回来,功劳还是他的。因为要靠他举手祷告我才能打胜仗啊!”约书亚完全没有这种想法,他根本没有想到这是吃亏的工作。他只想到为了成全上帝的旨意他应该尽他的力量。

从以色列人出埃及开始,约书亚就是摩西的帮手,一直到摩西快要去世以前,他仍然是一个“伺候摩西的人”。40年没有升过级,40年来他得到的是同样的地位。伺候人的工作是一种卑微的工作。“帮手”专做次要的工作,作准备的工作,尽量为他所帮助的人设想。如果他有什么事情忘记,你要提醒他;如果他有什么想不周到的,你要替他想得周到。

约书亚却心甘情愿地在他的岗位上尽忠。40年之后,他就成为继承摩西的一个以色列人的伟大领袖。

上帝对约书亚说,他要使他在以色列人眼前尊大。诚然,摩西在未死之前,已经当众宣布约书亚是他的继承人。但这只是一个就职典礼而已。当他继承了这个职位之后,人家未必因为他有了这地位就真正由心里尊敬他、佩服他。上帝应许说:“我必使你在以色列众人眼前尊大。”上帝说了也应许了,但是上帝并不能代替以色列人尊敬约书亚,也不是就在上帝应许了约书亚之后,以色列人就立刻尊敬约书亚。

所以我们要注意的是,到底约书亚做了些什么事,使这些百姓真正由心里尊敬他。我们知道上帝是应许了约书亚,但约书亚怎样支取这应许?

约书亚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带领以色列人过约旦河。当他带领以色列人过了约旦河以后,《圣经》在第4章第14节就宣布说:“当那日……”就是约书亚领以色列人过了约旦河之后,他们尊敬约书亚就好像尊敬摩西那样。

我们很容易羡慕别人被人尊敬,但是我们也很容易忽略别人之所以会被人尊敬的原因。很多人不知道怎样才会被人尊敬,以为只要争到权力、地位、金钱,别人就会尊敬自己了。实际上,最重要的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上的表现是否可令人尊敬。

我们要像约书亚一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怕吃亏。约书亚所做的,比我们吃亏得多。因为他做的是拼命的工作,可能会因打仗丧失生命,他却没有半点怨言,心甘情愿地去做别人看来非常难做的事。约书亚如果没有这个经验,以后他就不能做以色列人的领袖,继承摩西的工作。我们必须吃过亏,被人家亏待过,然后我们才知道怎样对待工作和同事,不至于亏负人。

生活中,那些成功、快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干一行爱一行。因为他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生活中的失败者,则是干一行怨一行,认为倒霉的事总让自己摊上了,抱怨命运不好,抱怨社会不公。少抱怨他人和社会,多检查改造自己,这才是人生的真谛。下岗女工王兆兰的故事,进一步印证了这一道理。

王兆兰原是北京一家工厂的挡车工,她从工厂下岗后,没有去抱怨命运,而是实实在在地去做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北京贵宾楼饭店洗手间的保洁员。因为,此时她为找到这份工作而高兴,觉得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就是保洁员。保洁工作对保洁员的要求极为严格,8小时工作时间内要不停地擦拭、清扫。一天下来,疲惫不堪,饭都不想吃,只想休息。时间不长,和她一起来的8个人都承受不了保洁工作的劳苦而辞职了,家里人劝王兆兰不要受罪了。但是她想:作为一名下岗女工,没有其他技能,选择工作的机会不多,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干一行就要把它干好。由于她工作认真,得到领导和客人的好评,她由保洁员调到商品部当销售员。为了适应新的工作,她努力学习商品知识、销售技巧、商业英语,并热心对待每一位顾客,销售额逐月上升,多次受到领导的奖励。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王兆兰工作的场所要停业装修半年,她又一次下岗。她在待业的日子里,看到一家茶店招聘服务员的广告。但招聘的条件很高,年龄要求18—25岁,要懂英语,还要了解中国茶文化。王兆兰前去应聘,软磨硬泡,并极力陈述自己年龄大的优势和好处。最后,老板带着疑虑收下了她。

为了学会泡茶,她反复操作,手上烫出了大泡,为了分辨不同的茶叶性状、品质和口味,她反复试泡试喝,有时喝得心发慌,睡不着觉。有的客人来了一次,第二次不来了,她就反思自己哪点没有做好。很快,她掌握了茶叶和茶艺的基本知识,学会了一套推销茶叶的技巧,上岗两个月就被老板提升为店长。

在茶叶店的两年时间,她不断地以提升自己为出发点。王兆兰参加了第四次茶文化展和第六届国际西湖北京茶会。她的八仙茶获此次茶会茶艺表演一等奖。几年后,王兆兰与入合伙开办了聚福隆茶庄,她由一名将近不惑之年的下岗女工,本着“少抱怨他人和社会,多改造自己”的人生理念,终于成为招收下岗女工的企业老板。

是的,人生中不可能没有挫折,没有阻碍,关键是你如何对待挫折、对待阻碍。“搬个梯子爬过去”,你就可能成功。没完没了地抱怨、诅咒。你就只能被挡在成功群体之外。

所以,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不要一味地抱怨,要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先要改变自己,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因为每个人无法选择命运,也无法主控生存环境,但可以主控自己,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驾驭自己的人生。圣经箴言

年轻人的活力可佩,年老人的白发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